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搞2024年国家白名单赛事萌芽战队的招募,现在有不少姐妹已经加入我们萌芽战队啦!可以搓搓小手期待一下明年孩子们的表现了~
回顾👉《获奖率超95%!我现筹划带1-6年级孩子,准备2024国家白名单竞赛,以赛促学!》
👉 《 学而思的热闹我就不凑了,因为国家白名单竞赛的破圈机会更稀缺!》
另外,下周五我们还有一场直播,感兴趣的姐妹记得预约进入我们直播间呀,之前已经入班的姐妹还有学员大奖哦,而且我还邀请了一个神秘教练嘉宾跟我们一起聊,讲一讲比我今天直播间还“信息差”的“信息差”
如果还有想要了解的赛事信息,可以添加小助手进群聊聊,答疑咨询、福利抽奖、入班价格、赛事八卦等等,都在里面~
帮已经拍下的姐妹梳理回顾一下赛事信息,也给好奇机器人赛道和特长规划的姐妹了解一下白名单机器人赛事,做好规划安排。
国家白名单机器人竞赛的分类?
国家白名单机器人竞赛主要考些什么?
国家白名单机器人竞赛怎么学?
以下正文开始~
机器人竞赛是国家白名单赛事中的其中一项分支。要说清机器人竞赛的分类,得先和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国家白名单赛事的总体概况。
国家白名单赛事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而机器人竞赛则属于自然科学素养类。
自然科学素养类再细分可以分为:学科类、信息学和编程、科学/科创发明和机器人赛事。
用一张图来表示更清晰▼▼▼
单单一个机器人赛事,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说明:一是赛道,二是赛项。
机器人的赛道大体上有两个方向:体制内(国家/省级白名单竞赛、教育局主办赛事等)与体制外(国际机器人赛事、商业机器人赛事等)。
体制内省钱但赛马制,体制外费钱但高大上。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也包括培训机构的选择,共同点在于都需要找到经验丰富的机构。两者没有高低之分,根据个人预算、规划和兴趣进行选择。
体制外机器人赛事特点
国际机器人赛事真的很酷,设备、技术、功能,甚至是教练都高大上,现场超震撼的,可是钱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去了现场的姐妹连连感慨别的国家队伍技术之强悍。
我看她传回来视频也很羡慕,但20万的花费令我望而却步(是的,这个姐妹送小孩去打美国某个机器人国际总决赛,一年花了20万!)。
现在不少学校也会组织校队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名校也不少,成绩是不错的,但校队学生的家长金钱投入也是不小的。
所以,至少在小学阶段,我家还是坚定选择体制内机器人赛事路线,先把孩子的整体基础打磨好,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热情,再花更大的投入,也是比较稳健的投入产出比模型。
体制内机器人赛事特点
那和体制外机器人赛事相比,体制内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国内整体机器人技术水平还处于发展中,因此不同赛事整个难度差异化可以很大。
二是各类赛事对设备不受限制,给了很多国内机器人品牌发展的空间,像一些好的机器人品牌也专注开发硬件软件,技术发展的迭代速度也是很可喜的。
三是因为各类赛事难度差异化可以很大,含金量可以差别很大。同样是省一,有些只是为了一张证书,有些可以延展到为难度更高的赛事做准备。
因为国内机器人赛事是选拔赛马制,最高的标准是国家制定出来往下倒推的。所以我认为能对标到教育局主办赛事的项目乃至更高标准的项目,对孩子的成长潜力才是更大的,我也是沿着这个思路去培养孩子。
△国家白名单赛事
而机器人赛事按照赛项来分,又可以分为三种:STEAM教育方向、对抗竞技方向、和学术研究方向。
这三个方向构成了机器人赛道的三条竞赛类型。无论你孩子参加的是哪一个机器人赛事,大体上都会在这三个主流类型里选其一。
STEAM教育方向
STEAM教育向比赛需要学生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机器人,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孩子将心中想法经过科学的思考和严谨的实践,落地变成现实。
一般STEAM教育向比赛除了要提交作品,还需要学生撰写科学论文、工程日记或者研究日志。孩子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意设计、研究报告、演讲表达等多方面能力,都是评审环节中看中的重要因素。
对抗竞技方向
对抗竞技向比赛简单来说就是机器人之间的PK。孩子根据比赛规则设计机器人,有的赛事要求设计的机器人能够完成规定的任务,有的则需要双方的机器人通过对战决出胜负。
对抗竞技向的比赛,关键要紧扣比赛规则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机器人的相关功能并进行升级改造,强调机器人的实用性和专用性,比赛过程中,还需要观察比赛进程和局势,并及时调整策略。
△ 2023年中国芯赛事的任务之一:障碍赛
对抗竞技方向是目前体制内机器人赛事较多选择的方式,因为对于基本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需要孩子掌握的技术难点不少,比如定位、巡线、对抗、复杂定位、算法、编程等等,参加一次比赛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综合性水平的全方面提升。
此外,许多项目还要求团队协作,这就考验到了学生的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等等。
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研究向的比赛学术研究类机器人竞赛主要在机器人“智慧化”方面进行考察。
技术比较复杂,需要结合一些特殊设备,比如用智控板、卫星定位系统来做机器人比赛之类的。
世界机器人大赛上就展示了很多这类特殊机器人,感觉都要高年级一些的孩子才能参加,应该是结合了Arduino、micro:bit之类的技术才能实现。
家长必看!关于白名单赛事你了解多少?
机器人竞赛是要求运用机器人编程技术、机械搭建、杠杆滑轮等等物理、机械知识,创造出一个机器人,在比赛中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里还是要澄清一下很多人对机器人教育都有的两个误区:
1. 玩乐高≠机器人教育
2. 学过编程≠机器人教育
其实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比赛,融合了机器人拼搭和编程设计两方面内容,所以它不是纯粹的硬件也是不是单纯的软件。
但机器人和编程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但最终的方向是不同的:机器人的出口是人工智能,编程的出口是C++和信奥。
机器人竞赛虽然是个大方向,但在实际赛项上,机器人还是跟其他学科有所交织的,而机器人竞赛的考试内容覆盖了电子科技、软件编程、智能机器人等多个赛道。▼
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机器人竞赛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工程搭建。
就拿哥哥弟弟报名的挑战赛举例,其中有个赛项叫“智能仓储比赛”,任务之一是要让机器人拿起圆形的工作证放进门禁口,是一个很典型的搬运任务。
看起来简单的操作,其实要思考很多问题,作出很多操作才能实现。
我先在这里给大家简单解释几个关键概念:想让机器人动起来,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控制器(大脑)和电机(肌肉),也就是下面这两个小东西,一般和配件放在一起:
此外,对于机器人来讲,要把一个物体拿起来,并跑到指定的位置,那就必须要通过“眼睛”和“四肢”,也就是传感器。
常见的有颜色、形状觉传感器(眼睛)、陀螺仪(方向感)、力觉传感器(力度)、压觉传感器(皮肤)等等....
像我们打2024年国家白名单竞赛升级的途道机器人教具,其实就是把这些赛事专用的功能呢,集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更强大的功能效果👇。
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我们人类的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放在机器人身上,就会更复杂一些,但正是这充分的硬件支持和一层层的条件筛选,才能确保机器人的每一个行为,都尽可能地精确和稳定,确保安全和有效。
像这类比赛,评委会把打分标准写在竞赛大纲里,供每个选手查阅,这也基本上指向了到底机器人比赛的考点是什么。
第一关合闸,就是把横梁提起来。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把梁“完全卡入”另一个梁,那么如何控制机器人的手臂的角度和力度就很关键了。
比如怎么把原料放入加工区,需要用什么传感器来识别这个小红球,又要用什么方式和力度夹住它,才不会让球滑走。
又比如怎么把成品放进对应的货架,其实是在考验机器人的货物识别和抓取装置,导航(怎么走)系统和水平旋转装置(放到哪)。
三年级的Joshua当年参加的机器人比赛,就是做一个口罩,感应口罩,但评委评分的考核点主要还是看孩子的整体思维情况,看孩子准备都能感受到那种反复试错、调整、再测试的思考过程。▼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机器人竞赛的学习是一个周期长、体系庞杂的过程,需要系统的学习计划,所以我给大家罗列了几点学习建议。
其实让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除了能增长孩子的见识、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之外,从现实角度来看,也是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多一条选择——科技特长生。
国家大趋势如此,再加上舞台机会多,为什么不尝试一把呢?很多人对机器人竞赛都是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开始,下面我总结一下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的正确方向。
快速成长方法:参加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培能。
好的渠道和方法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快,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带孩子接触更多高含金量的机器人竞赛。
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方式,是能够让孩子快速了解学习内容、掌握重要知识点的方法,系统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为机器人是特别看重实践经验的领域,所以通过打比赛的方式来成长,对孩子的帮助是极大的。
但我还是给大家提个醒。
恰当的以赛代练对孩子是有增益作用的,但要让孩子做足准备,必须得在早期,踏踏实实做好两件和家庭教育紧密相关的事情:
1. 重视基本功,每个领域都有非常关键的核心技能和素养,要重视能力的系统完善度。
2. 挖掘热爱和鼓励兴趣发展,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坚持不懈的,一定是深扎内心的热爱。
所以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不能忽略的。
怎样扎实机器人学习基础呢?记住一点👇
机器人的侧重点在于工程的搭建,而编程则更强调底层知识。
1、知道如何自行组装和搭建机器人。
孩子知道如何创造合适的机器人来完成任务。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对应不同的功能,孩子需要知道如何搭建、使用编码、了解结构,并且做出符合要求的机器人。
2、知道如何编程程序完成任务或者创造不同的功能。
比如我们在一次比赛中,孩子拿到的任务牌包括了移除障碍物、识别颜色、求最短路径等等,这些孩子都需要设计编程来完成任务,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上,还有投篮等任务的机器人,那需要知道如何编辑程序完成这些不同的功能。
△ 这是途道自研的图形化编程系统
3、选择合适的机器人编程课,认真学习。
现在机器人编程课线上线下都有,有些孩子会选择线下学习,像我家孩子就是跟着途道机器人编程课一直学过来的,我们家两孩子学得效果很不错,价格大概就是线下的1/10成本吧。
其实用网课的方式来上课并不复杂,就是打开课程页面按照课程目录一个一个循序渐进,从浅入深去学,但是学机器人编程课关键在两点:
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线上课才能事半功倍,还省钱,途道机器人课程里本身还搭有几百种功能性机器人造型,可以模仿的空间很大。
4、最后还是要让孩子回归比赛,在比赛中成长。
并且以赛代练,好的机器人比赛可以给孩子增加更多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也可以跟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交流。
无论获奖与否,孩子的进步肯定是极大的。
👇这是萌芽战队2023年的回忆录👇
而对于低幼的孩子,从积木搭建一步一步往机器人编程上发展,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路线。
先从大颗粒积木和机械基础开始,再到了解物理和机械原理的动力机械基础,然后进入编程机器人基础和进阶,同步接入软件编程(图形化编程初中高阶,或python等)的学习。
我们下周五还有一场直播,也可以来直播间讨论,记住征途班和集训班的姐妹还是继续抽大奖,我还邀请了一个神秘嘉宾跟我们说超内核的机器人特长培养的干货~绝对信息差的价值,记得来蹲哈,不一定有回放哎。
最后,如果还有想要加入2024年国家白名单赛事萌芽战队的姐妹,可以进群了解哦,答疑咨询、福利抽奖、入班价格、赛事八卦等等,都在里面~
👉 学而思的热闹我就不凑了,因为国家白名单竞赛的破圈机会更稀缺!
👉 获奖率超95%!我现筹划带1-6年级孩子,准备2024国家白名单竞赛,以赛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