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学会及所属分支机构举办的学术活动
CAA会庆月,冬日暖心活动启幕
“青年学子走进学会 —— 聆听心声,赋能成长” 即将开启,欢迎报名!
以智赋能,掌控未来——CAA会员之夜邀您秀出风采!
中国自动化学会多位专家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热烈祝贺宋健院士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四位会员荣获2024年“科学探索奖”
入会须知
会员条例
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
公司企业
社会团体
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省级自动化学会
“青年学子走进学会 —— 聆听心声,赋能成长” 即将开启,欢迎报名!
CAA会庆月,冬日暖心活动启幕
中国自动化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即将来袭!
关于举办全国高校人形机器人师资培训(第二期) 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校人形机器人师资培训(第一期) 的通知
CAC2025定档十月,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静候您的来稿!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人工智能论坛在沪举行
以智赋能,掌控未来!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圆满落幕!
自动化范式变革赋能新质生产力——首期CAA西山论坛在京举办
智驱新质——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宁波成功召开
凝聚爱国情怀,砥砺奋进力量—— 中国自动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2025年第1期“百名科学家讲党课”活动
学会副理事长陈俊龙教授 获 “2021 Joseph Whol Career Award”
待遇优厚+多福利支持!这所实力“双一流”诚聘海内外英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全球招聘人才公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宁夏开展人工智能产业数据要素与人文要素专题调研
线上对接开启合作新篇:天津科创中国——联合远航项目需求对接会成果初显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制造产业科技服务团副团长走进江苏宿迁
【CAA科普】“CAA科普百人团”百场科普落地云南弥勒,杨孟飞院士开讲探月征程
【CAA科普】“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云南弥勒市”公益活动暨教科研一般项目中期评审会顺利完成
【CAA科普】“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浙江遂昌县”公益活动暨科普书籍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全国科普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全国科普月】“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内蒙古库伦旗”活动圆满举行
【全国科普月】“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宁夏西吉县”活动圆满完成!
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再刷新
人工智能为星球健康提供“数字罗盘”
科学家用“隐藏”神经信号指令控制仿生假肢
量子计算机理论互联距离达两千公里
微重力条件下打印出人体肌肉组织
CAA Awards
2024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
一等贡献教学成果
(按项目名称首字母排序)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产教联动、研创双驱、数字引领:军民两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熊隽、陈运军、李刚、李世彬、 伍杰、杨超
机电一体化专业递进式综合育人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东辉、金宁宁、曹坤洋、张柯、王晓楠、张庆杰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四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祥源、李剑锋、蒋金伟、刘进福、于松、施琴
职业院校基于工程师学院的现代工匠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春芝、郭勇、许鹏、李淼、曾锦翔、 王芳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赵振铎、李刚、柴华、王立辉、厉娜
2024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
二等贡献教学成果
(按项目名称首字母排序)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四双三融两贯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黄崇富、张伟、秦补枝、林雪峰、胡银全、雷勇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三教”改革创新实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宇、范俐、何寅、肖尧、武峰、何智勇
产业牵引·分类培养·项目驱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李利杰、叶宏武、徐济惠、冯志峰、丁磊、雷霞
服务一带一路职教出海中文+技能三有三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杨娟、王建中、张利国、姚杰、李杨、梅均、包琳玲
岗位导向 课程重构 专业融通 能力耦合——具备工程师素质的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黄加福、陈旸、康淑娴、李捷辉、陈晓政、罗海林
高职物联网类专业群华为云IOT+鸿蒙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侯红科 、邹少琴 、郭凌 、朱丽敏 、刘太俊 、童得力
“六类三层五通道”锻造新时代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聂辉文、李坤鹏、董宗哲、张朝霞、付伟
数智驱动、产教协同、专创融合 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燕居怀、 蔡喜光、 王攀攀、 于海滨、陶泽文、许芳
数字孪生领航,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装调》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罗远福、向贤兵、胡雄、许灵斐、周航
10
“五力导向、四融四递、多方协同”数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南平德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杨成菊、林军、李旻、刘菡华、 郑志敏、游年华
11
学校+基地+企业三元融合装备制造类专业五年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孙信成、李祥新、王传艳、高长云、王振星、陈敏
12
智能制造专业群“校企联动·三级进阶·四链融合”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宁玲玲、王建强、池光胜、薛刚、仇志全
2024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
三等贡献教学成果
(按项目名称首字母排序)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岗课赛证·能力本位·评价赋能:电气自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徐彦伟、李晓兰、路东兴、陈彦、陈砆兴、朱亚军
高职“3241”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谢暴、杨林国、陈钊、袁春雨、王建国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主线双主体四融通三证书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姚颖、李明睿、张惠、何媛媛、周曙红
技创融通 三阶递进:高职机电类专业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李浩、李俊泓、钱亮、严胜利、陈益庆、罗钦
就业前置 企业主导 多方聚力:服务传统特色产业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杨铨、吴坚、辛华健、谢彤、庞广富、曲宏远
三融双促、三课联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余茂全、盛海军、许娅、张雅洁、赵玲娜、袁大国
深耕创客工坊的“五协同”双创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严惠、郁汉祺、孙静、邓小龙、过志强、孔德文
数字引领、智领未来、对接产业的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创新与实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陈运军、熊隽、孙剑、刘永辉、李子彬
双核驱动六阶递进素能共育高职自动化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固高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雪锋、李永杰、孙春晖、蒋金伟丁华峰、高罗卿
10
同心共育、五型合一、专创融合:高职电气专业群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应用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
玉河、隆丹宁、朱名强、黄志彬、谢祥强、杨青
11
五方赋能、四阶递进的职业院校三强三优专业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周开权、孙统超、叶雷锋、王兴旺、陈思聪、龚月琴
12
五融合、三递进—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
刘天宋、张俊、熊家慧、史玉立、郭爱云
13
新质生产力引擎:校企融合共建工业互联网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修晓杰,金文兵,王飞,郑利敏,黄煜栋,邱玮杰
14
虚实一体、数智赋能,潍坊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与实践
潍坊职业学院
李海庆、马海洋、张强、张建玉、石海龙、姜鹏
15
一平台、两主体、三融合:物联网专业群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华龙网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唐中剑、胡晓、王泽芳、田静、陈易、程化宇
16
一引领、双促进、三融合的轻工装备产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卢旭锦、陈明忠、魏协奔、谢志刚、林泓宇、邓勇
17
以岗定标 三阶递进:设备调维岗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潍坊职业学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歌尔匠造培训中心)
尚德波、杨晓燕、周荃、李海玉、徐广振、仇志全
18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深度融合、四方联动的园区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与实践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耿保荃、程洪涛、刘琼、吴亮
19
专创融合•项目驱动•数字赋能•竞赛助力—构建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