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观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等领域广泛应用|封面天天见

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其明确表示在制造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

产业概述: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积极围绕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展开激烈竞争。作为打造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机器人扮演者愈加重要的角色。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可分为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为产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有众多的优势,比如机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使得它们可以在高危环境下进行作业。发展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23.1万余家,其中2023年1-10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2万余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以4.2万余家相关企业在各省份中“领跑”,广东以及山东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8万余家、2.3万余家相关企业。

从成立时间来看,52.8%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在1年以内的占比约为27.2%。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环节:核心零部件占比较高 技术壁垒更高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原材料、零部件(上游)、机器人本体(中游)、系统集成(下游)以及行业应用等几个环节组成。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成本结构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较高,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成本占比超70%,这其中减速器则占到一半,而本体制造仅占15%。究其原因,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功能均来自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因此生产成本占比高。

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上游零部件环节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以及执行系统等。其中,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就开发的难易程度而言,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开发的配套设备,开发难度中等;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驱动机构,开发难度中上;减速器是封闭在工业机器人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开发难度最高。

中游:机器人本体

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商主要负责组装和集成工业机器人本体。目前内资品牌机器人销售占比不断上升。根据机经网数据,2015年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本体市场的内资占比由18.6%提升至28.6%,2021年内资占比进一步升高,为33.7%。目前内资工业机器人本体生厂商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应用市场仍被发那科、库卡、ABB、安川四家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被“四大家族”垄断,国产品牌埃斯顿向龙头靠拢。根据MIR Databank统计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数据,2021年“四大家族”合计共占据市场份额的41.5%,分别为发那科(13%)、ABB(12.3%)、安川(8.8%)、库卡(7.4%)。国产龙头埃斯顿市场份额为2.4%,排名第十一位,汇川与新时达等内资品牌也排名靠前。

下游:机器人集成系统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根据不同的场景与用途,负责对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使其拥有特定的工作能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等领域广泛应用

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医疗、3c电子等领域。

自动化生产。在自动化生产领域中,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可以进行重复、繁琐、危险或高精度的工作,让传统的劳动力解放出手来学习更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在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可以自主地进行零件装配、检测和包装等任务,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工业机器人的可编程性和高精度控制技术,还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实现批量或小批量生产的快速转换。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可以承担焊接、喷漆、装配和点胶等各种任务,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效率以及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工业机器人也可以用于模具铸造、铣削和钳制等多种工艺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物流。在物流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用于处理和分拣货物、仓储管理和运输等多个环节,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工业机器人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人员成本,并降低操作风险。

3C电子。在3C电子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包装。它们以高度灵活的方式移动和操作,可以精确地执行复杂的组装任务,为生产线的高效自动化提供了关键支持。工业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它们能够自动化完成重复性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制造速度,还能够减少人工错误。此外,机器人系统的高精度执行能力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精度和质量符合要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错误对产品品质带来的不良影响。

医疗。在医疗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也有着许多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工作,提高了工作的精度和安全性。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帮助医院解决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为病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投融资分析:江苏、上海、广东三地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孕育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自 2013年以来,中国已多年占据着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明珠”,也是持续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

从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来看,机器人本体相关的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拥有60起;除此之外,智能装备、物流装备、仓储服务等于工业机器人密切相关的下游应用领域也是投融资热点。

从融资事件的地域分布来,省/直辖市一级来看,江苏、上海、广东三地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有16起(江苏、上海并列)以及15起;从市一级来看,深圳、南京以及合肥所拥有的融资事件数量靠前,分别有11起、10起以及4起。从融资事件的地域分布可明显看出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强省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升级。

从融资事件的轮次分布来看,战略融资、A轮、B轮位居前列,分别有14起、12起以及11起。

从投融资机构“出手”情况来看,蓝驰创投、道生资本以及联想创投等机构均榜上有名;除机构之外,产业资本诸如:比亚迪、海尔、科沃斯等知名企业也出现了环动科技、天创机器人等企业的投资人名单中。

专利分析:2023年1月迄今为止,已有1400余项的专利申请

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专利技术的申请数量从侧面显现出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

从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来看,申请专利数量已超万项,其中,实用新型以6200余项位列第一,发明专利5100余项位列第二,外观设计以880余项位居第三。

从专利申请的年度分布来看,从近三年(2020-2022)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从1500余项到2100余项,有了大幅的提升。另外,2023年1月迄今为止,已有1400余项的专利申请。

发展前景: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 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国产机器人性能提升、价格下降,经济效应显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进口均价由2019年的16.23万/台逐渐下降至2022年的8.52万/台,一般情况下国产机器人的价格低于进口机器人。随着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经济效应更加显著,将有助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拓宽应用场景、扩大下游需求。

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描绘广阔前景。一方面源于产业升级。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升级将带动大量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国家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目标。《中国制造2025》设定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目标,对国产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均提出明确要求;《“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到2025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产工业机器人凭借迅速突破的产品性能、更具优势的性价比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机器人出海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性能短板正在逐渐补齐,随着国内制造业“走出去”以及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拉美的转移,机器人出海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之下,在数实融合的背景之下,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效推进中国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持续增强和保持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THE END
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中级)信捷版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当当辽宁出版集团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中级) 信捷版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中级) 信捷版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机械行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7:91;?>0jvsm
1.LGRAI02A型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实训平台LG-RAI02A型 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实训平台以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为核心,将机械、气动、运动控制、变频调速、编码器技术、PLC控制技术有机地进行整合,结构模块化,便于组合,实现对高速传输线上的不同物料进行快速的检测、组装。为了方便实训教学,系统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可以完成各类机器人单项训练和综合性项目训练,可完成jvzquC41yy}/dsqi0eun1ywqfwiu1oq315:06A<;0jznn
2.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深技师《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智能视觉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电气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气压传动及其控制》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市场需求大,职业上jvzquC41yy}/u|yk0pku0ls1uktp/pjtoctz1svt|{5jpmjz0jznn
3.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工厂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工厂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执行工作任务的自动化机械装备,具有可自动控制、再编程及柔性等特点。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很多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建筑、煤业化工等行业已经大量装备工业jvzquC41yy}/ovxqpnoog7hqo0io1rshq1932::80unuou
4.“机器人技术应用”竞赛赛项规程(中职组)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配合产业发展, 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转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 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 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单元,融合了工具快 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气动驱动、传感器、智能视觉检测等先进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3:4:32612<5962673;:0ujzn
5.2025年,具身AI机器人从实验室进入工厂的应用将更为普遍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密度全球第四名,AI机器人技术为德国带来显著的生产潜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工业领导地位、落实能源转型,对数字化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也可发挥作用。德国机器人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整合分散的国家研究资源,并推动基础研究、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 欧盟则重视技术伦理与社会影响,通过「展望欧洲」(jvzquC41yy}/eknuj0ipo8pglk539@;40jznn
6.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综合实训平台本公司生产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综合实训平台-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训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工业机器人多功能综合应用实训装置、工业机器人教学设备、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装置\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设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实训平台、工业机器人应用jvzq<84yyy4tj6mwc{{/exr1lsx.5@3jvo
7.科研机构和团队吴佳楠 讲师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 于楚泓 讲师 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力量控制 中心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工程师2名,讲师3名,硕士研究生4名。中心致力于物联网在智能家居应用方面的研究,将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所建立起来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无线双向,功能齐全、超级智能、云jvzq<84m{e4{ul3gfw4dp8p{e1qy{s4m{vj0
8.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可编程性好、通用性强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能够代替人进行单调重复的生产作业,或是在危险恶劣环境中的加工操作。国际上,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如下两种: jvzquC41yy}/eunk0eun0ls1njxi1q~zz1814;551v814;5524e4;>83744ivvq
9.机器人智能控制芯片——技术探索应用及挑战要满足动态开放环境下智能机器人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的需求则离不开芯片平台的支持。伴随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计算架构难以满足不断升级的高算力、高精度以及低时延的要求。本次报告将结合机器人智能应用对底层硬件的需求,从高精度多轴协同运动控制、可编程AI网络模型推理计算加速、RISC-VjvzquC41efsd0rw0gjv0ls1kplp1:5271937<3jvo
10.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比赛的通知赛项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单元,融合了工具快换、可编程控制器(PLC)、气压驱动、传感器、智能视觉检测、人机交互终端(HMI)等先进应用技术。以工业机器人在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3C行业)中最典型的异形芯片插件工序为应用背景,涵盖了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调试、集成应用与维护维修等工作领域,考核典型的涂胶、码垛jvzquC41yy}/|sjfwuxj0lto0et0c{y142831<44;1gsvh694a:8:=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