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机器人学:机构规划与控制》百度网盘pdf下载

(1)作者资深。两位作者都是机器人学领域享誉世界的资深学者和知名专家;

(2)深入浅出。读者只需要大学低年级的物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以及一点算法知识就能理解书中内容;

(3)细致详实。既直观反映机器人本质特性,又抓住学科前沿;

(4)方便学习。每章末尾都有“本章小结”,并在附录中总结重要概念和公式;

(5)系统思维。统一处理机构、规划与控制并辅以大量练习和配图。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机器人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重心放在机器人机构、规划与控制三个方面-为机器人学的入门教材-可纳入到机器人导论的范畴。

全书以现代数学分支之一——旋量理论为工具和桥梁-衔接全书知识体系。这既是书名定为《现代机器人学:机构、规划与控制》的主要依据-也是本书区别其他机器人导论类教材的重要特征。

全书总共13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主要介绍与机器人机构有关的若干基本概念-第3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详细讨论如何应用旋量理论构建刚体运动模型的过程;第47章主要讲述有关机器人运动学方面的基础内容-包括开链机器人正向运动学(第4章)、一阶运动学与静力学(第5章)、逆向运动学(第6章)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第7章)。第811章主要讲述有关机器人动力学、规划与控制方面的基础内容-包括开链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第8章)、轨迹生成(第9章)与运动规划算法(第10章)以及经典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等(第11章)。第1213章主要介绍机器人的两种典型形态—操作手与移动机器人的基础知识与原理。此外-作为正文的补充-增加了4个附录内容-包括全书重要结论、刚体姿态描述方法、D-H参数法以及优化算法等。

凯文.林茨(Kevin M. Lynch)

IEEE会士-198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机器人学博士学位。1997年开始一直在西北大学担任教职-先后也在加州理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和中国东北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操作与移动的动力学、运动规划与控制-自组织多智能体系统-人机物理交互系统等。获得IEEE机器人学与自动化学会的早期职业奖-西北大学杰出教学奖-现为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高级编辑-ICRA主编。本书为他撰写的第3部教材。

朴钟宇(Frank C. Park)

IEEE会士-1985年在MIT获得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9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之后到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担任教职。从1995年开始担任首尔国立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机构学、规划与控制、视觉与图像处理-以及与应用数学相关的领域。一直担任IEEE机器人学与自动化学会杰出讲师-纽约大学古兰特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系、以及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兼职教授。现为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主编-MOOC课程<机器人机构学与控制I和II>的开发者。

“弗兰克和凯文对现代机器人学做了非常清晰和详尽的诠释。”

-------哈佛大学教授 罗杰·布罗克特

“现代机器人学传授了机器人学重要的见解…以一种清晰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容易理解它。”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马修·梅森

译者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作译者简介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位形空间 8

2.1 刚体的自由度 9

2.2 机器人的自由度 10

2.3 位形空间:拓扑与表达 15

2.4 位形与速度约束 18

2.5 任务空间与工作空间 21

2.6 本章小结 23

2.7 推荐阅读 24

习题 24

第3章 刚体运动 34

3.1 平面内的刚体运动 36

3.2 旋转与角速度 40

3.3 刚体运动与运动旋量 53

3.4 力旋量 67

3.5 本章小结 68

3.6 软件 69

3.7 推荐阅读 70

习题 71

第4章 正向运动学 84

4.1 指数积公式 86

4.2 通用机器人的描述格式 94

4.3 本章小结 98

4.4 软件 99

4.5 推荐阅读 99

习题 99

第5章 一阶运动学与静力学 106

5.1 机器人雅可比 110

5.2 开链机器人的静力学 118

5.3 奇异性分析 119

5.4 可操作度 122

5.5 本章小结 124

5.6 软件 125

5.7 推荐阅读 125

习题 125

第6章 逆运动学 134

6.1 逆运动学的解析求解 135

6.2 逆运动学的数值求解 138

6.3 逆向速度运动学 142

6.4 有关闭环的一点说明 143

6.5 本章小结 144

6.6 软件 144

6.7 推荐阅读 144

习题 145

第7章 闭链运动学 150

7.1 正、逆运动学 151

7.2 微分运动学 154

7.3 奇异 157

7.4 本章小结 160

7.5 推荐阅读 160

习题 161

第8章 开链动力学 164

8.1 拉格朗日方程 165

8.2 单刚体动力学 172

8.3 牛顿–欧拉逆动力学 178

8.4 封闭形式的动力学方程 181

8.5 开链机器人的正向动力学 183

8.6 任务空间中的动力学 184

8.7 受约束动力学 185

8.8 URDF中的机器人动力学 187

8.9 驱动、传动和摩擦 187

8.10 本章小结 194

8.11 软件 197

8.12 推荐阅读 199

习题 199

第9章 轨迹生成 202

9.1 定义 202

9.2 点到点的轨迹 202

9.3 多项式中间点的轨迹 208

9.5 本章小结 215

9.6 软件 216

9.7 推荐阅读 217

习题 217

第10章 运动规划 221

10.1 运动规划概述 221

10.2 基础知识 224

10.3 完整路径规划器 231

10.4 网格方法 232

10.5 采样方法 239

10.6 虚拟势场 244

10.7 非线性优化 248

10.8 平滑 249

10.9 本章小结 250

10.10 推荐阅读 251

习题 253

第11章 机器人控制 255

11.1 控制系统概述 255

11.2 误差动力学 256

11.3 速度输入的运动控制 261

11.4 力或力矩输入的运动控制 267

11.5 力控制 276

11.6 运动–力混合控制 278

11.7 阻抗控制 281

11.8 底层的关节力/力矩控制 283

11.9 其他议题 285

11.10 本章小结 286

11.11 软件 287

11.12 推荐阅读 288

习题 288

第12章 抓握和操作 294

12.1 接触运动学 295

12.2 接触力和摩擦力 309

12.3 操作 316

12.4 本章小结 321

12.5 推荐阅读 321

习题 322

第13章 轮式移动机器人 328

13.1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类型 328

13.2 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 329

13.3 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 333

13.4 里程计测距 350

13.5 移动操作 352

13.6 本章小结 354

13.7 推荐阅读 355

习题 356

附录A 重要公式汇总 363

附录B 转动的其他表示方法 369

附录C D-H参数法 376

附录D 优化和拉格朗日乘子 383

参考文献 385

索引 394

2008年在Pasadena举办IEEE ICR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会议期间-我们决定为本科生编写一本机器人学方面的教材。从1996年开始-Frank就拿自己编写的讲义为首尔国立大学的本科生教授机器人运动学的知识;到2008年-这些讲义已演化为本书所涵盖的核心内容。Kevin也一直拿自己的讲义在美国西北大学讲授机器人学导论-其内容来自论文集和教科书。

我们相信-如果对机器人机构、规划与控制等主题进行单独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其他更传统主题的一部分-我们将失去一个独特而统一的视角。在2008年的会议上-我们注意到市面上尚缺少符合下述特征的教科书:(1)使用统一的框架去处理这些主题-同时辅以大量练习和配图;(2)最重要的是写出一本适用于本科生层次(差不多也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本)的机器人课程的新教材-其中涉及的先修知识仅包括大学一年级的物理学、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一点儿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当时我们认为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自己来写这样一本书。(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这将会用掉我们8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项目!)

写这本书的第二个动因-也是我们认为一个区别于其他机器人学导论类书籍的地方-是强调现代几何方法的使用。通常情况下-机器人最显著的物理特征由几何来描述效果最好。经典旋量理论的实践者对这种几何方法的优点已经认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这些知识尚未触及本科生(本书的受众目标群)的层次-原因在于需要他们掌握一套全新的概念(旋量、运动旋量、力旋量、互易性、横贯、共轭等)-以及那些经常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转换的复杂规则。另一方面-若采用旋量理论的代数运算方法-学生往往会最终沉浸在计算细节中-而失去那些在计算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简单而优雅的几何解释。

让经典旋量理论惠及更多的人群-这一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Roger Brockett基于刚体运动的李群结构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以数学方式来描述运动链(Brockett-1983b)。该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只是简单地通过线性代数与线性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来重构旋量理论。有了“现代旋量理论”这一现代微分几何领域的强大工具-就可以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的机器人问题-其中部分内容将展现在我们这本教材中-其他更优秀、更高级的内容可参考Murray等(1994)的教科书。

正如本书书名所示-这本书涵盖了我们所认为的机器人机构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规划和控制有关的基础理论。将本书所有章节全部讲完可能需要两个学期-特别是再加上编程或机器人的实验环节。不过-本书第2~6章的内容是最低限度的必学知识-而且要按顺序来学习。

接下来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从剩下的章节中选择内容。在首尔国立大学-本科生机器人学导论(M2794.0027)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主要讲授第2~7章-以及第10~12章部分内容。在美国西北大学-机器人操作(ME 449)课程用11周的时间讲完第2~6章和第8章-然后再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兴趣触及第9~13章的部分内容。讲授有关机械臂和轮式机器人运动学的课程可以选择第2~7章和第13章的内容-而要开有关运动学与运动规划的课程还需额外包括第9章和第10章的内容。关于机器人操作原理的课程将涵盖第2~6、8和12章-而机器人控制课程将涵盖第2~6、8、9和11章。如果教师不希望涉及动力学的主题(第8章)-有关机器人控制的基础知识(第11章和第13章)即可涵盖对每个执行器的速度控制-而不是力和力矩控制。若课程只关注运动规划-内容可能包括第2章和第3章-更深入的知识在第10章(可能还要补充研究论文或其他参考文献)和第13章。

为了帮助教师选择讲授的主题并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在每章最后都包含“本章小结”-并在附录A中对全书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公式进行了总结。对于那些对章节内容感兴趣而想深入学习的读者-我们在每章末尾提供了一套相当全面(尽管并非详尽无遗)的“推荐阅读”。每章最后都提供了大量的习题-以便延伸读者对本章所涵盖基本内容的学习。本书中还包含一些较为前沿的学习材料-可用来支持独立的研究型项目。

我们还发现-作为本书及其软件的补充-V-REP机器人仿真软件也非常有价值。利用这个仿真软件-学生可以以交互方式来探索机械臂和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并为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结果创建动画轨迹。

同时-我们对写这本书时提供帮助和带给我们灵感的人表示感谢。特别是-感谢我们的博士导师Roger Brockett和Matt Mason。Brockett是我们这本书中所讲机器人几何方法的奠基人。Mason对机器人操作分析与规划做了开创性贡献-奠定了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我们也感谢很多学生对本书素材的不同版本提供了大量积极的反馈意见-包括选择首尔国立大学M2794.0027课程和美国西北大学ME 449课程的学生。Frank特别感谢Seungghyeon Kim、Keunjun Choi、Jisoo Hong、Jinkyu Kim、Youngsuk Hong、Wooyoung Kim、Cheongjae Jang、Taeyoon Lee、Soocheol Noh、Kyumin Park、Seongjae Jeong、Sukho Yoon、Jaewoon Kwen、Jinhyuk Park、Jihoon Song-以及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时的学生Jim Bobrow和Scott Ploen。Kevin要感谢Matt Elwin、Sherif Mostafa、Nelson Rosa、Jarvis Schultz、Jian Shi、Mikhail Todes、Huan Weng和Zack Woodruff。

我们也要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的Susan Parkinson和David Tranah-向他们在本书出版过程(编辑、校正、排版等)中的勤勉、敬业精神致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谢我们的爱人和家人-包括Frank家庭成员中的Hyunmee、Shiyeon和Soonkyu以及Kevin家庭成员中的Yuko、Erin和Patrick-是他们忍受我们的熬夜和不近人情-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最终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没有爱的支持-这本书根本不会存在。我们将这本书献给他们!

Kevin M. Lynch

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

Frank C. Park

韩国首尔

2016年11月

◆推荐序 ◆

序  一

Modern Robotics: Mechanics- Planning- and Control

19世纪70年代-Felix Klein提出了影响深远的Erlangen纲领-该纲领巩固了几何与群论概念之间的关系。Sophus Lie几乎在同一时间创建了连续(李)群理论;之后人们提出了基于李代数思想的无限小分析的重要新工具-它们可用来研究非常广泛的几何问题。即使在今天-这些想法背后的思想也依然指导着数学中重要领域的发展。当然-机构不只是几何-它们需要加速、避免碰撞等-但它们首先是几何对象-其中Klein和Lie概念依旧适用。二维或三维刚体运动群-正如它们在机器人学中那样-是Klein和Lie工作的重要例子。

在数学文献中-使用指数来表示李群元素-通常采用两种不同形式。这两种形式被称为第一类指数坐标和第二类指数坐标。对于第一类指数坐标-。对于第二类指数坐标-。到目前为止-第一类指数坐标在运动学研究中几乎没有用处;而在正交群的欧拉参数化中已出现的特殊情形-第二类指数坐标已被证明非常适合于由单自由度连杆构成的开链机器人的运动学描述。本书的第4章中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结合这一事实-第二类指数坐标可以非常简洁地表达各种运动学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正如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所做的那样-使用指数积来表示机器人运动-可以被看作是对Klein和Lie等几何学家在150年前所提出概念的实用化证明。

1983年-我被邀请参加在以色列Beer Sheva举办的三年一度的网络数学理论与系统会议-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尝试解释一下我从最近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那时-我在运动学与机器人课程教学方面有一些经验-其中包括使用运动链的指数积表示。从20世纪60年代起-eAt就在系统理论和信号处理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所以在这个会议上-期待人们只要熟悉矩阵指数甚至对它有些了解即可。考虑到这一点-我自然选择了与eAt相关的东西来做演讲。虽然我没有理由认为观众会对运动学有兴趣-但我仍然希望讲述一些有趣的东西-甚至可能激发更多的发展。结果就是之后前言中提到的论文。

在本书中-Frank和Kevin已经为他们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奇妙、清晰且耐心的解释。他们将Klein和Lie在150年前所建立的基础转化为机器人的现代实践-并且其难度水平适合于本科生、工程师。在对位形空间的基本性质做了优雅的讨论之后-他们介绍了刚体位形的李群表示-以及整本书中使用的速度和力的相应表示。在整个机器人基础主题中保持了一致性视角-包括开链机器人的正向、逆向和微分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轨迹生成-机器人控制-以及更专门的主题-如闭链机器人的运动学、运动规划、机器人操作、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规划和控制、移动操作臂的控制。

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一代学生和机器人实践者的宝贵资源。

罗杰•布洛克特(Roger Brockett)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2016年11月

序  二

Modern Robotics: Mechanics- Planning- and Control

机器人学涉及把概念想法转变为实际应用。机器人通过某种方式-将抽象目标转化为物理行为:向电机发送能量、监控动作并引导事情向目标前进。每个人都可以执行上述技法-但机器人学如此有趣-它吸引了包括笛卡儿在内的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

这中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是源于某些机器人学者头脑里灵光一现的尤里卡时刻吗?是几个青少年企业家在车库里灵感迸发而得出了机器人学中的关键概念吗?相反-机器人学并不是一个单一概念-它是科学和工程经过数百年发展而积累出的大量结果。机器人学主要依赖于数学、物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它还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

机器人学是这些概念的聚集地。机器人学提供动机。再通过机器人学对这些概念进行测试-并引导后续研究。最后-用机器人学进行证明。对机器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可为下列猜想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它表明机器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可以制定有意义的目标-并且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通过恒温器或(蒸汽机里的)飞球调速器可以说明同样的原理-不过很少有人能通过观察恒温器而被说服。但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观看机器人足球比赛而被说服。

机器人学的核心是运动—受控制的编程运动-这将我们带入现在的语境。本书讲授机器人学中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运动的性质-刚体的可行运动-使用运动学与约束来组织运动-实现一般可编程运动的机构-机构的静态和动态特征-以及控制、编程和规划运动时的挑战和方法。本书对上述材料的介绍非常清晰-即使本科生也可以阅读。本书与其他本科生教材的重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解决刚体运动方面-本书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几何基础和表征-而且还提出了使用现代矩阵指数积的表达式-以及与李代数的联系。这对学生的回报是双重的:对运动的更深理解-以及更好的实用工具。

第二-本书超越了“将注意力专注于机器人机构”这一传统做法-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机器人与周围世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当机器人与现实世界接触时-其结果是一个具有相关静力学和动力学的特殊运动机构。该机构包括运动学环路、非驱动关节和非完整约束-所有这些概念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而熟悉。

即使本书是学生唯一的一门机器人课程教材-它也能使学生对多种类型的物理系统进行分析、控制和编程。由于对物理作用力学机制的介绍-本书对那些打算继续选修高阶机器人课程或进行原创研究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马修•T.梅森(Matthew T. Mason)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

2016年11月

查看此书的人还看了以下书籍

社会出版社

博库网旗舰店

社会出版社

志博图书旗舰店

© 2023 码农pdf下载网 - 您的在线图书馆. 保留所有权利.

THE END
0.“优秀教材建设奖”获奖人员名单及获奖理由2021年度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专业教材编写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区块链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等新兴智能专业和新兴学科jvzquC41f{428<3eqo5bt}neng5HTBVO59Y17<7P4WH/j}rn
1.大数据在智能医疗远程手术机器人控制与数据传输中的技术支持今日双榜榜首青云交推荐: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远程手术机器人控制与数据传输中的技术支持 https://blog.csdn.net/atgfg/article/details/154576975 福利社群入口直达(技术圈零粉变现,体面轻松搞钱【一笔5-200米不等】):https://bbs.csdn.net/topics/619481201(New)jvzquC41ddy/e|ip0pku1}trkey08;52259:5
2.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一体化教学创新平台9)机器人安装:任意角度 10)防护等级:IP30 11)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配有控制系统及控制柜;控制硬件:多处理器系统:PCI 总线,奔腾CPU,大容量闪存,20sUPS 备份电源。控制软件:BaseWare 机器人操作系统,强大的RAPID编程语言:PC-DOS文本格式。 12)示教器具有彩色触摸屏,操纵杆,可以紧急停,可惯用左/右手切换,支持U盘jvzquC41yy}/dsqi0eun1wjyu1nzf}46567/j}rn
3.喷漆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相关资料介绍了一种用于汽车车身喷涂的仿形喷涂机器人,该机器人模仿汽车车身的形状,同时在顶部与侧面各安装喷枪,喷枪固定在机架上,喷枪与车身的距离、角度可以调解,以满足不同型号的车身的喷涂需要。机器人采用PLC控制方式,整个系统可靠性高,组态可灵活调整,编程方便,调试维护简单,对不同车型的车身通过编程即可达到仿jvzquC41yy}/ovxqpnoog7hqo0io1rshq1848>;70unuou
4.多功能模块化机器人科教实训平台简介今日头条支持在不启动操作臂的情况下进行算法的离线仿真验证。支持虚拟机器人显示,保证了控制效果的可观察。 2.3开源开放 在机器人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中,通过抽象化通讯协议模型,统一控制代码与物理仿真的软件模型,在机器人系统设计层面隐藏不必要的细节,实现机器人系统应用的一体化建模与管理。用户可以开发自定义模型库,用于机器jvzquC41yy}/gujehctt0lto1pkxu86:4;6877mvon
5.专业介绍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线路CAD、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DSP与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3.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培养德、智、体、美、 jvzquC41fsmd0€mkv0kew7hp1|ku8{lu4ivv
6.工业机器人课程1、请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给出定义。 答: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动作来完成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1:B=:;74ivvq
7.现代机器人学机械、规划和控制|Coursera您将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表示运动和力(扳手);对开链式和闭链式机器人的正向、反向和速度运动学进行数学建模;规划机器人在障碍物中的无碰撞运动;分析刚体与摩擦接触的机器人操纵任务;推导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器和反馈控制器。 您将能够编写支持所有这些活动的软件,并在最先进的机器人模拟器上验证您的软件。 您所开jvzquC41yy}/exztugxb0xwi1uvferfnk|gukxsu1oueg{stqduuklxAcwziOxig?nuhkw+gskj>gB:ed9942958c386295222678=j63gj5
8.人形机器人控制器前景展望控制器:人形机器人之“大脑&小脑人 机交互:工作人员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对机器人进行编程等; 外部感知:部分场景 需要工业机器人对视觉、力觉、触觉等有关信息进行测量感知,有时需要与其他设备交换 信息和协调工作。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通常是 PC-Based 控制,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硬件由工控计算机和示教器(示教编程使用)/电脑面板(离线编程使用jvzquC41zwkrk~3eqo55:?;24394687;65?72?;
9.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训装置,工业机器人循环生产线二、设备结构与组成 智能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采用ABB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系统、传送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视觉检验系统、分拣系统、供料单元、加工系统、装配系统、仓库单元、各类工件、电气控制柜、型材实训桌、型材电脑桌等组成。 1、六轴机器人(ABB) jvzquC41yy}/crfx0eun0ls1tg5229690jznn
10.详情项目公示对蓝莓进行精确识别、定位与采收,减少采收时间,降低采摘成本,避免野蛮采摘,实现安全采摘;基于硬件Jetson TX1平台实现了蓝莓分级检测,滤除缺陷蓝莓,保证蓝莓品质,提高采收效率与经济效益。 (1)基于STM32单片机及ROS,搭建蓝莓采摘机器人整体框架与控制系统。 (2)应用SLAM技术及ROS操作系统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导航。 (3)采用jvzq<84pcwysv7slcw4ff~3ep1IYEb4PLC[0K}jo1Fkucrq1g8643?67/391e69:d;3::jj/3fg53k6fg88e
11.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第2版)(豆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第2版)》以ABBIRB120型工业机器人为对象,分7个项目详细讲解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结构、坐标系、启动与关闭、手动运行方法、I/O通信设置、编程与调试、参数设定、程序管理方法、基础示教编程与调试、高级示教编程与调试、日常维护等内容。各任务后均附有思考题,方便知识的温习。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32;=:1
12.学习编程计划范文汇编语言是一门面向处理器的低级语言。该课程一方面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为自动控制等与硬件相关的应用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操作系统”及“编译原理”等课程的程序设计基础,从软件角度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加强学生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A=5744ivvq
13.机器人技术资料大合集系列二:从理论到应用以上内容展示了机械手设计原理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下一章节将继续深入探讨机器人工程学的全面解析。 3. 机器人工程学的全面解析 机器人工程学是机器人科学和应用的核心领域,它涵盖了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测试和维护等各个方面。这一章节将深入解析机器人工程学的关键概念,并探讨技术实现的路径。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798>168ftvkimg8igvcomu86722;36B<
14.2021届计算机科学方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性汇报下一阶段将重点关注和其他传统主流算法的比较实验,以及包括现实路口场景在内的多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拓展研究。 徐清瑶 3D多人体姿态耦合估计算法研究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算法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学习多人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作用强度,本课题实现了一种新的交互图卷积操作,该操作能捕捉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关系的关jvzquC41|jozwjs0ulzv0niw0et0j}rn1|nj{~fp1ctoq~segokovh{kgy4qjyDkf?9:6<
15.工业机器人加盟工业机器人加盟费多少钱?工业机器人,即面向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机器人最早开始投入使用。约瑟夫jvzquC41yy}/lrfogpmggr3eqo5yo8653:99
16.中信建投:“AI+机器人”2025年投资机遇展望机器人新浪财经免示教智能焊接机器人融合智能感知、智能规划、智能控制等技术,构成以知识和 推理为核心的智能焊接系统,通过与智能技术、工艺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合,实现了面向不同作业场景、作业任务、作业工艺,与钢构行业焊接需求高度契合。 柏楚智能焊接解决方案:柏楚已形成集合离线编程软件、智能焊缝跟踪系统、智能焊接控制系统、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2466;1fud/rse|z€zc97:56650|mvon
17.ST工智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根据中国证监会《2021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属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具体细分领域则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工业机器人关键结构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业机器人关键结构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工业机器人本体制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52=821e<69=86;98/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