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启蒙学什么古人这样做!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和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什么样的?

从“孟母三迁”到“画荻教子”,从“慈母多败儿”到“爱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古往今来的中国家长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这是清代郭臣尧的《村学诗》。诗中描绘了傍晚即将放学的学堂里,孩子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大声朗读课文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教学场景,也生动呈现了古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被称之为“蒙学”。蒙学这个词,出自清朝末年的孙诒让,是一个较晚才出现的词汇。但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兴起得很早。夏商周时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意思是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人民。夏代称学校为“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这个名称,三代都如此称呼。商朝时,出现按照年龄分阶段教学的方法。西周时,为贵族子弟设立“孺子室”,这是最早的幼儿园雏形,表明早至周朝就有了蒙学。

▲随着“国学热”的出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再次“融”为一体。上海小学举行“开笔礼”,为儿童启蒙教育“破蒙”。(中新网发张亨伟摄) 蒙书是蒙学的教学用书,也称为蒙养书、小儿书、村书、字书。蒙书的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方便诵读和记忆,有的还配以图画,形象生动。

蒙学以及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蒙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蒙书,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基础读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育人要学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教育人需行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教育人要知足。“信使可覆,器欲难量”教育人要以诚为本……

就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来说,蒙书比经典文献,更生动、更真实。

古代儿童在启蒙阶段主要学什么呢?

不同历史时期,儿童接受启蒙教育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延续性、共同性的内容,当然也会因革损益、与时俱进。隋唐以前主要是识字,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主要学习包括历史、诗歌、百科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元明清时期主要学习伦理道德。识字是启蒙教育最为基础的工作,没有一定的识字量,读书就难以开展。在启蒙教育之初,让儿童集中地认识一两千个字,是传统启蒙教育的普遍做法。在隋唐以前,所有的蒙书,无一例外都是识字读物。《史籀篇》是可考的我国最早的蒙书。这部书早已佚失,有关它的书名、作者、成书时代等,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都一致认为它是“字书之祖”,是周朝时的史官教儿童的识字读本。

《急就篇》是西汉时期的儿童识字课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蒙书。其中罗列各种名物的名称,分别布居,不相混杂。《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蒙书。从编写的目的来看,实际上是习字材料。该书从王羲之的字中选拓出不重复的1000个字,分为250句,每句4字,语义连贯,形式整齐。它流传开来之后,被普遍用作识字教材。在敦煌文献中,《千字文》的写本有近50个,并有不少是儿童习字作业的写卷,可见其兼具识字、习字功用。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各类知识教育成为启蒙教育的重点。《急就篇》《千字文》等识字类蒙书,依然被广泛运用。人们还新编了很多有特色的识字读本,如《俗务要名林》《碎金》《开蒙要训》等。《百家姓》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它单纯罗列姓氏,任意排比,在后世广为流传。还有《咏史诗》《叙古千文》《蒙求》《史学提要》等历史类蒙书;《神童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等诗歌类的蒙书;《步天歌》《发蒙算经》《历代名医蒙求》《名物蒙求》《小学绀珠》等百科知识类蒙书。朱熹和他的弟子们,用儿童启蒙可以接受的形式普及理学,编写了诸如《训蒙绝句》《经学启蒙》《训蒙理诗》《毓蒙明训》《性理字训》等读物。《三字经》虽然成书于元朝初年,但出自于宋朝遗民,可算作这一时期的作品。《三字经》是一篇劝学文献,以劝导人们向学读书为宗旨,强调学习的必要,还指出学习的具体内容,用大量的篇幅说明要学算数、经典、历史、百科知识等,还例举了许多历史上的勤学故事。《三字经》以知识传授为主,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元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教育,这与朱熹的主张和倡导有关。我国传统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小学和大学的分界根据的是年龄:“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朱熹别具一格,根据教学内容将二者区别开来,小学“教之以事”;进入大学以后,则“教之以理”。他认为,一个接受启蒙教育的儿童,只要按照要求,依照规范,哪怕是“依样画葫芦”地把事亲敬长、待人接物的具体事宜掌握了,就能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模铸了一个“圣贤”的坯璞,完成启蒙教育的使命。从元代开始,朱熹的学说是居支配地位的学术思想,也是具有权威性质的官方哲学。在这种情势下,他有关启蒙教育使命的论述,在启蒙教育中得到具体落实。《弟子规》一类的蒙书,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成了儿童主要的学习内容。

▲5月25日,在宁夏西夏王陵景区的西夏历史文化研学体验中心内,学生们亲身体验西夏木活字印刷术的排版、印刷等技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新网发于晶摄)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学及蒙书,潜藏着时代的文化秘密,体现着时代的性格和气质,其内容精华与糟粕并存。这就要求我们今日有历史的眼光,发掘提炼其中的优秀文化,吸收借鉴合理先进的东西,让传统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创新。

THE END
0.国学启蒙——一闪一闪亮晶晶红缨国学启蒙特别将此特点通过动画效果进行提炼,加强幼儿印象记忆。 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还注意字—词—句的运用,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行孔子礼吧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俩的文化精髓,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 jvzquC41yy}/onnrkct/ew45;y€66nv
1.国学书香——智慧树幼儿园兴趣班延时课开课啦!当孩子早期就接触这一块的话,根本不分什么难易的,他会自然地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大地提高的。 收费标准: 200元/一学期 上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4:30—5:30) 在国学启蒙阶段讲究方法培养兴趣是重要的,我们的国学教学通过绘本,动画儿歌或者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把三字经或古诗成语等jvzquC41yy}/onnrkct/ew45ip:h2r<
2.蒙学养正,知书尚礼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自0岁开始,1-3岁即有明显的发展,3-6岁发展更为迅速,6-13岁则是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利用幼儿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1.幼儿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育基础。国学经典有很多是圣人君子的感人故 jvzquC41yy}/onnrkct/ew45dqygt>k
3.《新蒙氏幼儿园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接龙古诗成长1+1幼儿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新蒙氏幼儿园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接龙古诗成长1+1幼儿园国学经典启蒙课程幼学国学经典教育绘本幼儿园国学整合教材诵读 2册幼学古诗1+2(扫码jvzquC41kvkn0si0eqs039694:72;>9;874ivvq
4.幼儿国学启蒙哪里学幼儿启蒙的话,建议在家里和父母互动,父母可以给宝宝讲漫画书或者是动画。培养兴趣后,可以让宝宝去上jvzquC41df4jjnfnvjiporsi0eun1qyon1773;=645=85?=6;:527<;54:>857mvon
5.家长避坑二:谈谈国学启蒙给孩子做国学启蒙,你希望他学到什么?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沉淀,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中医,音律,国画,书法,民俗,古代科技等等。虽然杂糅了文化类和技术类的,但通常强调经史子集。经指儒家十三集及周边,史指历史类,子指诸子百家著作及相关,集指诗文词集和专集。 jvzquC41o0~jcxmwcunfpp3ep1hmqpDkf?::eB888586g9k;hf
6.什么是儿童国学启蒙?唐诗三百首如何助力36岁语言发展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儿童唐诗300首完整版大开本注音彩绘3-6岁幼儿园中大班宝宝国学启蒙益智学前班精选古诗词有声点读幼小衔接读物 爆料价¥15.9优惠前¥69.6 立即购买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国学启蒙”指的是通过经典文化内容,帮助孩子建立语言基础、审美感知与文化认知的过程。3-6岁是语言敏感期,大脑对韵律、节奏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7;>`gfgg:>6em5fhf87:Ahgcc9c
7.国学经典儿童启蒙读物》(常青藤爸爸)简介书评常青藤爸爸 教孩子唱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套装全3册)微信扫码听故事和儿歌音频,国学经典儿童启蒙读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三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幼儿国学启蒙经典。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432:70qyon
8.家长会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的演讲稿范文(精选19篇)没有抓手,从何学起? 但毕竟,对于国人来说,无外三教九流一说,而其中,儒道两家又是必须。所谓入世者儒,出世者道(佛),儒者人之需也,道者,路之首也。所以,就先从《老子道德经》一书入门吧,这个即方便背诵,读起来又不那么拗口同时启蒙一些哲学的东西。四书五经又是国学重中之重儒说经典,感觉也是一个标准配置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w|k~vp872;77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