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孩子实现自主阅读的前提是足够的识字量。我家宝贝从5周岁就能自己读书,6周岁完全能自主阅读,现在7周岁,是“书虫儿”一条。
图片来自网络,有改动
关于孩子识字问题,这已经是第三次写了,原因就是因为陪孩子识字过程的确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个月到18个月;第二阶段,18个月到36个月。
这里谈的是第三阶段:36个月到5周岁6个月(应该是到6周岁,因为我带孩子学识字只带到5周岁6个月就停止进行识字教学了)。过了这个阶段,孩子也由幼儿长成了少年。这个阶段是孩子的识字的敏感期,有人甚至把这个阶段称为孩子识字的黄金年龄段。
图片来自网络,有改动
一、识字内容的确定
在孩子满24个月后,怎样确定36个月后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一直困扰着我。这时我已经让孩子听《三字经》和《千字文》的音频。并把听音频的内容打印成用楷书二号字,让孩子点读。但不强制,而是在播放儿歌时,成人先点读,来吸引孩子,他觉得好玩自然就会跟着读,读着“玩”。不读就让他自己玩着听。结果是,有时一放儿歌,他自己会去找打印出来的“活页”纸,“像模像样”读一气。上次写孩子识字第二阶段的文章《结合幼儿的发育敏感期的特点,用7个“结合”的方法,教孩子“识字”事半功倍》一文时,由于整理的匆忙,这部分内容落下了。
这样让我渐渐的朦胧的感觉到:如果找到能比《千字文》字数多的类似文件,也同样能有《千字文》这样儿歌的形式最好。
后来,发现了《中华字经》具有这个特点,其中四千字,去掉重复的,应该不少于3800字。虽然当时看到的版本不一样,有的还只从某个角度截取了片段的。即使这样我也决心选用《中华字经》做为孩子识字的教材。
二、识字内容的准备
接着,做了三个准备:
1.经过对比,从不同的版本中,选择了一套自己认可的《中华字经》版本作为孩子使用的识字教材;
2.找到了与这个版本对应音频文件(下面附有本人录音整理的音频一条)(现在网上已有分段的音频文件)。
3.准备读本(实际是带拼音的大字活页纸)和大字卡片。
带拼音的大字活页纸(第1页,与上面音频对应)
第1周使用的大字卡
其中:
读本:设计成“活页”的形式(如上图),是本人认为拿一张纸比拿一本书方便。虽然是“活页”的,但管理也不难。
字卡:我是采用每1000字打印一组的方式管理的:用A4纸,每页打印24字。
卡片管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但打乱,虽然内容的是联结的,但也十分的不好“收拾”。在裁开之前,在字的下面或背面写出字的编号,这样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三、识字节奏及心理学依据
把资料准备好后,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些资料,怎样把握识字的节奏?
是按原来的节奏(我在《读〈汉字治好“失读症”〉后,我让宝宝6个月开始识字(附操作过程),而获得的好处不仅仅是识字多》一文介绍过幼儿的识字节奏,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第一阶段的“识字”教学)来学,还是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设计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具体方法是:
一字一卡片。20 片一组,依序读过一遍,默写一遍;再读,再写;直到完全依序默写出来。记录遍数(A0)。
n日后,取出同组卡片,再背一回合,记录遍数(An)。
记忆保留比率 =100 * (A0 - An) / A0
可以看出这是以会读会写为基础的。但我认识在人形成永久性记忆上,的确有帮助,包括幼儿。
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特点主要有: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3.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很明显完全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安排孩子的识字节奏,是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的。那么怎样为孩子另外设计一套适合孩子学习用的,家长又容易掌握的孩子学习识字的时间表呢?
根据36月龄的孩子3-6岁儿童的记忆特点1,可以知道这一年龄的孩子以无意记忆为主而无意记忆具有随机性,多次的重复,是增加无意记忆量的有效方法。根据记忆特点2,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识字仍然是以“识图”为主的。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周24字,《中华字经》4字为一小节正好6个小节。
第二周24+24
第三周24+24+24
第四周放下第一周的24字,再加24字。总字数保持在24+24+24。
以此类推。也就是每周孩子保证认识24字个,照这样计算,1年52周孩子认识字数应该是1248个字。可能有的宝妈会说,节假日孩子也学字吗?我的经验是:识字可以“没年没节”,原因很简单,年节大家放假,没事玩孩子或“显摆”孩子反而学习的多些。
这样,两年半孩子就学完3000字。当然这里含有前两阶段的“功劳”。前两阶段,虽然没有“考”过孩子认不认识闪过的字,但孩子还是认得一些字的。所以准确的说,这一阶段的孩子识字应该是2500字左右。
在孩子识字达到3000以后,我觉得孩子读书没有太大障碍了,后1000字就没学。事实证明,孩子学完前3000字后,余下的,很多字他自己都能“蒙”出来。现在会查字典了,个别字不认识自己查字典解决了。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重新作了编辑
四、资料的实际应用:
1.音频资料与认读资料相对应。
我把音频资料整理成2分半钟左右一段,每段含字量为128字(每千字最后一段为104字),每天放给孩子听,每天一般听两遍,刚好5分钟左右。孩子状态好时可以指读。
2.字卡的用法。
如果看过《读〈汉字治好“失读症”〉后,我让宝宝6个月开始识字(附操作过程),而获得的好处不仅仅是识字多》这篇文章的朋友。就会发现,这次的字卡,比闪卡用的字卡小了许多。因为这时孩子看字,不再是闪卡,而是把24字一组按顺序平铺在床上或桌上,依次点读。太大会影响视觉效果。
我们平时说话一般比较标准的语速是每分钟180字,5分钟应该读出900字。我们每天平均用卡字数为72个字,每个字平均可以读12遍。当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会侧重在孩子不会的字上的。
孩子在学的过程中,每周最后一天所能达到的效果(以第三周的最后一天计算):
第1组,打乱顺序能全认出来。
第2组,能背诵出来。字不离“群”的状态下,随机指字,让孩子读,孩子能读出来。
第3组,能结合听音频,按顺序指读出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根据3-6岁幼儿心理特点3,视孩子的理解能力,可适当给孩子讲解字词的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
3.与读书配合与街面字配合。
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让孩子喜欢上识字,莫若带孩子读绘本了。读绘本对孩子的识字功能是双向的,一方面复习了所学的字,他们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能认出来的字,会十分的高兴,这必然巩固了学习生字的成果。另一方面,为孩子学新字起着“预习”的作用。在绘本中看到的所有没有学过的字都是在“预习”。
让孩子读街面上见到字,对识字的作用与读桧本相同。
关于运用这一识字方法的结果是:我家宝贝从5周岁就能自己读书,6周岁完全能自主阅读,现在7周岁,是“书虫儿”一条。
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
今天孩子在做课外阅读书的题时,遇到了一个“掷”字。大家知道这个字不是一个常用字。他问我,这个字怎么读,我看了一下,说:“这个字你学过。想一想。”他略作思考,不但读出了字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连字义也说了出来。所以我更加确信,这种识字方法的确能让孩子形成长久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有改动
说明:本文属作者原创作品,在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绝剽窃,发现必究。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