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棋(北京市),编号:Ⅵ-19(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棋院(3)保护单位:北京棋院(北京桥牌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2、象棋(中直单位),编号:Ⅵ-19(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2)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棋院(3)保护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棋院)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只至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己方的棋子始终使用己方的线路编号,无论棋子是否“过河”。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
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
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黑方均为由己方底线从右向左数),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
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
基本下法
帅(将):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口语歌:
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复返。
车走直路马踏斜,象飞田字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胜负判定
当棋局中出现一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
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
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
认输——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
长打(即长捉、长将、长杀、或一将一要杀)的一方通常判负;
行棋违规、违纪、超时等情况判负。
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作和:
双方理论上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
符合“六十回合规定”——从任意一步开始,六十回合内双方均无损失一子;
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
长跟、长兑、长拦、长献、一捉一闲、或一将一闲,循环三回合后可判和。
局面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们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起着:开局第一着。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棋盘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行动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双将:亦称双照将,一方走动棋子后由两个字力同时攻击对方帅(将)。三照将同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杀还杀”(“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棋子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大胆穿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进一。
重炮: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军,使对手之将军设防也不行,不设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
杀招
马后炮:泛指炮在马后,以马限制对方将帅的退路,兼以炮向对方叫将。
天地炮: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
泛指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
两头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阵式。
高兵: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过河兵:高于己方河头线的兵(卒)。
兄弟兵: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二鬼拍门:双兵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宫上角,一士守在宫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顶帅/山顶公: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无守备的将帅
双车错:双车交错将军取胜;
白脸将:利用双方将帅不得直接对面的规则取胜(右图以己方帅占中,车照将对方老将取胜);
肋马车:车在肋道,马协助杀将;
铁门栓:中炮牵制对方中线子力,用己方车从底线将军取胜;
大刀剜心:中炮牵制对方中路子力,弃车强砍对方中士构成铁门栓局势取胜。同样局势下,用兵则为“小刀剜心”;
重炮;双炮构成一线攻击对方老将取胜;
夹车炮:车和双炮攻击对方老将取胜,双炮的作用等同于一车;
三进兵:兵(在炮保护下)的步步推进将军取胜;
海底捞月:车、炮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炮方夺取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老兵搜林:车、底兵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兵方夺取对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卧槽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钓鱼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金钩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八角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高钓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文化
高档花梨木象棋
高档花梨木象棋
象棋收藏要“三看”
收藏者在购买古董象棋时要注意“三看”:一看质地,二看年代,三看工艺。
同样是木质象棋,以木质细密的绿檀木、金丝楠木象棋最为贵重,其市场价格多在8万元以上;紫檀木象棋次之。而其他木质的象棋,如红檀木、红木等,市场价格多在5000元到6万元之间。另外,缺棋子的非成套象棋价格会大幅度“缩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收藏爱好者难以承受。
从的象棋收藏市场来看,明清时期的象棋是藏家最为关注的品种。工艺是否精湛也是衡量象棋价值的标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高档的象棋一般都做工精致、表面光滑匀称,不会有过多的雕刻,但如果遇到有雕花的珍品象棋,藏家定会争相购买。此副象棋材质厚实,包浆温润,正面刻填红黑二色楷书,字体端正,笔力雄健;侧面填金浅刻缠枝莲纹装饰,线条流畅;棋背刻双蝠拱团寿纹,寓意福寿双至。象棋通体纹饰繁复,图案具有吉祥意义,为典型乾隆朝工艺风格,极为珍贵。最终,这副象棋以高达77万元的价格成交。
易经与象棋
就用太极八卦来解析一下中国象棋。太极八卦的精髓思想:一个概念(内部时刻变化的)在某一方向上归根结蒂分为对立两面,表现为三种形式(对立两者加他们的统一体),接着一直细分下去,无穷无尽。棋盘上有两对立方,还有一与双方接触的河界。
观查其中一个军事集团“将”,一共有16个棋子,大家知道怎么来的吗?“将”这个概念按照前面所说的来逻辑推理。两对立面分一次得2X3=6,三种表现形式分一次得3X3=9,1 6 9=16,这就是“将”集团的组织来源。1代表未细分的“将”,2代表相和士,3代表车、马、炮,6代表左相、右相、左士、右士再两个兵(左相与右相的中间壮态物,左士与右士的中间壮态物),9代表左车、兵、右车、左马、兵、右马、左炮、兵、右炮。
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是“道”的文化。这个“道”,不是指狭隘的“道教”之道,而是指的根本和整体的“道”。
在中国文化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也都应从道的高度来统摄认识和实践。
而从道的高度来看,万事万物无不可以、也无不必须从象理、位理、数理、哲理各个角度来综合认识和实践。
象棋,称为象者,象也,演象之棋也。从象理入道,即从象理角度出发,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实践,是中国象棋游戏设立的名称指地。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宇宙万物从整体系统上是四个层次崁套而成,即道、天、地、人,其规律内涵由简到繁、外延由大到小。
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指出了在人法地层次上,万事万物包含了二个基本层次,即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下者,时空分离,万物万事以空间分别、依时间展开;形而上者,万事万物有气化内景,从太极五行时空相联系。象者,形而上之内景也,为形而下一切形式、变化之肇端。
体现中国传统的仁、义 、智、礼、信、忠
很多人觉得象棋和棋太多 分不出胜负 于是有了 “升变” 之类的等等规则 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象棋的冰山一角 没有用广阔的视野来研究象棋这 古人发明象棋一定考虑到象棋的的和棋 但是古人自有他的道理下象棋的目的不在于赢棋,而在于下棋中的乐趣,就看哪一步可以力挽狂澜,就看哪一步可以妙手回春,点到为止,所以胜负不重要,这是下棋的境界,象棋就是要体现一个“和”字 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 “和平”而且中国象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 仁、义 、智、礼、信、忠。
首先是“仁”--中国象棋不同于国际象棋 因为 将 仕 都不出九宫 象不过河 只要前方将士擒住 敌方将军即可 不需要 将 仕 象 ,这种不为高官厚禄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 也是“信”和对国家的“忠”其次,象棋中的“将”虽说是傀儡 但是宁死不出九宫 象棋中的“仕”宁死也要在九宫保卫“将”的气节 都体现了象棋中的“义”
最后是“智”--中国象棋的 将 士 不出九宫 而指挥战场 体现了 古代战争运筹帷幄的姿态 象棋不是拼子力 而是运用战术 计策来赢得胜利 讲究的是“智斗” 不同的子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