热烈祝贺康外实中在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中取得佳绩内容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中,康外实中组织学生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佳绩。 “算法擂台”项目共有三个队伍参加,两个队伍获得一等奖,其中一个队伍还获得最佳展示奖。 “无人驾驶虚拟赛道”项目共有两人参加,均获得一等奖。嘉年华展示会项目共提交三个作品,两个作品获得二等奖,一个作品获得三等奖。

“算法擂台”聚焦疲劳驾驶应用场景,参赛团队使用“视觉识别”技术来进行算法的设计优化,完成驾驶者状态的智能检测任务。7月初进行初赛培训、9月中旬初赛打榜截至、10月下旬进行决赛答辩、11月上旬进行最终挑战展示,整个赛程历时五个多月。

康外实中1队(刘泓逸、王冠乔、李聚之)和康外实中2队(胡睿辰、王静怡、黄珂)组成了联合探讨小组,经常通过线上或线下交流的方式探讨优化技术。

在初赛的打榜过程中,两个队伍经过不断分析、改进、迭代,成绩一步一步地向上拼,2队以打榜第八的成绩完成了初赛,1队以打榜第十的成绩完成初赛,两队携手进入决赛。

在决赛打榜期间,两队不断改进优化算法,2队以打榜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答辩,1队以打榜第四的成绩进入决赛答辩。

在决赛答辩中,两个队伍充分发挥勇于探索、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团队作风,积极准备答辩材料,出色地完成了线上答辩。2队成功晋级最终挑战展示。

2队成员经过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在两周内成功完成最终挑战展示任务,以初中组识别率00%的最好成绩获得最佳展示奖。1队和2队都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以下是该项目获奖同学的参赛体会。

七(6)班 胡睿辰:

我参加了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比赛的任务是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不同环境下快速识别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这一次比赛,我们队(胡睿辰,王静怡,黄珂)拿到了一等奖和最佳展示奖的好成绩。

最后我要感谢邵老师和学校给我们团队参加这个比赛机会,也要感谢我的队友和父母给我帮助鼓励。

七(4)班 王静怡

在这次比赛中,我和其他两名同学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成功获得了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算法擂台一等奖和最佳展示奖。我们的备赛始于炎热的暑假,经过Python集训、算法调试、素材采集等活动,逐渐加深了我对AI(人工智能)的认识。

初赛打榜过程中,我们队经过不断分析、改进、迭代,成绩一步一步地向上拼,以打榜相对领先的成绩完成了初赛。决赛的答辩过程准备,让我们的认识在初赛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展示赛时,大赛组委会要求我们搭建一个显示窗口,当时我还为我们的窗口录了提示音。虽然我们做的并不是最好看的,但我们的实际操作效果绝对是最好的。

在大赛颁奖那天,我非常紧张,不希望出一点差错。直到那沉甸甸的奖杯,落在手上才安心。摸着那光滑的奖杯,我感到非常激动,这段时间的努力让我收获了自信、友谊和团队。更让我相信,只有不断付出,才会有收获。我默默地为自己加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种活动中。

七(6)班  黄珂

“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当AI和大模型来临时,某互联网大佬曾经这样说。当时我似懂非懂,但今年和胡睿辰以及王静怡组队参加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算法擂台的几个月时间中我好像懂了一层,也收获了许多。

小组形式的线上线下交流是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常态,期间我们互助学习新事物,如华为云主机的使用,相当便利,可以随时更换主机配置,更换环境也变得十分简单;在云端Jupyter notebook里PIP安装第三方包也变得十分简单、高效,不再有本地时因为源在国外导致的无穷无尽的等待。队友间分工合作,擅长代码的写代码,乐于拍摄数据集的就拍素材、清洗数据,爱测试的就研究分析打榜得分要点。

在今年赛事落幕,AI将来未来之时,我携手队友想跟其他同学们说:“拥抱人工智能,勇做AI原住民”。

七(5)班  刘泓逸

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队参加了算法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利用课余时间首先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进代码,提高识别的准确度,争取获得更高的排名。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的过程和原理,锻炼了写程序设计能力,体会到了编程的乐趣,更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我要坚持努力学习,丰富自己,争取获得更好成绩!加油!

七(3)班  王冠乔

在这次AI算法擂台赛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学习了编程语言,对AI算法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总感觉AI算法离我们很遥远,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掀开了AI算法神秘的面纱,原来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AI算法的速度和精度。

比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一起头脑风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每一次打榜成绩的提升都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提醒我们仍有改进的空间。让我意识到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越来越好。

七(1)班 李聚之:

我与其他两位同学组队参加了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这次比赛,我收获颇丰。首先,通过比赛平台和团队资源,我学习和掌握了两种识别软件的使用技能,提升了编写代码的能力。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力量所在。在队长的领导和队员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团队进行了多次线下讨论。大家一起互相学习、交流,让我受益匪浅。队友们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气馁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感谢学校给我提供参赛机会。感谢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诸多帮助和建议。感谢队友们对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无人驾驶虚拟赛道主题为“太空探索”,采用线上虚拟仿真软件模拟虚拟场景,选手通过设计程序使虚拟机器人在不同的场景下运行,从起点位置开始尽可能多的完成任务,最终到达终点。太空探索挑战赛旨在引导青少年在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和场地的基础上,开展无人驾驶小车设计和控制。

康外实中两位参赛选手范存凯和陆晴凡积极应对比赛,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准备比赛,以初赛满分的成绩进入决赛。并在决赛准备期间不断刻苦训练,努力优化程序。在决赛中稳定情绪,精密设计程序,跑出个人最好成绩,最终获得一等奖。

以下是该项目获奖同学的参赛体会。

七(1)班 范存凯

我在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中获得了无人驾驶虚拟赛道项目的一等奖,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我感到十分高兴,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感谢邵老师的指导与鼓励。在这次比赛前,我每天都会抽出空闲时间来编写和修改我的代码,让小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在比赛中,我合理分配自己的比赛时间,在前15分钟完成子程序的编写,接着用5分钟完成路径规划, 剩下的2个多小时用来编写主程序以及调试,最终顺利拿到满分。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是对于我前期努力的一次肯定。人工智能创新挑战的路还很长,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优化算法,争取在下次比赛中再创佳绩,为校争光!

七(3)班  陆晴凡

9月24日是初赛,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天半小时编程调试运行的计划,我通过运行YAIOC软件,编写程序,控制小车在赛道上拿到满分,并且尽可能快的到达终点。比赛前我的状态已经很稳定了,基本上每次都可以顺利到达终点,机器人小车运行状态良好。果然,在初赛中,我顺利取得满分,并入围决赛。

决赛时间是10月15日,上海市各区的高手都集中在上海市第五中学,进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决赛,我的心情变得无比紧张。邵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情况,除了及时跟进通知我们的比赛时间,不断给我们加油,还指导我们调节状态,稳定情绪。我给自己设立了更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练习半小时,周末集中时间训练。我反复训练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提高编程的速度,一遍一遍的运行程序,对主程序和子程序模块不断的调优,我的机器人小车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越来越好,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大,但是我还是非常紧张。

10月15日那天,我背着我重重的电脑包,因为要解决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网络故障、电脑故障、电源故障等等,我的包里除了电脑,还有随身WIFI,手机,网线,接线板等各种各样的设备,我做好了非常全面的准备,从硬件到软件到设备,还有我的思想,都已充分准备到位。在比赛中,我沉着应战,顺利取得了满分的成绩,而且完赛的时间也是自己最快的速度,我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我觉得比赛成绩应该不错的。

11月28日,决赛的结果公布了,我取得了一等奖,我非常高兴,我的努力和坚持,使我取得了进步,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还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嘉年华展示会项目给热衷AI科创的同学搭建了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施煜祺同学的智能灭火装置获得二等奖。智控空间社团的学生在邵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改进了两个人工智能科创作品:智慧笔筒(范存凯、奚勇臣、孙倞竹)和智能灯会(陆晴凡、朱乐生、戴伊雯),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以下是该项目部分获奖同学的参赛体会。

八(3)班  奚勇臣

这次我和我的搭档把“小康智慧笔筒”作品进行升级改造,获得嘉年华展示会项目的二等奖,我们为又增添一枚奖项而感到喜悦。感谢老师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感谢同伴给予的帮助,我要把它作为一种激励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八(4)班  孙倞竹

当我得知自己在嘉年华展示会项目中获得二等奖时,我是激动而喜悦的,这次得奖,离不开邵老师的指导和鼓励;离不开同学的支持和配合。喜悦之后,它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思考、期盼和创新。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高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人类的“左膀右臂”。所以我要在接下来的社团生活中更加努力学习AI知识,再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用来减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让它起到辅助我们的作用。

八(2)班 朱乐生:

制作、修改作品、准备比赛的过程,提升了我的创新能力,更磨炼了我不轻言放弃的意志。这次的成功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对自我的一次认可。它使我理解坚持不懈的道理,它也将鼓励我继续前行,为自己、为学校增光添彩。

八(2)班 戴伊雯:

能够在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奖,我深感欣慰和感激。获奖代表了平时的努力付出得到了认可,更是对自己潜力的一种肯定,我要向平时给予我们精心指导和鼓励的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保持热爱,砥砺前行。

八(4)班 施煜祺:

凉爽的秋风吹来,这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前段时间,我带着自己做的智能灭火装置,参加了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的嘉年华展示会项目,获得了二等奖。我高兴的不仅是获奖,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拓展了视野。学习,思考,总结,实践,今后做得更好!

THE END
0.有关C++的比赛c++比赛国际青少年编程技术等级考试:官方网站为系统维护中(这个有点问题,不管他)。 USACO: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官方网站为USACO(这个因为是国外的,所以不推荐)。 CCPC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官方网站为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官网。 1CCF-GESP编程能力等级认证: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官方网站为CCF-GESP编程能力等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3e96::;6;:0c{ykenk0fnyckny03=6;:7=32
1.斯坦星球信奥C++开放日:清北复旦大咖揭秘AI时代学信奥到底有什么此外,颁奖嘉宾为NOI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海特派员、CCF-GESP编程能力等级认证上海特派员吴申广,家长可近距离与行业大咖交流。 5.大咖讲座邀请了哪些专家?讲座内容聚焦哪些方向? 此次讲座汇聚三位信奥及教育领域权威人士,主题及内容各有侧重: •刘翔教授(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tqrm1;547/72/9;1fqi.kwkyotid7A7333:/uqyon
2.学科竞赛获奖者追踪|李子旸:代码铸就的思维基石——我的竞赛那是我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的时刻,一段铭刻在我青春记忆中的宝贵经历。尽管最终我只获得省一等奖,但这段旅程却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缘起:与信息学的初次邂逅 与信息学的缘分始于初中时看的黑客小说和家里的台式电脑。那时,我对“信息学竞赛”还知之甚少,只是被计算机创造的无限可能和jvzquC41yy}/jkfuv0usi7hp1fkucrq0vjznnHnf?475:97
3.厉害了!灵宝5岁娃荣获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河南金奖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是由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联合会主办,国际机器人ROBO-ONE中国委员会协办的世界性赛事。 玛酷机器人灵宝校区位于源浩生活广场4楼,于2019年2月成立,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在三门峡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学校采用欧美先进的教育理念“体验式教学”,让孩子“做中学、玩中学”,开发智力,拓展jvzquC41yy}/jwyx0v|0pn|u12524B<:58915<;85871:A
4.2023年信息学奥赛编程参赛条件是什么?有什么优势?信奥赛是与国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接轨的全国性赛事,它是中国学子参加国际比赛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中国青少年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实力的重要平台。 拓展阅读:如何参加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 要参加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需要先成为AMS的会员,并且获得竞赛的参赛资格。成为AMS的会员可以通过参加AMS的活动和竞赛来实现,例如:jvzquC41yy}/n~|gp0io1€jpfc524>7;0jznn
5.韩国刺激脚交jootjob体验分享,真实感受与技巧解析,足部按摩放松指南这是一种继续巩固与长期投入的体现,小码王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信奥算法中心网络,配备专业的竞赛教练团队和科学的进阶课程,已累计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学员在省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银铜牌,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进入顶尖学府。同时,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与浙江柯桥区共建的“信息学互联网社团”,以及与上海jvzq<84ycr4mfw~inzz/ew4ujcxq1:6291=48A:77a758: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