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重庆市第十五届“红领巾之声”活动的通知》(渝青发〔2025〕17 号)部署安排,决定举办第四届重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热爱不止 谁与争锋
一、大赛主题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5年5月至12月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文化旅游委、团市委、市科协、市少工委
承办单位:各区县(自治县)教委、科技局、经济信息委、文化旅游委、团委、科协、少工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公共服务局)、科技局(科技创新局)、经信部门、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局)、团(工)委、科协、少工委
协办单位:市航空航天学会、市人工智能学会、市教育新闻研究会、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市科技发展基金会、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重庆梦之晨机器人科普基地
四、参赛对象及组别
全市中小学生均可自主报名参加。
按参赛对象年级分设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和邀请赛(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
五、赛事安排
(一)报名
2. 报名办法:参赛学生、队伍须在报名截止时间前通过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渝快办—一网通办”APP,选择个人方式登录系统。在首页顶部搜索“青春重庆”,进入后在“赛事天地”页面中点击选择“第四届重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依次完整填写参赛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二)初赛
2. 比赛项目:由各区县会同大赛组委会根据复赛、决赛项目共同商定。
(三)复赛
大赛组委会根据各区县报名情况组织2—4场复赛。获复赛一、二等奖的学生、队伍晋级决赛。
2.比赛项目:编程与智能设计、工程机器人竞技赛、飞行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虚拟仿真机器人综合技能赛(具体赛项规则详见大赛官方网站)。
3.比赛方式:晋级学生、队伍根据报名赛项参加复赛(具体事宜以各场次复赛通知为准)。
(四)决赛
2. 比赛项目:编程与智能设计、工程机器人竞技赛、飞行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虚拟仿真机器人综合技能赛。
3. 比赛方式:晋级学生、队伍按复赛赛项参加决赛(具体事宜以决赛通知为准)。
(五)邀请赛
2. 邀请对象:高中学生(含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
3. 比赛项目:工程机器人竞技赛、飞行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虚拟仿真机器人综合技能赛。
六、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
1. 复赛:根据组别及赛项参赛人数(队伍数)的15%、25%、40%、20%比例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由重庆市第十五届“红领巾之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证书。
2. 决赛:根据组别及赛项设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1名。此外,按组别及赛项参赛人数(队伍数)的15%、25%、40%、20%比例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3. 邀请赛:按参赛人数(队伍数)的20%、30%、50%比例分设科技创新奖、技术先锋奖和工程设计奖,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1. 复赛:获一等奖学生、队伍的指导老师可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由重庆市第十五届“红领巾之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证书。
2. 决赛、邀请赛:获一等奖学生、队伍的指导老师可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三)优秀裁判员奖
根据各裁判员执裁表现评选出10名“优秀裁判员奖”,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四)优秀组织单位奖
大赛组委会对精心组织实施比赛的单位和个人,评选出10个“优秀组织单位奖”和10名“优秀组织工作者奖”,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七、其他事项
第四届重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设立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少工委办公室,下设监督组、顾问组、宣传组、执行组、技术组、裁判组6个工作小组,由大赛主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特邀专家、顾问、裁判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