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烂柯神机》《蕉竹斋象棋谱》《湖涯集》《蕉窗逸品》《韬略元机》《适情雅趣》(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部:《心武残编》
《心武残编》刊印于清嘉庆五年(公元一八〇〇年),六年后又再重订补遗。是由云间(即现在的松江)薛丙搜集当时流行残局,精心解析,辑著成书,并经苏州稽山吴绍龙校阅,四明安叶明参订。全书共分六卷,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前两卷刻印棋局图式,后四卷刻印着法,多数以正和为主,其中改正旧本的,也有白胜、黑胜间列其中,所有着法都较以前各种残局谱深奥,有后来居上之感,可以说是最先的排局谱。 本书在编辑、分类上有许多优点和特色。它把和局分为正和、纷和、徉和三种,同一类型的残局又集中一处,以便读者参照研究,在目录处还注明原名、又名等等的原来名称,对古谱有更深入的了解,颇具特色,可以看到编者在当时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印刷方面也很精美,为以前木版棋谱所未有过,纸张是用宣纸,图式是套印的即先印棋盘后印棋子,整理得很好。首页题有心武残篇四个大字,上署嘉庆庚申锓,下署如青书屋,附有序文两篇,凡例十六则。攻杀激烈,技术先进,绝妙异常!
第二部:《百局象棋谱》
是一部版本很多、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象棋残局谱。最早刻印于清嘉庆六年(公元一八〇一年),以后陆续翻印,直至光绪乙亥年(1886年)还有刊行,现存主要版本有文余堂刊本、静乐斋刊本、四法堂刊本、等等,全书共八卷,分为四册,有残局一百零七局(目录只列一百零四局;其中有同局异名1局,实为106局),着法以和局为主,并以成语、谚语命名。局势大同小异的颇多,其中“车马绝食”与“焚书坑儒”两局竞完全相同,局名很通俗,有点“江湖”气味,例如“十三太保”、“八仙过海”、“霸王卸甲”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江湖残局,着法复杂而变化无穷,历来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所欢迎。由于本书版本很多,书商为了谋利,随便安上许多奇奇怪怪的名称,这一形式多为以后翻印者采用,以致许多人误会它就是“韬略元机”或“适情雅趣”,其实“韬谱”与“适谱”先后相隔九十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至于用陈搏作为作者的名字,更是没有根据的事。本书原作者是“三乐居土”,他的真实姓名无法查考,但原书序文中已列明。至于用陈搏作为招徕,则显然是以后翻印的人妄自增加上去的。本书在编辑各方面虽然不很高明,但各个局势却很有可取之处,是研究排局的一部好作品。清末民初,城乡艺人设摊摆棋的残局,大都取材于《百局》。
第三部:《竹香斋象戏谱》
竹香斋的编著者是张乔栋,字兰汀,初号橘洲散人,后改栎洲散人,又称竹香斋主人,生平不详,卒于清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年)。竹香斋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九年(公元一八0四年)刊本、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刊本。前者多数是初二集本(也有三集本),计初集八十四局、二集七十六局(三集四十八局),成百六之数;后者分为三集,计初集二册,七十八局;二集二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都是以正和为主,其中以第三集最为深奥。书内有吴映奎序、自序及其子景煦跋等。自序中说:“家嗜象戏已三世,网罗旧谱至百余种。”在当时能收集这样多的棋谱,颇为难得。张乔栋黄屋后面有空地一片,布置了山石花木,有建造了几间楼房,添购了善本书及字画,充实其中,名“竹香斋”。并经常与棋友叙会、探讨、研究棋局,集思广益,诠订旧谱许多谬误,还收集剖析了当时江湖上流传的不少秘局。该谱即系集中了古谱和江湖秘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因此其内容丰富多彩,着法精深微妙,为历来棋界所推崇,是著名的清代四大排局谱之一。
第四部:《渊深海阔象棋谱》
《渊深海阔》,清陈文乾编著,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现仅存原稿本,为素有“南杨北刘”之称的刘国斌先生所珍藏。全书共16卷371局(正局361局、补遗10局)。每册封面用黄纸签条题署“渊深海阔”,下面盖有陈文乾氏的小型印章,首卷内有陈文乾“述意”(即序文)三页,在凡例中写有:“局中行子之法,予与莲塘,不惜心血,焚膏继晷,必盘盘斟酌,子子推敲,致无纤毫疑窦,然后敢录。若原法错讹,则必更正。是谱于乾隆壬子岁起至嘉庆戊辰岁止,历一十七年方能脱稿。虽集古人成势,亦有出自杜撰。凡谱内自作之局,均注一新字表出,以俟高明斧正。澹庵陈文乾识。”《渊深海阔象棋谱》博采众长,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为清代四大排局名谱之一。
第五部:《烂柯神机》
清嘉庆、道光时人。于国柱,自幼喜爱象棋,从1824年起,他悉心钻研游戏中的棋艺,经过二十寒暑,完成《烂柯神机》一书。全书共四册凡一百二十局,于道光二十三年刊行于世。《烂柯神机》与以往棋谱的不同之处,就是多为作者的创作成果,此书局势的着法,确也纠正了前人不少缺点。有趣的是本书着数长短参差,短则一二着立成杀局,长则有数十着。作者于《例言》说:自来象谱,代有其书:如《百局》、《桔中秘》、《韬略元机》,非不研精核微。究之,皆相效相仿,稍换一二子,即仍与前局无异。是书虽不敢云脱尽恒蹊,然不致效颦名手。是则区区所可自信者。即二三君子,当亦定鉴及也。一、是谱中有极短之式,只有一、二着。然妙处亦只在此一、二着。所谓妙诀无多子也。神而明之,此事思强半矣。 二、是谱中又有极长之式,阅者倘偶有略过变局之处,即不见局之佳处。盖短者不得不短,长者亦不得不长也。当细阅之,则能尽其能事矣。三、谱中有小变,无关紧要处,均系从略。惟祈阅者心领神会可也。四、自来棋谱和棋多,而红胜者少。盏和棋易见长也。此集无一和棋,处处见真实本领,幸阅者谅之。(烂柯山人于国柱谨识)。到了光绪元年(1875年),三余堂又有新刻《烂柯真机》问世,也可见《烂柯神机》对后世的影响。
第六部:《蕉竹斋象棋谱》
相传清朝中叶,杭州棋孟尝门客搜罗民间残排局,择其精华荟萃而成此书。此谱向无刻本,仅靠抄本流传,以致各本书名、局数、局名、图式及着法互有出入。其中福州薛兴顺所藏的抄本,是局数最多、着法最善、来年代最早的珍本,全书四卷,扉页中间直书“蕉竹斋象棋谱”,右上书宣统庚戊年(1910年)菊月抄,无序跋和作者、抄者姓名,有排局97局。此外,流传的《蕉竹斋象棋谱》另有吴本37局、杭本21局,以及52局本和《邹竹斋》、《江湖秘谱》等等多种。1976年一起汇编油印《蕉竹斋汇编》上下两册,计114局。
第七部:《湖涯集》
《湖涯集》,又名《橘中秘残局》,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记谱着法,用两首词,以九十字定位法记录,字句与王再越所著《梅花谱》相同。有排局58局,多系民间江湖残局。现仅存原抄本,系杭州许有之赠与上海屠景明,因年代久远,抄本的底面已缺,少了三局;后上海杨明忠从杭州胡锦炎处借到《橘中秘残局》,内容全同,因此得以补足58局。全书着法有详有略,遇变化繁复形势时,增列演变图,名曰初局,使读者便于排演,不致混淆,创古谱之新格。
第八部:《蕉窗逸品》
清隐橘斋主人顾舜臣编,刊印于光绪己卯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是小型的木刻本,扉页中间直书象戏新谱四个大字,右上角刻有蕉窗逸品第四(其余三集是诗文等作品),左下印有松籁阁藏板;后有光绪己卯孟春上浣且园居士心芗氏序一篇。另有单行本,则无此序。全戏只有十个残局,都是流行的江湖残局,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大体上是取材于“百局象棋谱”再加整理而成的。书中所列目录为10局,其中“跨海征东”有新旧两局,实有11局。着法则与梅花谱一样,用九十字作为线格位置记号。分正编、外编两篇,正编是和局,注:观正局以识绳墨之从;外编是劣局,注“观劣局以悟毫厘之失。眉目清楚,便于研究,在象棋谱的编辑手法上,也算是独树一格,蛮有风趣,原书有两篇序文。棋盘用红色,棋子用黑色,是木版本中最早用双色套印的象棋谱。
第九部:《韬略元机》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O七年)刊印,全书共有六卷,前四卷是残、排局,后二卷是全局46局。全局部分也系选自“金鹏秘诀”(金鹏诸变),与《适情雅趣》选刊的金鹏十八变大同小异;残、排局共有二百零四局,但其中有些局势是互相雷同的。残局的格式与适情雅趣相仿,分为“和局”与“红胜局”两大类,但以96局和局为主体;其余108局为红胜局,多数是杀局,少数为实用残局,比较明朝的残局谱已有进一步的发展,着法也较深奥。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一个时期,中国象棋艺术己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残局谱从以胜局为主发展到以和局为主是一个新的变化,成为以后排局----高级残局的出现的开始,反映了棋艺的不断提高和繁荣。原书是大型的木刻本,扉页中间直书韬略元机四个大字,上首横刻象棋谱三字,右上角李君泰校定,左下角文锦堂梓行。序文末题康熙四十六年仲冬月张惠春谨识。书内刻新选韬略元机象棋谱九个字。
第十部:《适情雅趣》
现存的古谱中,是最早、最系统、最具有规模的一种,原刊于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由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校正,全书共十卷,分为八册,卷一至卷六共列残局图式五百五十局,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过去有人以为原书无着法,可能是只看到卷一至卷六部分而产生的误会。卷九、卷十分列“金鹏十八变”前、后集全局着法51局,不论先手、后手都以顺手炮为主,具有快攻速杀,搏杀激烈的特色。从这里可以想到当时顺手炮大约是最流行的布局,其中有顺炮横车破横车一局,是很少见的布局。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但从“适谱”所精选的部分看来,“金鹏谱”的顺手炮布局已具有很多的变化,这不能不感谢徐芝所作的努力,保留下这样宝贵的资料。“适谱”书内扉页直题“适情雅趣”四个大字,上有“爽心怡神”四小字,右上角列“金鹏十八变”五字,左下角列“三畏、光启堂藏版”字样,这是该书最早的木刻版本。此外还有一种较后的版本,则列“敦化、怀德堂藏版”字样,但版本及内容则完全相同(有棋图550幅,着法551局,其中第227局“舍生取义”局漏图),仅三畏堂本另有一拙逸道人序文,题为“适情雅趣引”,我们现在称这一种版本为“三畏光启堂本”,后一种版本为“敦化怀德堂本”。该谱图式多样,杀法精妙,浅深兼备,有些虽廖廖数着,也甚是微妙。在实战中可以借鉴运用,对初学者提高棋艺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