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对象棋从好奇到热爱,只用了几周时间? 其实关键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启蒙的方式是否足够有趣、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节奏。很多家长一上来就讲规则、背棋谱,孩子听得云里雾里,自然就失去了兴趣。❌ 其实6-12岁的孩子学象棋,更需要的是“玩中学”——把知识点拆解成小故事、小游戏,用图像和情节帮助记忆,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和策略意识。✨
最近我给孩子入手了《儿童象棋轻松学 启蒙篇》,真的有种“原来还能这样教”的惊喜感。这本书把复杂的象棋规则拆成了“每周一课”的进度,每节课都有卡通图解+情景对话,像在看一本会动的棋书。象怎么走田?兵过河后怎么变强?不再是枯燥的口诀,而是通过小动物对战、闯关任务的形式呈现,孩子边翻边笑,不知不觉就把走法规则记牢了。 更棒的是,它不只教“怎么走”,还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么走”,每章结尾都有简单复盘和小挑战,像在打游戏通关一样有成就感。
作为家长,最欣慰的是看到孩子开始主动摆棋盘、拉着爷爷下棋,甚至自己设计“陷阱”赢一局。♟️ 这本书由专业出版社出品,内容系统又不失趣味,没有花里胡哨的附加功能,却把“启蒙”这件事做得很扎实。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在动脑中获得快乐,而不是被兴趣班压得喘不过气,或许可以从这样一本书开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