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思维以低成本的方式平衡标准化和个性化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作者:viviheyfeng  腾讯CSIG设计师

|导语 乐高风靡全球,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通吃。从乐高的发展模式和产品设计理念中,各行各业也通过 “乐高思维” 去指导生产实践。那么这种思维方法,对互联网行业的产品设计有什么启发意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纵观在市场规律下的企业发展,普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一方面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需要控制成本。尤其是在玩具行业中,面向的受众主要是小朋友,他们的需求特别多变。这使得「个性化」和「低成本」这两个词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 · 波特,提出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当中也说到低成本与个性化难以兼得。但乐高很明显是个例外。

什么是乐高思维

今天介绍的乐高思维,是从乐高的发展模式和产品设计理念中,解读出一种以低成本的方式去平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思维模式。在乐高思维里,核心就分割标准化和组合多样化,也就是说,通过标准化输出保持低成本,又通过组合多来变满足大量个性化需求。

乐高的解读与启发

在乐高的产品设计里,具体是怎样体现这种 “乐高思维” 的呢?可以从这三个阶段来解读:

1.标准化输出模式的建立

在乐高里,经过标准化分割得到的成果,就是一个个乐高积木。每个乐高积木的形状、材质、颜色、互相的咬合方式,都是经过精心考虑和设计,并固化稳定下来的。那整个标准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1.1 选择适合产品的稳定的载体形式

乐高积木中有很多消防系列,其中是有渊源的。乐高创始人是个优秀的木匠,一开始做的是木头材料的乐高积木。但是后面接连两次遭遇大火,积木都烧没了,所以才换用了塑胶材料,为了纪念这种 “缘分”,消防局及消防员成为最常见的乐高系列。这个渊源也反映出,标准化搭建的前提,是稳定的承载形式。在乐高玩具上,体现在材料的选择。而在其他领域,应该是什么?它有可能是稳定的网络环境、成熟的技术,等等。

1.2 找到产品可延续的点并固化下来

大家都知道,乐高积木是通过一凹一凸的洞梁咬合拼接组合在一起的。而这个拼接的规则从乐高产生之初,都今天也没有改变。这使得每一个乐高的产品都是巨大的乐高世界的一部分,而每一代新的积木都能与 1958 年初代的产品都能完美拼砌。这就使得乐高世界具有了 “向前兼容” 的历史可持续性,确保消费者在任何时候加入都为时不晚。乐高就是以这种方式去打造产品的可延续性的。

1.3 打造产品的组件化属性

说到组件,我们都不陌生。作为设计师,平时我们也会通过设计组件,更加高效地打造规范的产品设计。而这里的组件理念,在于积木本身并不能进行创造,它的价值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工具或者说是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做创作。每个组件都是相对独立的,是可复用,可延展,可自由组合的。

可复用:每个乐高积木,既可以用来拼这个模型,又可以用来拼那个模型。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因为这样需要生产的基本模具就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那换个方式来理解,组件可以被复用,是因为它是经过精心打磨,经过验证的没问题的。所以在我们产品设计层面,可复用的组件占比越多,产品的稳定性就越好,可能的风险就越低。

可延展:组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它的修改调整不会影响到其他组件。其实这里不局限在每个积木颗粒,由积木拼成的一些部件,也是一个组件,每个组件都有它一定的延展空间,它们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增删变换。在我们的产品设计里面,根据需求和场景的不一样,我们的设计组件也要考虑到它的可延展性,可以做到兼容一定范围内的差异化,可以应对多变的需求。

可自由组合:每个乐高积木无论形状如何,它们都能够很好地衔接,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排列方式等可以自由拼接与组合。而且积木之间的组装方式很简单,很容易上手,消费者需要做的就是发挥创意了。

总结一下,整个标准化的过程,可以概括成是一个从产品载体,到载体之间的连接组合方式,到载体之上的内容打造的过程。

乐高创办至今已经有 89 年了,而它最核心的产品,仍然是那六块矩形方块。而就是这样的 6 个基本型,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达到 9 亿多种拼法。这个组合现象,其实很像我们人体细胞,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如下图各种各样的造型,它们都是基于各种基本型组件及颜色搭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早就今天 “万物可乐高” 的现象。

那从标准化组件的生产,到消费者手上的进行多样化组合,是不是就十全十美了呢?到这里,乐高产品没有停下脚步来。

3.1 基础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走查

2005 年,乐高对其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当时的 14900 个零件中,90% 的新零件只使用过几次,而且每个产品系列中,至少 70% 的零件,是由标准通用积木构成,就是说通用的积木组件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所以乐高大量减少那些使用频率极低的零件,将其 14900 个零件缩减到了 7000 个,并鼓励设计师尽可能采用这 70% 的通用去做设计创新。

3.2 基于消费者再深度挖掘个性化需求

通过焦点小组测试,以及一系列面向全球消费者的互动平台和乐高比赛,乐高收集到大量的群体创意。继而又在标准件的基础上,开发了主题套装和乐高人仔,向消费者打开了 “讲故事” 和“角色扮演”两个重要的消费入口,建立了乐高游戏系统。大家有没有想过,乐高小人为什么脸上黄色的?其实是在做焦点小组测试时,由小朋友来决定的。因为小朋友们觉得,黄色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五官。

到这里,我尝试去梳理乐高产品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其实它是可以形成闭环的。从开始标准化地输出一系列组件,然后用这些组件可以进行多样化组合,形成各种成品,那它们是不是真的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呢?我们要进行用户验证,再针对验证结果对标准化组件进性迭代,以更好地以低成本地方式去对接个性化需求。

·拆解再组合不会导致产品性质或者核心功能的改变;

·整个过程不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额外成本,尤其是分割后存在大量的通用部分;

·从拆解到组合要有意义,也就是消费者希望获取个性化。

其实在学习这个乐高思维的时候,很容易就联想到平时做的设计规范组件,它也的确是非常典型的应用例子,大家也比较熟悉了。这里会介绍一些个人感受比较深,或比较有趣的应用场景,分别是在互联网中的 Tob 项目,以及传统行业中的应用。

对于 b 端项目来说,标准化的输出是比较理想的交付形式,因为这是最高效且节约成本的。但实际上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客户有定制化的需求,但由于各维度的成本考虑,双方难以达成合作的共识。

乐高思维的指导意义在于,一方面在从 0 到 1 搭建的项目中,可以像拼乐高一样搭建设计方案。而在面对定制化需求,或者是需要寻求更优解的设计方案时,可以对标准化控件进行深化迭代,提升对接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2.从 0 到 1 的项目搭建

做 toB 和 toC 其中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在新项目来的时候,C 端我们可以有一个发散的过程,设计师可以通过脑暴等方式,找到一些相对有突破的解决方案 。而在 B 端的产品设计中,初期搭建由于对业务理解还需逐步深入,用户反馈也相对缺乏,初期是需要有选择性地发散的。

首先是基于需求理解,确定好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场景,完成整体的交互框架和模块划分。接下来的设计可以分两步走:对于核心功能场景进行深挖,通过可视化等方法进行设计打磨;而更大比例的一些功能模块,使用统一的控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去根据设计思路一步步搭建设计方案。实际执行的时候,每个功能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区块。他们之间的设计搭建是可以并行的。当产品需要某些功能模块的时候,可以快速地组合并铺上,最终完整的整个平台系统的搭建。

这个过程中, 统一控件就是我们的乐高积木,不同的搭建方案体现了控件组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客户定制化设计

对于客户定制化需求,或者是一些需要寻求设计突破的方案,利用乐高思维,我们可以从控件本身去做挖掘,去提升它迭代的可能性。这里举一个我们与中石化合作的项目的案例,它的基础版是部门内已经比较成熟的珊瑚运营平台。

此前,设计侧已对主流的管理端基础组件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制作出了「xbank」管理端控件库,以达到高效统一的目的。此次项目中,首先通过访谈了解客户对于定制化背后的核心诉求,对 xbank 控件进行复盘走查。然后从品牌感知、控件元素、运营插画等方面切入,梳理出了一系列有拓展空间的设计控件,并且与开发达成共识,可以通过素材替换、参数调整等低成本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修改。基于 xbank 对控件库进行升级,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经过这次后,我们通过经验总结,沉淀了管理端平台定制化指南,在后续遇到更多定制化需求的时候,就可以更加从容面对了。

4.开发工具平台的打造

乐高思维在 b 端项目的另一种应用方式,比较典型的体现就是各种开发后台的搭建。外部有小米的数据运营平台、以及百度的 AI 模型开发平台,部门内部有我们自己的乐高运营开发平台,都是通过对功能,或数据模型进行模版化、配置化,打造好基础模块,然后把组合的环节交给合作伙伴或者开发用户,这样既减少自身的重复工作和定制成本,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5.传统实业的应用

除了互联网行业,其实在传统实业领域,特别是家居行业,乐高思维也有比较经典的例子:

美国有一家叫 EverBlock 科技建筑公司,把积木开发成建材,用在居家建造用途上。这些材料,看它形状就是放大版的乐高。当然,它具有建材本身需要的耐高温、耐冲击、抗侵蚀的性质。消费者可以购买这些建材部件,建造出任何形状、任何图形、大小的物品,并且不需要动用任何的工具、黏着剂、甚至重机具。,因为它的拼合方式跟乐高是一样的。

而在宜家的这个《立体主义与厨房自由组合》的案例中,想表达的是家居组件的自由组合概念想法。我们来看一个短视频感受一下,其实他就是就通过一定数量的立方体为单位,组合成不同的家具造型,甚至空间布局,就很好地体现了乐高思维里面,分割标准化及组合多变,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理念。

思考和延伸

本文介绍的乐高思维,实质上是提供了平衡个性化和标准化的思路。而由于社会各界各行业的解读角度不一样,乐高思维有了更多方面更丰富的含义,例如现在流行的面向小朋友的乐高培训班,侧重培养的是玩乐高积木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乐高思维有很强的普适性,这里只是抛了个引子,更多不同领域的思考和案例有待大家继续挖掘哦。

THE END
0.乐高课究竟学什么?对孩子有什么帮助?那么,乐高教育究竟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乐高不就是积木么?专门学习的意义何在呢? 这是多年来,身边很多朋友会问我的一个问题。其实,乐高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个很完善的系统,覆盖年龄段很广,内容也非常多,常见的乐高系统一般包括乐高玩具、乐高课程以及乐高机器人比赛。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乐高课程,到了小学、jvzquC41yy}/onnrkct/ew458uyqzj7
1.把玩具卖到动辄上千元,乐高凭什么敢这么贵?这是新消费智库第2253其实谷歌和乐高的渊源还要更早一点。1996年,23岁的拉里·佩奇和同学谢尔盖·布林 在斯坦福的地下实验室搭建出第一台Google服务器,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著名时刻,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服务器的外壳其实是用乐高积木做的,而之后谷歌的图标也正是乐高的配色。 从3岁到99岁,通过不断强化信条的辐射范围,乐高的信徒越来越多。jvzquC41zwkrk~3eqo533::743=3;87956753@8
2.大厦将倾,力挽狂澜!乐高“起死回生”做对了什么?在1995—2003年左右,乐高有一个持续、无秩序的创新时代:数十种全新的产品,与乐高用积木建构的理念背离,也与最忠实的消费者脱节。那段时期的创新和变革几乎摧毁了乐高的核心业务。 为应对挑战,乐高高层在战略层面的变革主要有三点: 专注于品牌的核心价值。乐高对大众而言代表着什么?它意味着创造力和游戏。所以,乐高对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5@9440nuou
3.娃爱玩积木但乐高太贵?便宜又好用的替代品来咯,多图实拍(机械搭建前几天在某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问有没有便宜的乐高积木替代品, 说实话,我们家包子现在5岁了,家里积木玩具买了一堆,但都是杂牌,没有一个是乐高。(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因为穷)杂牌积木便宜,相对应的,品质也就不那么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是会缺块,并且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还挺大的,经常会搭着搭着就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5;7:961
4.乐高编程教育:物联网操控积木,提升儿童科技素养很多培训机构和少年宫的乐高课都是用的这套科教积木 这是科教积木,让孩子怎么样?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想要不一样的造像,那么你就自己动手去拼 他能锻炼什么? 在这个过程非常的关键,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拼不一样的造型,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mcqikp{nx1ctzjeuj1fgzbkux134>83;935
5.把玩具卖到动辄上千元乐高凭什么敢这么贵?机器人新浪科技其实谷歌和乐高的渊源还要更早一点。1996年,23岁的拉里·佩奇和同学谢尔盖·布林 在斯坦福的地下实验室搭建出第一台Google服务器,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著名时刻,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服务器的外壳其实是用乐高积木做的,而之后谷歌的图标也正是乐高的配色。 从3岁到99岁,通过不断强化信条的辐射范围,乐高的信徒越来越多。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tqrm1;545/72/;71fqi.kvxpgly7?9653=/uqyon
6.乐高教育简介乐高教育STEAM玩具机器人培训 第99+位 第10名 人气票 品牌企业介绍 乐高教育隶属于乐高集团,1980年成立于丹麦,为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解决方案。 乐高®学习系统十分直观,具有包容性和高度适应性,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更为直观和易感知,培养学生从简单的探索进阶为解决jvzquC41yy}/ewur0et0rrsrck57:;:;0jznn
7.怎么学英语单词方法2:词根词缀法——像拼乐高一样“拆”单词,一次记一串 如果你觉得“场景记忆”太慢,想批量记单词,那一定要学词根词缀。词根词缀就像乐高积木,掌握了基础零件,就能拼出无数个单词。 比如“bene-”这个词根,意思是“好”: benefit(bene+fit,“带来好处” 利益、好处); jvzquC41o0wjpzg58;/exr1{{~y1<9844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