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儿童手表:它是如何控制孩子的生活智能手表手机小天才app电子产品

前些天,河北邯郸一家长的吐槽登上热搜。因为他发现,孩子在使用电话手表时发出了这样的消费提醒:“小朋友,请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扫码,开通手表铃声VIP。”儿童手表是否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这个话题立马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评论。

第一次知道儿童手表这个物种还是7年前。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大火,我和很多人一样记住了这样一支洗脑广告:田亮的女儿森蝶和张亮的儿子天天戴着手表,用动画片《蓝精灵》的曲子反复唱着:“无论你在哪里,一通电话马上能找到你,马上能找到你……”

然而,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当初以定位、电话为核心的儿童手表越来越不纯粹了。一方面它越来越像是一台戴在小朋友手上的手机,能够社交、玩游戏;另一方面围绕它的新玩法层出不穷,一些连成年人都容易上瘾的机制被植入到儿童手表里,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最近,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在小范围发起了一项针对儿童智能手表使用情况的线上调查,共收回163份有效问卷。大部分家长充分肯定了儿童手表在精准定位和方便联系沟通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他们不约而同认为,如今儿童手表的功能太多了,引发了“助长攀比之风”“容易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诱导消费”等担忧。

这是一些感性的结论。因为问卷调查显示,仅有不到17%的家长仔细研究过孩子的儿童手表。换句话说,多数家长没有仔细研究过动辄要2000多元、功能繁复的儿童手表,更多是从日常使用和媒体报道中感受儿童手表存在的问题。

于是,同样作为家长的我们,决定俯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视角重新研究和审视儿童手表。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强社交互动、日程和积分管理、游戏趣味性和消费引导等构成的缜密的“儿童虚拟世界”。这套以孩子为中心的系统绕过了大多数家长,正在悄悄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封闭式社交助长攀比之风

“冤种”妈妈2年买了3个儿童手表

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不是生与死,而是你的手表是“360”,我是“小天才”。

儿童手表是有次元壁的。这是当年6岁的儿子给我上的儿童手表第一课。

幼儿园大班时,没有做任何功课的我自作主张给儿子小陈买的第一只儿童手表是360。没几天,开开心心戴着手表出门的他哭哭啼啼回家说要换手表,因为小区楼下戴360的小朋友很少,导致加不到好友。

我以为有了手表的儿子会因为可以随时找到妈妈而高兴时,小陈告诉我他最想要的功能是加好友,顺便给我科普了一个冷知识:只有同品牌的手表,才能碰一碰或摇一摇加好友。

买第二个手表前,我认真地询问了小朋友自己最想买哪一款。小陈说,自己最要好的小朋友用的是华为,最希望和他加好友。这一次我单方面听取了小陈的建议,最后花500多元买了一只华为。

开心也没有维持太久。一次秋游回来,小陈说没有摇到好友,因为班里大部分同学戴的是小天才。而且这次,他提到了手表的一个重要功能:翻转和前后双摄。

到底要不要跟风买一只表盘可以翻转且带前后双摄功能的小天才,这件事还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

儿子要的这款手表价格并不低,接近2000元,一款普通手机的价格。我觉得为了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花冤枉钱不值得,无形中还助长了攀比的风气。而我老公坚持社交更重要,认为儿子性格本来就偏内向,如果因为加不到好友被孤立得不偿失。最后我妥协了。

事实上,和我一样,有着相同心理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我们收回的163份问卷调查中,超4成(42.33%)的家长在购买儿童手表时会选择500-1000元,另有3成多(35.58%)会选择一两千元的更高价格;选择2000元以上的,也有4.29%。对于儿童智能手表更换频率这个问题,近6成家长(59.51%)表示目前为止仅买过1次。有超过四成的家长买过2次,甚至3次以上。

对于频繁更换手表的原因,除了手表本身质量原因,“为了加更多好友”被不少家长勾选,因为“同一品牌才能加上好友”。

我这个大冤种妈妈也是在两年买了3个手表之后才搞明白一个道理:对孩子来说,儿童手表最大的吸引力不是安全,而是社交资本。大部分儿童手表都把“交友”两个大字焊死在了表盘上。

只有同品牌才能交友,每隔一段时间就升级加入新功能,这样的设置正在让10后们产生攀比心理,甚至品牌之间也形成了鄙视链。今年,小陈又蠢蠢欲动,因为小天才又出了新款。每次路过商场小天才的柜台,他都要站上大半天不肯走,跟营业员反复确认新款手表价格,以及有没有以旧换新的政策。我也不知道钱都算不清楚的他,是怎么知道有“以旧换新”这回事的。

我很不理解地问他,两款手表功能上看没有多少升级,为什么一定要换新的?他的回答是:你看整天晒自拍的大鹏(同学)刚买了这个最新款!我不能输给他!

很多被裹狭着卷入其中的父母往往在交了学费后才醒悟:不买这个品牌不仅玩不到一起,还有被孤立的可能!

暗藏一套成人积分和日程管理系统

小学生沉迷上不封顶的等级

妞妞生日那天,一群同学聚集在庄女士家里开生日派对,这也是孩子们难得同时被允许配戴手表的开心时刻。不过庄女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群孩子挤在一起相互加好友,又取消,反复好几次,乐此不彼。

“你们在干嘛?”庄女士终于忍不住问。孩子们一口同声地说:积分!

积分对大人来说并不陌生,很多软件为了增加用户黏性而设计的打卡任务环节。那么为了在手表里获得积分,孩子们有多拼?

作为1年手表使用龄的用户,妞妞熟练地掌握着一套积分的秘诀:加新好友可以得到5分;每天运动达到8000克能量,就可以得到5个积分——但通常运动能量并不需要真正的运动,只需要用力甩手表就可以获得;每天打开宝箱可以积累积分;在积分商城每天签到可以获得积分;摇一摇可以得到积分……此外,手表里的很多软件,也有一套单独的每日打卡积分体系。

只要完成各种任务,就可以获得积分。这是一套类似于成人世界的积分体系,甚至比成人的积分体系设计更严密。

在妞妞心里还刻着一张每日打卡时间表,比如积分商城连续三天签到就可以拿到3分,中间断了重新计分;开宝箱的最佳时间是中午12点,可以开出5分的高分,晚上开宝箱就只能拿1分。为了获得积分,在被允许配戴手表的节假日里,她几乎能按着这张时间表一分不落地拿下所有积分。小伙伴们还在手表里互相提醒,甚至协助对方完成任务获得积分。

那么积分通常是用来做什么呢?妞妞的手表里已经累积了131分,有时她会用来兑换个性表盘和微聊气泡,有时候给昵称更换颜色。

不过这些都是其次,积分代表的账号等级才是身份的象征。目前妞妞的账号等级是10级,在她的十几个好友的排行榜里排在倒数第二位。妞妞最羡慕的排在第一位的同学目前等级是31级。在一些手表的积分体系里,账号等级上不封顶。

在收回的163份有效问卷中,首次购买儿童手表的时间,孩子处于幼儿园和小学1-3年级阶段的,分别为34.97%和52.15%,即首次接触儿童智能手表,近9成在小学3年级前。这意味着儿童手表的使用者,大部分是没有分辨和自控能力的低龄儿童,他们更容易在成人设计的积分游戏里乐此不彼。

浙大二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禹华良说,积分的形式是一种反馈和激励机制,就像给小朋友贴小红花一样,本意是激发热情,引发胜负欲,形成连续性的习惯,但儿童手表的使用者大多年纪较小,缺乏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过度游戏化的积分机制也会造成沉迷,影响孩子的专注度,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影响。而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约有42.33%的家长觉得自家孩子对儿童智能手表有不同程度的沉迷。

包装成游戏的益智和学习应用让人上瘾

不同步个人信息和通讯录竟无法安装

除了社交和积分制让人上瘾,最让庄女士担心的,是把益智和学习类App包装成游戏。用她的话来说,那些更像游戏,而不是学习工具。

比如一款名叫“保卫农场”的手表益智App,通过选择英语单词获得解锁能量,打败农场里的怪物。App里的主场景是打怪物,学习英语单词环节成了配角。如果家长不在后台设置屏幕时间管理,孩子有可能一直玩下去。

和积分机制一样,包装成游戏的益智、学习类App看上去形成了学习的正反馈,实际上可能起到反作用。曾多次担任中小学校外心理辅导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心理专家沈安之说,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学习是很创意的想法,但儿童手表这个载体比较特殊,孩子更容易沉浸其中专注于游戏体验。

“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但同样他也会对人际互动的学习方式逐渐淡漠,这样就容易出现孤独、冷漠、甚至焦虑和抑郁等情况,反而不利于心理健康。”

更何况,看上去益智的游戏并不纯粹。比如,保卫农场里也会有一些环节和道具需要付费才能解锁。这是成年人手游的套路。

如今的手表,更像是一个平台或者一部手机,上面聚合着众多第三方应用。不少成人世界里的软件都能在儿童手表里找到,或者推出了儿童版。这带来了两个问题:孩子有更大几率接收到不良信息,以及隐私泄露的问题。

最近,小红书上一个数码类开箱博主做了一期儿童手表的开箱视频。一款300元左右的低端儿童手表,里面除了预装着QQ等各种常用软件,还有一个浏览器。通过浏览器博主试着搜索关键词“大胸”,结果手表里出现了各种与关键词相关的网页和视频。同时还可以轻松地在线观看女团跳舞,玩在线小游戏等。

杭州的楼女士发现,每次儿子下载一个新App打开时,都会跳出一个同样的提示框:同步个人信息和通讯录之后,才能正常使用。“授权个人信息已经不能容忍,同步通讯录就更过份了。”楼女士说,“如果不同意,就无法进入下一步,这种设置比手机更霸道。”

事实上,除了手表本身质量缺陷,对于内置支付功能、App各种收费、诱导孩子消费等的担忧,个人稳私,心智健康也正成为家长最担心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索要授权较多,个人隐私信息疑似会泄露(25.77%);内置App有影响孩子心智健康的问题,比如部分游戏血腥暴力,漫画内容少儿不宜等(18.4%)。

功能越多越容易增加使用时长

因为沉迷手表一个暑假近视增加100度

为了搞清楚儿童手表的功能,我曾经盯着手表好好研究了一个晚上,结果因为字太小,一抬头就眼冒金星,眼泪都出来了。

去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就曾接待过一个家长,在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看iPad的情况下,孩子一年的近视度数居然加重了200度。

最后的罪魁祸首就是家长出于好心和方便,买了一台能够搜题、查字典的儿童电话手表。原本妈妈还暗自窃喜,有了手表之后孩子就不再吵着要看手机了,后来才意识到孩子是沉迷玩手表了。接诊的眼科副主任史彩平已不止一次遇到孩子因长期接触儿童手表加剧近视的案例,他表示,儿童手表的电子屏幕的往往比大的更损视力,因为眼睛看小屏幕更费力,更容易疲劳。

前段时间,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吴志毅也接诊了一位三年级男孩,5月来检查时视力正常,没想到一个暑假过后复查,近视度数一下增加了100多度。

家长反馈,平时对孩子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管得算严的,即使玩也会注意控制时长。不过为了便于联系,暑假期间他们给孩子买了儿童手表,之后发现孩子会有意无意去拨弄手表。有天夜里起来上厕所时,发现儿子被窝里有微微的亮光,原来他竟偷偷躲在被窝里玩电话手表。家长检查了电话手表每天的亮屏时间,发现孩子每天使用电话手表都超过3小时。所以他们怀疑孩子近视可能和电话手表玩得多有关。

吴志毅表示,近几年临床遇到的、因为玩儿童手表而导致近视的案例越来越多。虽然近视是多因素的,但长时间盯着电话手表的屏幕,一定会对视力造成影响。“电话手表屏幕太小了,小意味着需要离屏幕更近或者眯起眼睛才能看清,长时间下来就会造成视力疲劳从而引起近视,但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一定要使用电子屏幕“宁大勿小”,即:投影>大屏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儿童手表。所以,他觉得将搜题、查字典等常用的学习功能集成到儿童手表上的行为有待商榷。

另外,有些孩子为了看清屏幕,喜欢把电话手表的亮度调到最大。对此吴志毅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电子屏幕调太亮或太暗对眼睛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要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到合适的亮度,但对孩子来说很难实现,这也是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你在手表买过App会员吗?

相同的App儿童手表年费可能比手机贵

和河北邯郸的家长李先生一样,楼女士也遇到过类似困惑。刚买手表没多久,儿子指着手表屏幕上的二维码让她用手机扫码解锁其中一个故事App。“请爸爸妈妈帮忙扫码解锁更多有趣内容吧”,儿子故意把手表贴到她耳边让她听。

扫码的过程中,楼女士遇到了更加匪夷所思的事:同一个故事App,手表购买比手机购买贵了近一倍,而且即使是付费会员,在手表和手机两个终端账号不能通用。

比如儿子最想开VIP的“凯叔讲故事”,手表里面有“故事会员”和“听书会员”两个收费入口:“故事会员”单年卡是348元,半年卡288元;“听说会员”只有年卡一个选项,收费是268元。同时开通两个入口要花616元。

不过同样是“凯叔讲故事”,手机端“故事会员”三年卡套餐的限时优惠价588元,相当于平均下来一个年度会员是196元;“听书会员套餐”两年卡348元,相当于一年174元。

此外,手机端提供了更多收费。比如“故事会员”,可以购买一年、半年和35元连续包月等4种付费方案。

另外一个App“喜玛拉雅”,虽然手机端的“喜玛拉雅”儿童版和手表端的少儿版年卡优惠后都是198元,不过儿童版提供了更多的付费方案,比如3折12元的月卡或首月1元的连续包月方案。而手表端最低的入会方案是6个月168元。

除了收费标准不一样,有些App即使你在手机端已经购买了会员,但手表端账号并不通用,需要重新购买。比如作为喜玛拉雅的年卡会员,楼女士用自己手机账号登陆手表上的喜玛拉雅少儿版时,显示需要重新购买会员。

“凯叔讲故事”客服表示,手机购买的会员可以同步到电话手表等最多6个不同终端使用。“但如果在电话手表里直接购买的会员,就不能同步到手机,只能在手表端使用。”

很多网友也提出过相似的疑问:“动不动就跳转开VIP的界面”“听几首歌就让你开VIP”“系统升级就自己下载好几个收费App”“里面的App直接喊人充会员,动不动让关注什么东西”……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由儿童智能手表五花八门的功能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引发家长们的担忧。比如除了手表本身质量缺陷,家长较多地提到三种情况:内置支付功能、App各种收费和诱导孩子消费,这部分的顾虑占到了33.74%。

不到17%的家长认真研究过儿童手表

专家建议家长定期检查孩子的手表

你有认真研究过孩子手上的儿童手表吗?这是我们在与80后廖廖妈聊完之后发出的扪心自问。

廖廖今年小学6年级,智能手表五六年间换过2次,现在用的这只是某品牌的基础款,花了548元。廖廖妈发过来的两张截图显示,除了短信、相机、拨号键盘等基础功能,摇一摇、好友圈、运动PK,以及故事类App、音乐类App等通通选择禁用。

“买来以后,我一般自己先研究一下,看有哪些功能,具体内容又是什么样的。”她说自己之前听人说过,有孩子乱玩、乱花钱,索性在和孩子沟通后都禁了。不过最近,她正考虑给廖廖开通支付宝,设置一个金额上限,“省得再给他准备现金零花钱,还可以培养一下财商。”

但能像廖廖妈这样提前做好“功课”、把好关的家长可能并不多。在“孩子用的儿童手表,您有仔细研究过吗?比如使用方法、功能、各种App等”一题中,仅16.56%的家长认为自己“仔细研究过”;超7成(71.17%)的家长选择“大概看过”,另有7.98%承认“完全没有研究过”。

最近,杭州一位妈妈无意间看到了儿子在手表里的好友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三年级的儿子在好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张图片:穿着比基尼的年轻姑娘正坐在泳池边上。这条好友圈引发了好几个同学点赞。这也让她开始警惕,儿童手表传播的社交内容。

今年11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针对儿童智能手表的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近一半消费者对儿童智能手表质量表示不满。其中,有超两成的消费者遇到定位不准问题,超四成的消费者表示所购产品信号不稳定,通话质量差,近三成消费者认为儿童智能手表的内容的复杂性容易影响孩子心智健康。除了一般质量问题,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普遍表示担忧。

此前有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定期检查系统和应用是否有最新版本,及时更新,并检查是否有不当应用。“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儿童手表当成图省事,一劳永逸的工具,来取代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廖廖妈说。

文 | 沈积慧 熊文媛 童蔚

你可能还感兴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5好用的手机教育软件排行榜前十名手机教育软件排行榜,手机教育软件哪个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课堂教育模式逐渐向互联网在线教育成长,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方便不少。教育软件有哪些,手机教育软件哪个好?小编悉心整理了手机教育软件排行榜、免费教育软件、音乐教育软件。小编为大家推荐最流行的教育软件。jvzquC41o0rjs~hp0eun1{o1vcm0lrfq{w5
1.Q2教育APP总排行榜:乐教乐学小伴龙晓黑板跌出千万级中小学蓝鲸教育智库团队专注于研究教育领域各赛道APP榜单,我们单独研究过中小学教育、儿童教育、职业教育、外语学习赛道等等。5月初我们首次打通不同赛道,将所有教育领域1247个APP融会贯通,出品过第一季度在线教育APP排行榜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链接为《Q1教育APP总排行榜:新增过亿,腾讯课堂、猿题库挤进TOP 10》,在教育行业jvzquC41vgii0|npc0ipo7hp1tumn872423196771fud/rnxjwoqp>589;:90|mvon
2.走进励步2017年12月,在新京报金粉笔2017年度教育行业评选中荣获“我信赖的素质教育品牌”。 2016-4 1 2016年2月,励步英语发布全新VI系统,品牌战略顺利转型升级。 2 2016年3月,魔力童英语APP面世,上线两天即跃升为“APP Store”教育排行榜Top100,深受家长好评及小朋友喜爱。 3 2016年9月,励步引入Reading A-Z分级jvzquC41yy}/hrwuvnkbr7hp1Ouckuj1cduvv8npfg~/j}rnAk|la|f?32855;5w
3.教育思政教育应重视培养想象力 “人工智能+”是高校思政课的“协同者”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从“体育每天2小时”做起 推动网络育人精准化智能化 新闻排行榜 规范高校青年教师“引育用留” 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一 jvzq<84gfw4qgxung0ipo7hp1
4.AI爆款音乐很好,但不想多听Spotify新浪财经Suno 官网的排行榜,收录了 50 首歌曲,最靠前的播放量十几万、点赞数过千,名次实时发生变化,堪比传统音乐软件的热歌榜。 上榜的歌曲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真创作的,听着不像 AI,就是对它们最高的礼赞,另一种是脑洞大开的,不求动听,以创意取胜。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56791fud/rscrwlrs=9665680|mvon
5.不收费的儿童教育APP推荐不收费的儿童教育下载豌豆荚不收费的儿童教育榜单为您提供最新不收费的儿童教育大全,这里不仅有不收费的儿童教育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不收费的儿童教育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jvzquC41yy}/yjsfqwpjc7hqo1hbppicp173:B8231
6.南京壹馨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怎么样南京壹馨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旗下芝麻街英语环宇城校区,成立于2015年,拥有优良师资团队和坚实学员基础,自创立至今,不忘初心,秉承自省、责任、执行力的价值观,旨在用教育的力量帮助儿童发挥无限潜能,让芝麻街走进每一个家庭。 “芝麻街”的创始人Joan Ganz Cooney 借助电视媒体的力量制作出了芝麻街儿童教育电视节目。“芝jvzquC41yy}/lxgwk0ipo8hqorgo{868:6>18<4
7.幼儿教育app下载免费幼儿教育软件幼儿教育软件大全下载而且幼儿教育app是跟儿童成长教育和才艺学习相关的app,大家可以参考下载哦! 更新:2025-10-31 15:19:11共有58款 您可能喜欢:儿童早教软件排行榜宝宝巴士App大全胎教音乐软件合集 安卓版(56个) 苹果版(2个) 用户评论 小布咕app v5.4.2 教育学习56.31MjvzquC41yy}/5;w0eqs0|}4{glbry4
8.小红书app下载儿童启蒙教育下载小红书儿童美食做法下载小红书app下载儿童启蒙教育测评 1、陪着你发现和购买世界各地的好商品,appstore购物类排行榜多次排名第一; 2、依据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为顾客认真挑选受大家喜爱功能强大的产品,使你随时随地都能逛到本身钟爱的产品; 3、多元化品类包括化妆产品、皮肤护理、洗护品品、服装、家居家具、食品行业、孕婴用品、保健品等,jvzquC41o0gmk;650pku1jsftqoe1<78799/j}rn
9.AppStore上的“恐龙–儿童教育游戏(完整版)”打开Mac App Store 购买和下载 App。恐龙–儿童教育游戏(完整版) 4+ 虚拟(VR)&增强现实(AR)版3D教育游戏 philippe Bobis 专为iPad 设计 5.0 • 4 个评分 ¥28.00 截屏 iPad iPhone 简介 “4DKid Explorer:恐龙” 将带您进入“全部找到它们”系列中寻找恐龙的探险历程中去。 在3D仿真现实中寻找这些jvzquC41crvt0jurng4dqv4ep1gqr8*G8'>2'B5'G;+CG.>;/'K6'A9'DH+F9.FD'C;&G?*;7'?:'N=':4+C4.J8'D>&DA*G8'>9'AK/'G;&CN*:E'K7'B:'D6+F9.=;':>0km6823;::B95
10.3月儿童教育APP榜:“儿歌多多”连涨五月后迎来下跌,“掌通家园”重回登上3月涨幅TOP 10榜的唯一一家百万级应用是“智慧树”,其余APP都为十万级及十万级以下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掌通家园”和“智慧树”同时登上月活TOP 10榜和涨幅TOP 10榜。 整体来看,2021年3月儿童教育APP活跃用户规模榜单与2月相比变动不大,“智慧树”取代“花花填色”进入儿童教育榜前十,并且有个别APP的次位发生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2/99/49532<:264>90qyon
11.AppStore上的“恐龙直升机4+(为 6–8 岁儿童设计) 进一步了解 Copyright © Yateland 价格 免费 App 内购买项目 恐龙直升机 - 儿童益智应用学龄前儿童教育¥22.00 开发人员网站 App 支持 隐私政策 支持 家人共享 启用“家人共享”后,你即可与家庭群组中的成员共享部分 App 内购买项目(包括订阅项目)。进一步了解 jvzquC41kv{og|3crrrf0lto1et0cyu1kf755A=75386
12.迪格教育下载app迪格教育客户端v1.4.0安卓版迪格教育手机版是国际出版社原版图书线上学习资源app,引入先进的国际教育资源,经过十年的发展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每个城市,我们愿与您携手,一起进步!迪格教育官方正版介绍北京迪格jvzq<84o0roqktzp0eun1jsftqoe1|thv1:5:?6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