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低年级段设置乐高启蒙课程
在本阶段的课程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接触并了解乐高积木,学习乐高积木的基本构造方法和概念,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搭建制作一些乐高积木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乐高机器人的兴趣,了解基本的机械原理和编程概念。
(2)课程内容:乐高机器人基础知识
机械搭建与运动原理
简单的图形化编程
(3)课时安排:每学期10课时,共20课时
2.在中年级段设置乐高进阶课程
在本阶段的课程中,相比低年级的课程会加入各种传感器设备,同时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教导学生搭建一些常见的生活工具与模型,让学生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学校也将在中年级段开设编程课程和编程社团,为学生高年级课程中机器人的引入打好基础。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乐高机器人搭建和编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课程内容:复杂机械结构的搭建
传感器和电机的进阶应用
创意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3)课时安排:每学期10课时,共20课时
3.在高年级段设置机器人课程
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将引入机器人与学科相融合进行教学,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有一定的搭建基础和编程基础,需要学生能运用软件编写程序并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课程内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复杂系统的编程与控制
项目化实践与竞赛准备
(3)课时安排:每学期12课时,共24课时
二、课程内容规划
1.低年级(1-2年级)
乐高机器人基础知识:介绍乐高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和原理。
机械搭建与运动原理:学习机械零件的搭建方法,掌握运动原理和简单的机械传动。
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学习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掌握基本的编程逻辑和控制命令。
2.中年级(3-4年级)
复杂机械结构的搭建:学习高级机械零件的搭建方法,掌握复杂的机械结构和传动系统。
传感器和电机的进阶应用:学习传感器和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它们在乐高机器人中的高级控制方法。
创意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设计并搭建创意机器人来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高年级(5-6年级)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它们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复杂系统的编程与控制:学习复杂系统的编程方法和控制策略,掌握进阶的编程思维和算法。
项目化实践与竞赛准备:通过项目化实践和竞赛准备,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预期成果规划
1.着力打造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专用实验室,持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元素;
2.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尝试跨学科的学习实践;
3.通过创新教育课程的实践,梳理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形成创新教育变革学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