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人,自己动嘴,别人动腿;不会说话的人,自己动腿,别人动嘴。演讲表达是跟随你一辈子的能力,不善表达的人,即便有能力,也往往容易被人当成“闷葫芦”、“老好人”、“软柿子”,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人生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语言来开路,能说会讲,是你一辈子的财富。没有天生的好口才,也没有天生的不善表达,好口才都是后天刻意练习的结果,不善表达只是你缺少方法,更没有刻意的训练过。
演讲表达看上去只是动动嘴的事,其实是一项综合能力,缺乏自信,说话紧张,不敢表达;思维局限,反应迟钝,有口难开;缺乏逻辑,讲话凌乱,没有重点;缺乏气场,唯唯诺诺,影响力弱;不善即兴,应变太弱,不会接话;知识储备不足,无话可说,内容干瘪……
你和口吐莲花、侃侃而谈之间,只是缺少了系统的学习,和科学的训练而已。
一、练自信
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并不是大脑里完全没有东西,而是缺乏了表达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害怕讲错,害怕出丑,害怕权威,害怕冲突,一个“怕”字,把你牢牢的按在了原地。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内心封闭,对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充满了戒备与不安,从而不愿意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口乃心之门户,自信提升了,内心打开了,你的语言才能流淌出来。提升自信是训练口才的基础,也是我帮学员提升的重点。
二、练思维
你的大脑就像一座水库,你的思维反应能力,就是水库的闸。不是你的水库没有水,而是关键时刻,你的闸打不开,所以水就流不出来。你是不是这样,被人赞美或者批评时,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或者被人恶意怼了一顿,这个时候往往就会不知道讲什么,接不上话,事后懊恼自责拍大腿——我当时怎么没这么说。思维局限,脑子就会反应迟钝,因此有口也难开。思维是语言表达的根本,只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应对自如。
三、练逻辑
演讲表达就像开车,要想开好车,需要做到两点,第一拥有开车的技能,第二知道去往目的地的路怎么走。你每天都在说话,表达这个能力是具备的,讲话没有逻辑、语无伦次,问题出在了缺少一个指引你到目的地的导航上,也就是缺乏一套各种场合表达的逻辑模型。自我介绍、会议发言、聚会讲话、工作汇报……不同场合发言都是有表达模型的,当你掌握了这套模型,你会发现,表达很容易。这也是在我们演讲俱乐部的一个训练重点。
四、练即兴
很多人在发言时,有稿子或者提前准备好内容,可以自如表达,但是一旦需要即兴发言时,就会感到紧张,甚至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情况,之前好口才的形象,瞬间翻车。而生活中、职场上的绝大多数表达都是即兴的,比如开会时,临时被叫到,让你谈谈感受,说说想法;参加活动时,让你上台致个词,送个祝福等等。不善即兴表达,你的领导力会打折。而即兴表达也是一种能力,有它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进行训练,当你掌握了即兴的能力,你的每一次表达都会更自信,更自如,也会更具领导魅力。
五、练气场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讲话时,眼神游离,不敢看听众;动作拘束,身体僵硬;声音小、语速快,都不敢停顿;手一会儿捋头发,一会儿推眼镜,小动作不断……这个人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他讲话的内容对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又如何?这个答案,你很明确。我有很多学员曾经在公众场合发言就是这样的,明明是一个管理者,一上台讲话,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领导形象和威信瞬间打折。气场是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气场的发言,才有魅力和影响力。
六、积累素材
演讲表达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高质量输出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输入和深度的思考。平时不读书,不积累素材,希望自己口吐莲花、出口成章,那绝对是天方夜谭。输出倒逼输入,输入支撑输出,只有持续的高质量积累,才能让你的表达有深度、有高度、有亮点、有新意。所以在我们演讲俱乐部,我会让大家每天刻意积累高质量的演讲素材,并打卡训练,这样你在表达时,才能思如泉涌,金句频出,信手拈来。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人,才能持续发光。
口才不好是硬伤,但是硬不过你想要。这是一项能力,就像开车一样,只要你经过刻意练习,你就可以轻松掌握,而这种能力会陪伴你一辈子,让你终生受益。只要你愿意让自己花一些时间,进行刻意练习,你也会遇到一个能说会讲的自己。
你可以逼自己一下,自我训练,练自信、练思维、练逻辑、练气场,每天积累表达素材。你也可以加入郑老师演讲俱乐部,和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伙伴们一起打卡训练。
一个人不一定走得快(没有方法、缺乏自律),但是一群人既走得快又走得远(有方法、有指导、互为榜样、相互鼓励)。郑老师演讲俱乐部,有演讲的方法、有表达的技巧、有打卡的作业、有专业的指导,每天都有固定的训练。从克服紧张,到建立自信,从发散思维,到构建逻辑,从打造气场,到提升情商,从积累素材,到即兴演讲,系统的学习,科学的训练,在这里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