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再创新高,销量突破28万台。然而,工业机器人在通用工业场景的普及率依然偏低,市场增长尚未迎来持续爆发。究其原因,机器人编程复杂、对象工艺复杂、来料一致性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智能化能力的提升成为破局关键。
与此同时,人形/服务机器人也面临着智能化、自主化能力不足的挑战,应用场景局限于扫地、擦窗、剪草等少数领域,市场规模有限。
埃夫特携手启智机器人,赋能机器人“灵魂”
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埃夫特深耕机器人领域十六载,敏锐洞察市场痛点。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埃夫特与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芜湖市科创集团强强联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启智(芜湖)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启智机器人”)。
启智机器人聚焦万亿级智能机器人市场,秉承“为机器人注入灵魂,做机器人灵魂的工程师”的愿景,致力于深耕具身智能领域,为机器人赋予更强大的智能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8月21日,正值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大开幕之际,埃夫特/启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暨具身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在芜湖圆满举行。活动上,埃夫特重磅宣布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开启全新战略布局。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来自清华大学、中科大的顶尖科研团队及校友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行业精英共襄盛举。围绕备受瞩目的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前沿议题,与会嘉宾展开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为联合实验室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活动中,清华大学、中科大分别与埃夫特、启智机器人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未来,各方将依托联合实验室,围绕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等关键技术方向展开联合攻关,构建具身智能共性技术平台,力求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同时,实验室还将深耕计算与感知技术、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等核心领域,驱动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飞跃式发展,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机器人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清华大学、中科大分别与埃夫特及启智机器人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宣布正式启动
新战略——启智机器人
当今时代,具身智能正从理论走向实践,走进广阔的应用场景。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埃夫特敏锐洞察时代机遇,积极拥抱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浪潮,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
早在2017年,埃夫特就率先推出自主作业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并在喷涂、焊接、码垛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后续系统迁移、能力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实验数据,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然而,埃夫特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也指出,尽管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人形机器人企业方兴未艾,但整个行业仍缺乏类似iOS、安卓、鸿蒙这样的“根技术”平台。传统机器人厂商受限于封闭的软件架构和高耦合度的系统,难以提供开放的开发接口和丰富的SDK,开发者参与度低,生态建设滞后。
为突破传统机器人系统封闭性的壁垒,打造开放、共赢的机器人新生态,埃夫特于今年5月携手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芜湖市科创集团共同成立了启智机器人公司。
启智机器人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为行业提供类似于iOS、安卓系统的“大脑”。通过该底座系统,启智机器人将赋予集成商更大的开发自由度和自主权,明确IP归属,将客户转变为用户,共同构建繁荣的开发者生态,最终实现对细分场景的全面覆盖。
“启智”,寓意“为机器人开启心智,改造世界”。而其英文名“Openmind Smart Robotics Technology Co.,Ltd.”,则更加清晰地传递了公司的理念和愿景。“Openmind”意为“开放思维”,象征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开放性。同时,该名称也借鉴了Open AI与Deepmind两家世界级具身智能公司的名称元素,寓意在创新之路上博采众长。埃夫特希望启智机器人能够秉持开放的心态,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以颠覆式创新为埃夫特乃至整个机器人行业注入全新动能。
为加速推进具身智能技术落地,构建繁荣的产业生态,埃夫特与启智机器人积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数据采集、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活动当天,埃夫特、启智机器人与安徽工程大学、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超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芜湖市大数据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多家生态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