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乐高乐园最大优点是“没人”

开业近20天,上海乐高乐园的第一波游客反馈陆陆续续回来了。

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不是项目多好玩,也不是乐高玩具多畅销,纯粹是不用人挤人。

有人说:“昨天看没太阳,临时去乐高乐园,以为要排一小时,结果所有项目都秒玩,懂吗?过山车想刷几遍就刷几遍,连餐饮都不用排队。”

一位家长更直接:“人少体验感太好了,比迪士尼那种人挤人的修罗场好太多,娃玩得开心,大人也不累,就是票价太贵了。”

还有人感叹:“第一次听说人少是优势,乐高老板听到都要夸你是大聪明。”

在这些声音里,既有真实的轻松,也有不加掩饰的讽刺。

这不挺好嘛?

但对上海乐高乐园自己来说,“人少”就像一个写在门口的硕大问号——

这生意,到底行不行?

事实上,乐高乐园的纠结心理,其实我在全球多家乐高乐园都感受过。

疫情前,我去日本名古屋乐高乐园,第一印象和今天的上海几乎一模一样,一个字:空。

一个晴朗的工作日,园区入口干净到有点尴尬,虽然青龙过山车排队区拉了几十米长的导流带,绳子在风里晃悠,游客稀稀拉拉,3小时所有项目玩一遍。

同样的感受,我也在丹麦比隆的全球第一家乐高乐园体会过,那里是乐高品牌的发源地。

我本以为“全球首家光环”会让它热闹非凡,结果一走进去,依然是宽阔得有些寂寞的场景。

丹麦比隆乐高乐园空旷、人少/旅界实拍

马来西亚新山那家乐高乐园,情况也差不多。

虽然它位置靠近新加坡,理论上人流量充足,但平日里依旧是“人少+高票价”的组合。

乐园当然做了很多努力,门票组合、主题节庆、酒店套餐,但开业至今,客流量从来没真正爆发过。

即使在暑假,新加坡本地人都清楚,新山乐高乐园游客量比新加坡环球影城少了一个量级,而这种“人少”,几乎成了全球乐高乐园的通用名片。

总之,你很难不把乐高乐园和隔壁的迪士尼做对比。

在上海,迪士尼开业第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2023年单年游客突破1300万人,周末高峰期每天五六万人在排队。

哪怕到了运营第七年,上海迪士尼依然是“人从众”。

那种热度,已经不再是“主题乐园”四个字本身能解释的,更多是迪士尼这个IP的全民动员力。

北京环球影城也是同样的逻辑,它靠着《哈利·波特》、《变形金刚》、《侏罗纪公园》这些大IP,把成年人和小孩都装进了排队长龙。

所以,当大家纷纷夸赞上海乐高乐园“人少就是优势”,它听上去更像是一句安慰,对游客来说,这是真实的轻松,对乐园来说,这却可能是生意未达预期的信号。

而接下来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如果“人少”是全球乐高乐园的常态,上海这家乐园未来几年,真的能做到人少但不亏吗?

如果只看官方介绍,你可能会觉得乐高乐园理应“人多”。

毕竟它背后站着一个响亮的名字:英国默林娱乐集团。

很多人只是从新闻上了解到,默林娱乐集团是全球仅次于迪士尼的第二大主题乐园运营商。

2023年,默林的全年客流量超过6200万人次,旗下不止有乐高乐园,还有杜莎夫人蜡像馆、伦敦眼、奥兰多之眼等一大堆景区,且还在持续不停的收并购。

英国默林全球娱乐产业布局

而游客总规模听上去非常惊人,但如果我们把默林这些项目拆分,从公布过数据的一些乐高乐园来看,单个乐园的年客流量其实只有200多万人,甚至还不到。

这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

2023年,上海迪士尼接待游客1300多万,全球迪士尼更是轻松破亿。

再看TEA发布的《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里几家乐高乐园的客流数据,几乎都在同一个区间:

英国温莎乐高乐园:年客流242万人次;

丹麦比隆乐高乐园:年客流235万人次;

德国金茨堡乐高乐园:年客流157万人玩人次;

马来西亚新山乐高乐园:年客流200多万人次。

这些数字都不是秘密,而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预测客流量为240万人次/年,应该说期望不抵,但总体还相对务实。

那为什么乐高乐园在全球范围影响力远远不如迪士尼、环球影城?

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是定位。

迪士尼卖的是全年龄的情怀,靠米老鼠、漫威和公主,把小孩、中年人、老人全都打包进来。

环球影城卖的是大片的沉浸感,从《侏罗纪公园》到《哈利·波特》,几乎没有代际隔阂。

但乐高乐园,目标客群非常精准:2到12岁亲子家庭。

定位精准的好处是营销不分散,坏处就是注定受众面狭窄。

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乐高只是“孩子玩的积木”,不是足以支付几百元门票去朝圣的IP。

这直接导致了客流的先天不足。

由此,上海乐高乐园因为门票价格挨骂不冤,当年日本名古屋乐高乐园刚开业,票价定得比东京迪士尼还高,一张成人票三百多元,家庭套票轻松破千。

很多当地居民一看价格,直接在网上骂翻:“凭什么比迪士尼还贵?又不是米老鼠。”

第一年勉强有开业红利,第二年立刻客流腰斩,不得不悄悄降价。

我在名古屋那次,门票正好赶上折扣期,但即便如此,游乐设施依然没几个人排队。

日本名古屋乐高乐园/旅界实拍

这种票价-体验-复购的矛盾,在全球乐高乐园几乎随处可见,定高了,吓退潜在客户,定低了,又无法摊薄巨额投资。

上海乐高乐园的票价其实比名古屋还贵,成人439元,一天下来,家庭消费随便两三千,再叠加“金山离市区五六十公里”,很多家庭要先想清楚:“我一年会去几次?”

所以,不是乐高乐园运营不好,而是IP决定了天花板。

很多人以为乐高是最受欢迎的玩具,其实也对,但把玩具IP变成主题乐园,是完全不同的难度。

买一盒积木只要几百块,但全家人进一家乐高乐园要花上千,这其中的心理门槛,不是营销能轻易解决的。

而当你去过几家乐高乐园,看过同样空旷的排队区,站在那些乏人问津的过山车前,一定会明白:人少,并不是哪个国家乐高乐园的偶然,是一种商业规律。

当“人少”成为上海乐高乐园最显眼的标签,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糟糕。

如果你去翻去哪儿、携程的预订数据,会发现暑假期间,上海乐高乐园带动了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外省旅客占比超七成。

这个数据非常真实,称之为目的地带动效应。

只要一个乐园体量足够大,哪怕年客流只有一两百万人次,也能支撑周边吃住玩一整套链条。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上海金山区显然是赚的。

但对上海乐高乐园自己来说,光靠周边消费带动,是不够的。

如果按照预测,上海乐高乐园每年240万人次,一年营收大概在10亿元左右(包括门票、周边、餐饮)。

这种体量,别说和上海迪士尼比,就是和2024年收入约为18.18亿元人民币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都差了一个档次。

事实上,英国默林娱乐集团高管在财报里也承认,乐高乐园业务占集团总营收的42%,但客流增长速度有限。

所以,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上海乐高乐园开业数据挺真实,算上项目摊销折旧,未来想收回百亿投资必然是一场长期战役。

我看到一个网友算过一笔账:“现在打折,光门票一家三口1378元,不是不想去,确实去不起。”

当门票成为“积木童年”的门槛,这就意味着,上海乐高乐园门票迟早要做出取舍:未来要么坚持高定位孤芳自赏,要么调整价格换客流。

其实从趋势看,上海乐高乐园降价几乎是大概率的事,毕竟全球其他乐高乐园就经常性搞些季节性折扣和套票组合。

如果你真的对乐高乐园感兴趣又不想花大价钱,不妨等等看,未来一两年,很可能会有更多优惠。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乐高乐园不是一次性生意,而是长期运营能力的考验。”

大胆预测,三年后,上海乐高乐园依然是那个最不需要排队的外资主题乐园。

THE END
0.上海乐高乐园带娃已回,我的消费观崩了省了一顿饭钱 其他 租遛娃神器40元/天 在园区外的便民点租的 比园内便宜40元 娃软磨硬泡买的乐高小飞机69元 提前说好 只买1件小惊喜 总算没超预算 算下来两大一小1天1晚花1191元 没踩那些 花里胡哨 的坑 已经很满意啦 爆款路线 不排队玩转N个隐藏彩蛋 别再瞎逛浪费时间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2814?739(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1.两大一小,上海乐高已回,真心建议门票 2大1小的亲子套票822 并赠送一张7.5折的购物券 2岁以下免费的 2 交通 自驾出行 直接定位到P1 8/小时 在乐高对面的爱琴海缤纷里商圈消费满99就可以免费停8小时 消费20 3 租车 租儿童车 双人118r 单人推车68r 建议大家选双人 大人累的时候也可以坐着休息会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2975@94:(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2.去了3次上海乐高乐园!这些坑我替你们踩完了附隐藏玩法!乐高狂热粉 上海乐高乐园刚开园就冲了 前两次踩坑踩得怀疑人生 排队3小时玩10分钟 买错门票多花冤枉钱 错过隐藏项目拍大腿 第三次终于摸透套路 玩得爽还少花钱 今天把 血泪总结 的攻略甩出来 照着玩绝对不亏 先爆真相 为啥前两次玩得像 渡劫 门票买错亏哭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3893::9;(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