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的坐标是对每个棋手由右至左的 9 条直线分别为 1 至 9 路。为了区分两方的棋步,习惯上,红方用汉字(一、二、三……)书写,黑方用阿拉伯数字(1、2、3)书写。但是为了体现了盲棋的效果,我决定都用汉字表示。
棋子的每一步移动都用四个字来记录:
当某路上己方某类棋子只有一个时
第一个字是棋子的名称
第二个字是棋子初始位置的路数
当某路上己方某类棋子有多个时
第一个字是棋子的位置,前、后,前、中、后,前、二、三、后(四),前、二、三、四、后(五)
第二个字是棋子的名称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向后走用“退”。有时也可以用“上”、“下”代替“进”、“退”
第四个字是表示棋子目的位置
如果是横向或斜向移动表示目的位置的路数
如果是直向移动表示移动的步数
最少的就是只记录终坐标,左边的一个代表棋子的字母,兵不加代表兵字母,有歧义时加始左边的列的字母。吃棋子加x标记(也可以不加)
棋子
类似的走法
王、后、车、马、象的正常走法与在国际象棋中有类似走法,可以直接套用其记谱方法,比如
分别记为“后五进一”和“车八平二”
它会有一个小问题,“王后”的“后”的简体字与“前后”的“后”的简体字长得一样,它会在下述情况下起歧义:
两个箭头的移动都是“后五进一”,解决方法为:
繁体字不会有歧义“后五進一”和“後五進一”,但读音仍相同
兵/卒移动时称为“二五进一”,可以分开
特殊走法
1.兵的吃法
兵正常行走是直走一步(第一步可两步),吃斜前方的子,不过它不影响记录
2.吃过路兵
兵可以到在旁边的对方兵的后方,同时吃掉对方的兵,不过它不影响记录。
如果把“兵二进三”记为“兵二吃三”记录一下也是可以的(对应在后面加 ep 标注),我有一瞬间想这么干,不过其实没区别
3.兵的升变
当己方的兵走到对方的底线(即最远离己方的一行)时,玩家可选择把该兵升级为车、马、象或后,但不能变王,也不能选择不变。
记为“某兵升车”“某兵变车”都可以,但是升变本身不占步数,所以升变的记录与前一手棋持棋方相同。
4.王车易位
短易位: “王车短易”(对应:O-O)
长易位: “王车长易”(对应:O-O-O)
日本将棋中,升变更多也更重要,还有打入的方式,让棋子重新落在棋盘上,因此记谱的方式在坐标之外的标记比较多,打入时的二维坐标很重要。
类似的走法
所以棋子一般的走法是可以用类类似的表示方法的。
1.升变
记为“某兵升个”“某兵成个”“某兵升个”都可以,但是升变本身不占步数,所以升变的记录与前一手棋持棋方相同。
2.打入
打入需要二维坐标,为了维持形式上的相似,将打入的步骤视作两个连续的步骤,放到底线上,前进若干步
这样可以记为“步五打五”(参照假设的移动“步五进五”)
只是形式上一样,实际是将纵列以底线为0进行编号。在底线的话直接记为“步五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