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为啥我学编程这么费劲?看视频都会,一写代码就废!" 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掏心窝子聊聊三种最容易卡在编程门槛前的人。对号入座看看,说不定能帮你少走两年弯路!
典型症状:遇到报错就复制粘贴到群里问"这啥意思?",教程非要找"一行命令搞定XXX"的,跑通代码全靠复制GitHub。这类朋友最大的问题是拒绝和问题单挑。编程就像解谜游戏,报错信息其实是系统给你的线索。我见过最夸张的兄弟,因为没加英文分号报错,硬是问了三小时没自己查文档...
致命点:编程的核心能力是拆解问题。当error报红时,先读最后三行;当功能实现不了,把它切成五步实现。伸手要答案的,永远练不出自己的解题肌肉。
这类人特点是:收藏夹里存着2T教程,书架上摆满《算法导论》,谈起技术头头是道,打开IDE一片空白。有个亲戚让我印象深刻——每次聚餐都宣布要学Python,三年过去了还在print("Hello World")后面卡着。
真相暴击:编程是用键盘丈量的学科。看十遍循环教程不如写个自动统计Excel的小工具;背熟面向对象概念不如亲手给猫狗写个继承类。那些你崇拜的大佬,哪个不是敲烂过几副键盘?
具体表现:运行失败三次就摔鼠标,看别人三天学会自己就焦虑,被同事说句"这代码有bug"能emo一星期。编程本质是持续被羞辱的过程——昨天刚搞定登录功能,今天就发现安全漏洞;上午还骄傲的算法,下午就被指出时间复杂度爆炸。
生存法则:把报错当成系统在和你聊天,把bug看作捉迷藏游戏。我认识年薪百万的架构师,每天照样被编译错误怼得拍桌子。区别在于他们骂完会笑着喝口水:"小样儿,看老子怎么治你!"
看到这儿别绝望,上面这些毛病我当年全中!关键找对学习方法。现在线上培训是真香:
新手容易犯的错他全踩过:死磕概念不实操、复制代码不思考、遇到困难就自闭...好在网时代的老师是真狠:每天作业必须手打不准复制,每周代码review当面怼性能问题,项目答辩跟找工作现场似的。但正是这种强度,把他从伸手党炼成了能独立部署项目的准工程师。
编程这玩意儿,说穿了就是和电脑打交道的手艺。上面三种人不是智商不够,是还没找到驯服代码的姿势。记住啊朋友们:报错是电脑在给你抛媚眼,bug是你们爱情的小考验。把"我做不到"换成"我再试三次",你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