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的所有编程操作均可使用鼠标拖拽来完成,所有的指令都是用图形化积木来表示,总共包括8个大类,100多个指令,涵盖了完整程序的每个环节,甚至是数组和函数。这些图形化积木的使用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从模仿的过程中,能感悟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判断语句等,能理解参数和命令的区别,并依据学习、理解的概念进行逻辑编辑和创作。
那么为什么少儿编程首选Scratch呢?
Scratch开发团队在项目创建之初,总结出一门好的编程语言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低门槛——即容易上手操作。
高上限——即允许使用者建立高度复杂的项目。
宽壁垒——即支持各类项目的创建,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为了达到这三点要求,Scratch在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在保证用户终身免费使用的前提下,始终坚定了三条核心设计原则:程序更易修改、项目更有意义、社交氛围更浓厚。
1. 程序更易修改
MIT媒体实验室团队发现,在孩子们搭建积木的过程中,他们会积极地动手尝试,并在过程中自发地改进和创造。用scratch编程时,只要一触发代码块的运行,就能在可视化窗口观察到运行结果,并可在运行过程中修改代码,观察修改后代码对应的触发结果。这种探索实验式的学习途径更让孩子们感到舒适。Scratch多次更新的过程中,也强调了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孩子们“直觉思维”的能力。
2. 项目更有意义
不管是故事、游戏、动画,孩子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在Scratch上完成相应类型的项目。在Scratch中还可以导入图片或音乐。因为只有这样项目才会充满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3. 社交氛围更浓厚
Scratch希望孩子们通过组合代码、图片、音乐、照片等元素做出有创意的项目,鼓励大家在社区中互相学习,并通过互相修改、优化对方的代码来改进项目。Scratch社区已是Scratch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活跃的社区氛围也是Scratch达到如此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Scratch作为人工智能学习、创客教育开展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同。
所以少儿编程的首选必定是Scratch了。虽然Scratch非常适合少儿编程,但根据孩子使用这个软件的情况看,孩子自己学会使用这个软件是有困难的,需要身边老师的指导。在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7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照着例子完整的“拼”出一个能运行的程序,而且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孩子认识英文或汉字。本篇文章上面的例子是非常简单的,下面视频中的这个例子就相对复杂一点,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作品。视频中的小汽车会自动沿着道路行驶,就算你重新绘制了一条新的路线,它也会自动沿着你绘制的新路线行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