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dian中的知识管理

长文、多图预警,8682字(可以采用听的方式,比较快)

目录

看看百度怎么说的

📌截图

你看懂了吗?我没有看懂百度到底说了什么,太过于晦涩…….

下面我用在Obsidian中实践的经验来说一说(我是野路子,好听点就是“实践派”)

在Obsidian中进行知识管理并不复杂,但是建立知识管理的过程很复杂,甚至有点难,

有过很多尝试,如何实现?如何利用插件来达成目的……

最主要原因——这个过程充满了模糊,不确定性

这个过程需要你去使用,在实践中熟悉使用,而不是纯粹的折腾,

纯粹的折腾而不是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它,这也是一个陷阱。

有多少人沉迷于折腾Obsidian的插件,或者折腾Obsidian的主题、美化方面的???

📌插件

📌主题

知识管理系统需要迭代,

我们的需求是在变化的,在Obsidian中,我的Obsidian库至少爆改20+以上,一步一步的慢慢形成了我的知识管理流程

对于知识管理,这是一个宽泛的、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有不同需求——这就决定了这些问题不容易形成共识。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受到的教育背景不一样……

所以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它都是千人千面、非常具有独特性。

这些不确定性,就造成了知识体系的复杂性。

因为知识管理不像考试试卷的标准答案一样,所以,你想要从头开始建立你的知识体系,这就有点费劲了,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模板和标杆

📌标准答案

所以呢,我们也不能给出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这里我们仅仅是引出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本身进行讨论。

你要建立的知识管理体系,它的目标是什么呢?

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分为个人笔记和资料管理。

其次呢,建立对于知识的认知。

知识管理,那么你就要知道知识的定义。知识如何进行分类?

信息——你接收到的信息,新闻,文章,都是信息

知识——经过你的思考,沉淀下来的经验,就是知识。

我是查资料看的头疼,晦涩难懂,我是野路子,尽量白话说明

知识管理中选择适合的工具?我用的比较多的就是ob,就是Obsidian,

配套的工具🛠️,Cubox,logseq,flomo,幕布,xmind,手机自带记事本

下图Cubox

下图flomo

下图Obsidian

这些工具里面有收藏的,有记录文字的。有记录,脑海中的灵光一闪的有思维导图的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效率软件,比如quicker,utools,everything……

这里面有一些问题。

第1个就是在现在现在社会笔记软件那是相当多。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工具全部用个一个遍。

第2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使用了很多笔记软件,进行体验,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也是一个比较容易踩坑的地方,浪费太多时间在选择工具上。

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

大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博主,跟随他来学习软件的初步教程。寻找到你用的比较顺手的,用起来比较有感觉的,那么这款软件基本上就选对了。

有很多个互联网平台,可以供你选择。

而Obsidian这款软件,我现在一直在公众号更新,初级教程还是比较系统的……

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大类啊?我们刚才说了,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标准答案比较开放,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啊。

大致有以下几个分类

我们的文件夹可以嵌套文件夹,下面有子文件夹,可以形成一种树状的、分层的结构。

在Obsidian中,#标签/子标签——这就是可以嵌套的标签🏷️

嵌套标签

以我个人的见解。标签和文件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管理知识的方式。

如果你用的文件夹这种方式那么标签的话,嗯尽量少用。反过来也是一样。

在这里面也有一个陷阱,就是什么呢?容易踩坑的地方就是既要又要。

我们在Obsidian中来说一说。这个踩坑的地方就是在自己的库里面既采用了文件夹管理,又采用了标签管理。

那么你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特别耗费精力来同时维持两套系统。这就是踩坑的地方。

我的见解就是你只研究其中一套的系统。比如标签,那么你的文件夹就要粗略了管理就可以了,这样比较节省精力。(我目前主要依靠双链,而不是文件夹和标签,后两者使用比较少——后续讲双链)

我们来说一说这个踩坑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搞的东西太复杂,你长时间根本坚持不下去。举个例子,拿起手机刷抖音和拿起手机看网课,并且做笔记来做作业,你觉得哪个容易呢?

我相信是前者,拿起手机手指往往上往下一划,就可以看视频了,很简单的,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坚持,越复杂的事情越容易坚持不下来。这是人的本性来决定的,所以说我不太建议你同时搞两套系统搞一套就可以了。

这里我们来大致说一下ob中的标签和文件夹。

两者的管理笔记都是可以的,甚至你可以把它视为同一种分层的、树状图的结构。

两者的区别还在于另外一点,就是标签的话你可以给一个笔记设定两个三个甚至n个标签,这都是可以的。标签可以贯穿多个文章、多个主题,而文件夹只能锁定在文件夹树状结构中

通过标签可以迅速的把文件来有效的分类。这一点就是标签相相对于文件夹的一个小小的优势。

用双链的优点就是什么呢?文件夹和标签你就完全可以不用管它,也可以仅仅通过双链。

我们做一个形象比喻啊,就是百度百科。

开刃一个百科里面的有很多链接,我们点击之后可以跳转到新的链接,这就是一种双链的应用。双链的应用方法有很多啊,这其实只是其中一种。

最经典的就是notion,当然他也有很多平替。国内的语雀笔记,思源笔记,

平替notion

以上提到过的软件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云文档。

数据全部在网络上存储一旦网络崩了,那么你的数据……

最近的新闻看到没有,各种的云服务器崩溃了,这一段时间几个大厂的服务器崩了简直成为常态……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

我个人的需求就是数据在本地,不求谁。不依赖谁。

同时呢,数据在本地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们的笔记中插入图片、视频、pdf等等等等,这容易造成你的内存简直超级大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了,我用那个图床,使用图床之后,我的库仅仅只有200~300兆,这还是主要是插件和主题的缘故,这是他们占用的空间。而没有在使用之前呢,我的内存大概是在7-8G左右

使用图床的库——346M

没有使用图床——8G+

比如logseq……

这一点我们也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了,我为什么没有选用logseq这些大纲笔记——调整层级,非常打断我的个人节奏。我更喜欢一字缩写而不用调整文档的格式。我就感觉。非常容易出戏。

这一点啊,看个人的需求。

当然,Obsidian中使用大纲笔记是可以的,还有一些插件可以进行增强。

最关键的就是插件丰富,logseq的插件不是太多

思维导图,看板,白板,database视图……

📌思维导图

📌白板

📌database视图

优点是在视图中直接编辑【元数据】

嗯,可视化的笔记,它的优点就是视觉方面的增强。

比如说我们用一个白板可以容纳多张卡片。同时呢,可以用一些线条标识来进行链接。——这就是白板的信息密度高,他的优点之一。

第2个优点就是视觉方面,它是比较直观的,而文字的话需要你去理解。

举个例子,同样的文字,我们如果把文字中穿插一些图片进行图文混排,那么文字的可阅读性会更高一些。

像那种大部头的长篇的论文,如果没有图文混排,你会感觉到非常枯燥。

当然视觉方面的我们还可以继续增加听觉方面,比如说背景音乐,唉,这都是可以的,插件实现......

我们说一说,管理笔记的方法有很多,这种方法论可以供我们选择。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吗?

2.卡片盒笔记法

3.子弹笔记法

4.康奈尔笔记法

5.杜威十进制法

6.常青笔记

8.费曼学习法

9.四色笔记法

10.……

又比如

图书馆编号是如何制作的?这里面也有一些学问,我们可以参考。

方法很多,我们不是每种方法都去使用,这不现实,我们可以吸收这些方法的优点,从而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这里踩坑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来体验各种方法,浪费大量时间。你可以浅浅了解一下,通过一些播放量点赞量比较高的视频来进行初步的了解。

你感觉合适的,那么你就去深入了解而不是你去一个个去试错。成本太高了。

方法很多,可选择的也很多,你用的不好就是适得其反。

第5个问题就是你的使用笔记软件的习惯和流程的建立。

说说习惯,比如说呢,

我的笔记放入什么位置,

日记放在什么位置,

使用什么标签,

文件夹是否需要设置层级?

文件夹中的笔记是否进行排序?

笔记是否需要设定状态:比如说——未完成,进行中,已完成……

比如闪念笔记,就是我们记录自己的灵光一闪。什么其他场景呢?

我们的笔记是否需要回顾?如何实现?多久

回顾一次呢?

我们能否让笔记随机出现,就像抽奖一样。——Obsidian的漫游笔记,还有一些插件可以实现

这个东西,他都是每个人习惯不太一样。

同时这也需要你思考的地方。

这里就涉及到每个人的个人喜好,个人习惯和工作流程的问题。

说说流程,那就涉及到工作流。你可以百度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你实实在在碰到过的,而且需要解决的。

你可以自己探索,同时呢,你可以看一些教程视频,别人的笔记。加入一些社群。和别人一起共同探讨都是可以的。

说到底呢,习惯和流程,它的建立是一点点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你的实践,需要你思考。这些问题需要你自己来解决。

你可以把这些当做一层一些试炼。

总之呢。你来打造你的知识,管理你的体系。这样总比你不去做的好……

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会尝试,你会试错,你会探索,那么沉淀下来的都是你的宝贵的资产。你有的,而别人没有的,那么这就是你的核心优势。

知识管理知识体系,你可以应用,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都是可以的。

学习中,我们就说说初中高中,有错题本对不对?

📌错题本

那么在ob中可以实现吗?可以的。

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表格呀,文件呀,工作总结呀,年总结啊什么的。在ob中可以管理起来吗?增加我们的工作效率可以吗?

当然是可以的。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有家庭的话,那么事情会更多。如何安排这些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这个也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利用Obsidian中的TODO,任务管理,日记,……

📌TODO——滴答清单

辅助工具和技能的学习。你可以理解为嗯,一些拓展延伸。当然这其中也是很必要的。

比如我们要确保ob的数据安全。需要学习数据的备份。云备份,本地备份……

📌备份

如果我们要确保我们在多个设备上使用ob,那么就要学习文件同步。

📌文件同步

我们想增加工作效率。比如快速的启动ob库,你有多个不同的库,可以使用quicker这一款效率工具。

📌快速的启动ob库

比如我们想搜索,那么ob中的搜索也有,包括插件也有。everything可以了解一下配合Obsidian非常好用……还有很多类似的工具。

嗯,以上种种。在提高方面同时还有副作用就是大大的增加你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包括你的知识体系的难度。

Obsidian高度可定制,快捷键,插件,主题,css,代码,修改界面,修改命令,修改按钮……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那都是可以更改的。我曾经见过有人在ob中下象棋国际象棋啊。还有玩游戏的。异想天开,脑洞大开。……

有些笔记软件。是不提供定制的。

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到过,很难受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我的为知笔记中有很多笔记,现在都吃灰了,把数据导出很麻烦很麻烦。

1.数据格式不通用,(下图是不同的文件格式)

2.导出来数据不可编辑,(我用过为知笔记,导出PDF,没法编辑啊)

还让我买会员,买个鬼哟……

所以说对于这一点,我称Obsidian为自由度之王——ob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句话熟悉不?我说过很多次了)

嗯,总之呢,你想定制属于你自己的ob,那么 ob是有这个潜力的。就是需要大量的尝试试错探索,解决问题。……

所以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到过——对于喜欢折腾的,那么ob真是可以说是你的心头肉,对不喜欢折腾的,不要选择ob,你选择其他的,别人做好的工具,拿来就用就好了。

这里有踩坑的点就是Obsidian高度自由度,有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折腾自己的主题插件,或者其他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Obsidian中1500+插件,试错成本太高

我们的初始目标就是记笔记,说说的高深一点就是知识管理。——投大量时间来折腾插件主题啊啥的,这是本末倒置。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投了大量时间来折腾,哎!!!

因为知识管理这个东西,没有什么老师来教。没有一个既定的,非常明确的目标。管理是比较宽泛的,比较开放的问题,……

所以说呢,有一个这样的社区来供我们来讨论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还是比较好的……

我也看到我们的各个平台上也提供了一些爱好社区。有收费的,有免费的。

1.我碰到过的一些免费的社群有很多,最开始的时候是用爱发电,到最后社区里面都变成僵尸粉了,大家都不交流了,没什么动力了。就是社群荒废了。

2.一些免费的文章。教程之类的,这个体系都比较分散,说的知识点都比较分散,零碎,没有成体系,而读者呢,本身对于ob了解的深浅不一,有些文章有些人是未必能够读懂的。——所以,我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我尽量让文章成一个由浅入深的难度。——这是我之前发布的Obsidian基础篇12345这个原因——这样大体的他有个体系了。

3.在公众号里面,现在新建的公众号那都是没有留言功能的,这一点是对交流有很大阻碍。

4.对于付费,很多人心里比较反感。为什么呢?因为ob是免费的,插件是免费的,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我自己能够找到免费的东西,他不香吗?为什么要给你付费呢?

——嗯,这一点。有句话不知道听说过没有,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博主分享的文章、分享的资源,那都是他自己寻找到的,他自己是试错过的,都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对于文章的打赏,包括一些付费的文章。包括付费购买的一些资源。我们应该能够理解。

——用爱发电不长久,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我我自己购买的东西,我觉得都是物有所值的,节省了我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节约了实处的成本。——比如,我付费购买过本地AI模型(文本,绘画的)

——付费的软件:quicker,Cubox……

有些需求是你真实的需求,有些需求是伪需求,我们要注意辨别。

第1点就是插件装的越多,你的库会越卡。

逼不得已,我把一些插件全部给它卸载了。

1.每天使用的插件——真实需求,强需求

2.偶尔使用的插件——使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闭。

3.用不了几次的插件,——使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闭。

4.用不上的——卸载

对于以上4个等级,大家要注意,有些是真实需求,有些是伪需求。

第2点呢就是纯折腾就是为需求。对于你的知识管理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毫无益处,所以说他就没什么用啊,是没需求啊。

我们的系统都是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我的个人经验。一个形成体系的这事管理。都是一步步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的,并且初步改善的。

我的Obsidian库目前有3个。

1.资料库🗂️

2.专业知识库——工作上的

这些库最开始是一个,最后分为三个,就是因为体系不太一样,不好在一个Obsidian库中展开——同时呢,使用的插件也不太一样,而插件用的太多那个那就是非常卡顿。——最关键的就是内存太大了。

这些库在一分为三之前,至少升级过20+次数以上……

1.模板改造

2.组织笔记尝试不同的插件,

3.改进记录文字的习惯

4.自动化管理的尝试

5.文件同步

6.文件恢复

7.文件备份

8.界面改造

9.日记的流程改进

10.笔记的流程改进

11.插件在PC和Android端不兼容,解决问题

13.插件升级后反而不好用,如何归档来降级

15.不可逆转的错误❌,Obsidian库直接打不开,排除问题

16.文件丢失,解决问题

17.工作流程梳理,改进,三个库根据需要对流程改进

18.……

前面呢,我们讲都是建立知识管理的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选择。

就像我们从一个起点出发,在路途中,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分岔口。

所以呢,在最终大家能够抵达的目的地也是不同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来试错。需要我们探索,需要我们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比如你选择什么方法来组织你的笔记卡片盒笔记法和其他笔记法)……

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实际上还是很难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

这个过程可以适当加速。比如说看系统性的教程。深度分析的教程。一些非常经典的教程如视频都可以呀,可以加入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社群,也是行的。

他有几点要求?

1.高效率——这个体系能够明显的有效提升我们的效率,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

2.使用顺手。——这里就是说你的这个管理的体系。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磕磕绊绊那种阻碍的感觉。非常适合。——这样呢,就降低了你的心理的压力。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有时候我们会读一本书,可能读到几页或者读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压力这种阻碍的感觉。——举一个例子,你有没有下雨天双脚不小心踩到泥巴里面去了。不过这个今天的都知道,那种双脚的阻碍感是很强的。你是愿意是晴天出行,还是下雨天踩着泥泞的道路出行呢?——关键词:心理压力,阻碍感,丝滑,感觉

3.建立这是管理体系过程中给你带来正反馈。——如果你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一直得到是负反馈,比如说失败错误。相信你是坚持不下去的。——很多时候我们更换使用的笔记软件。很大的原因就是负反馈的原因。——如果你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正反馈,获得激励,获得成就感,那么你能够坚持下去了。——关键词:正反馈

而且很有可能你在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收益的。

从中期和后期来看,那收益是很强很强的。

所以说建立知识管理,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情适用于长期主义者。需要你的耐心和坚持……

本质上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体系。更像是一种投入,而不是一种产出。

更像是一种辅助。

玩过网络游戏的应该知道,辅助和主力它两个定位是截然不同的。目标任务也是不同的。

当然了,利用知识管理知识体系。来获取收益,这也是可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你是知识管理的大师。——问题有点像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是蛋生鸡的问题,你只有前期大量投入,后期才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产生长尾效应……

所以说呢,很多人建立知识管理,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大量时间精力折腾了很多东西。最后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什么价值而放弃。主要就是不能够立竿见影的看到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显著的提升,这个原因而放弃——我相信这种也是大有人在的。

所以说我强调长期主义也是这个原因。

短期主义,他看不到效果,他立马放弃。

所以呢,这是知识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地位就是辅助。

嗯,我们可以简单这样定义,知识管理很重要。但是他不是主力。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这才是主力。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对于文字工作者,比如说自媒体的运营者和博主。可以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来获取收益,那么也是可以利用这套系统的。

对于科研工作者需要处理很多数据文档,那么这套系统也是非常有用的。

有数据方面的需求的,这套系统也是非常有用的。

以上举的几个例子。知识管理知识体系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强需求,而不是伪需求,所以说他们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没有这方面需求的,对于知识管理,他可能会感兴趣,但是坚持不下去。

🔥知识体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

🔥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同时一个人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是不断替代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

所以你的知识体系未必适用于其他人。

同时呢?我们也不需要为了建立知识管理而烦恼。没有人能够在一开始就能建立完美的体系,这个过程会逐步进化的。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就可以了,不需要担心,这都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一些加速进程的小技巧。

系统性的教程。

经典的教程。

深度分析的教程。

教程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在各个平台上都能够找到。

找到一个符合你需求的博主跟着学,这是比较省事情的。

🔥知识管理适合长期主义者,适合长需求人群的,

🔥知识管理的过程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或者开放的问题,——知识管理充满了复杂性和独特性。

THE END
0.在多邻国打卡190天后,我开始学国际象棋了2020年看完《后翼奇兵》后,对国际象棋疯狂上头,也喜欢精致好看的棋子,上网搜了一下规则和教程,就被复杂的体系劝退了,国际象棋的热度连3分钟都没燃起来。没想到2025年,在多邻国学了日语、粤语、英语、数学、音乐的190天后,我开始在多邻国上学国际象棋了,目前连续学习一周,热情高涨,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在学国际jvzquC41yy}/lrfpuj{/exr1r17bd:i3:5
1.学棋之路孩子的国际象棋课要不要也跟着转为线上?网课的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网课上多了孩子的眼睛会不会有事?带着一系列问号和茫然,我征求了女儿的意见。就上网课继续学下去和暂停一段时间再说这两个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经过了几个月网课的学习,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果,我给她报名参加了2020年辽宁省少年国际象棋jvzquC41yy}/lrfpuj{/exr1r1lc89;75gjdcn
2.北京10大国际象棋线上培训班精选机构一览以上是仟学网的梁老师为大盘点的“北京10大国际象棋线上培训班精选机构一览”,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棋风雅韵培训机构,象棋培训班、围棋一对一培训班、国际象棋网课一对一培训机构、英语一对一培训的内容。可以询问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我们页面上的电话吧!jvzquC41yy}/srfpzwkx0lto1z{fzrfqfqthvjn152;:97mvon
3.五大四川专业国际象棋网课培训机构口碑排名一览五大四川专业国际象棋网课培训机构口碑排名一览:棋风雅韵国际象棋在线课程突破地域限制,帮助学员们提升技能,吸收国际象棋知识和技巧;多种班型随意选择,开课时间有弹性可以灵活上课;机构拥有大量优秀国际象棋教学师资,冠军级别选手教学,找准突破口,学员学习提升更快。 jvzquC41yy}/srfpzwkx0lto1z{fzrfqfqthvjn1539157mvon
4.#国际象棋#学国际象棋#国际象棋网课#学棋#孩子教国际象棋1对1私教,突破棋力瓶颈就现在! #国际象棋 #学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网课 #学棋 #孩子教 862025-07-08 03:56 谜一样的视频,播客什么都没留下 5 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举报 宅女关注4 评论(0)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送 暂时没有评论哦~弹幕列表 相关视频jvzquC41yy}/j~~c0eun1nfgq5qnj~132<84:=9464ivvq
5.攀升MaxBookP2笔记本怎么样攀升MaxBookP2笔记本详细评测2、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得分,N5095得分为5501分,接近i5-5250U水平。 3、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中,N5095的单核得分为100分,多核得分为228分。 4、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中,N5095的单核得分为223分,多核得分为540分,都接近桌面赛扬的表现,但后者的热设计功耗一般都在54W。 jvzquC41o0pc7:3pgv5tqoyle1=9;<540jznn
6.国际象棋入门国际象棋,又称欧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台地区多采用此说法),是一种二人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国际象棋的棋盘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黑白棋子各16个,多用木或塑胶jvzquC41uv{e{76850ipo8hqwtyf1rsvtqjve}nqp1;359540jzn
7.傻瓜新手入门帖——炒火小众亚运项目。。国际象棋傻瓜新手入门帖——炒火小众亚运项目。。国际象棋 哥哥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国际象棋的下法非常简单,基本上和中国象棋类似,主打一个包教包会(买棋盘都是正面中国象棋背面国际象棋的亲戚。。。)。 重新加载 推荐我见过最好用的棋类APP。。国象联盟。问了幼儿园妹妹也在用,按积分匹配,也可以自己设置对手积分,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3:A86;9<51
8.国际象棋学堂下载2025安卓手机版国际象棋少儿入门教学:认识棋盘、认识棋子和摆放、各个棋子的走法分解。亲子互动学习玩法:各个棋子的走位摆放、基本杀法、战术集合、入门残局。根据自身水平从容易到很难循序渐进进行练习。二、经典的游戏对弈精心设计的对弈练习,让大家学会后就能上手玩。三、棋谱大全一步杀、二步杀、三步杀、残局、大赛棋谱四、走子jvzquC41o0rjs~hp0eun1xx1cpjsqri1tl5:69>;888:59>50ysm
9.三种基本属性(含教学+实战举例)#国际象棋#Chess虎牙直播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网课让孩子轻松学棋不费力! 国际象棋网课让孩子轻松学棋不费力!#国际象棋入门 #国际象棋网课 宅女 国际象棋 飞刀四溅 #JJ象棋 #象棋 池北鱼 国际象棋 开局陷阱来了 #国际象棋#象棋高手 #象棋布局 #陷阱 今生已开始 国际象棋 精彩谜题 #知识分享 #脑力开发 #思维训练 #象棋破局 今生已开始jvzquC41o0|/j~~c0eun1yqc{1>46@7346=/j}rn
10.湖南国际象棋教师招聘网猎聘2025年湖南国际象棋教师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湖南国际象棋教师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jvzquC41yy}/nrjrkp4dqv4jwpgo1ƒuiwqpjzrfpisokkjtujk641
11.下象棋优秀作文(精选100篇)下象棋优秀作文(精选100篇) 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下象棋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下象棋优秀作文 篇1 以前我不会下象棋。 jvzquC41yy}/h€xkt0ipo8kcpyko1qyon1lbp€jpa46339:252>56:6a32:16A50jvsm
12.262名棋手激战迎智运2022年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重庆)开赛6月17日晚,2022年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重庆)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开幕。来自重庆各区县协会、俱乐部、学校的26支队伍、262名棋手齐聚一堂,开启一场为期3天的脑力激战,为即将到来的重庆市第二届智运会预热。 ▲开幕式 这是今年上半年重庆市举办的首场线下国际象棋比赛,也是重庆的国际象棋棋手们翘首以盼的时刻。 jvzquC41yy}/ezhd0eun1m~j1g3t1m~j98?41;544/67/:=16;865>6are4ivvq
13.龙岗国际象棋等级赛再次开棋800多位选手两天棋盘争锋今年还有300多名此前零基础的新学员参赛,争取在赛场拿下第一个国际象棋的级别。 据悉,今年疫情期间,龙岗区国际象棋协会秉承“停课不停学”理念,通过举办线上网络赛事、线下小规模常规训练、开设网课等方式帮助学员们持续性地学习和练习,促进辖区选手技能水平稳步提升。jvzq<84yyy4t|wjyu0ipo8sgyu5dqwygpv5nd8724232387;1euovnsva4988<=:5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