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德解弟子规》孔子国学儒学德道经

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欢迎大家点击左上方德慧智关注并星标,经常文末保持互动:点赞,在看,留言,就可从订阅号菜单收到我们最新文章!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逾三百万人共同成长!

【德慧智】官方公众号:三十年教育研发经验的全生命周期教育平台,以伏羲黄老文化经典为核心的心脑慧性教育理论与孔子原儒思想结合,结合现代科学工具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超三十多万家庭和五大学校试验区学生身心受益!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成就社会幸福家庭!

《弟子规》是前人总结的为人弟子者应当遵守的规矩,其思想源于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核心,正确理解孔子的这一思想理念,是我们准确解读《弟子规》的前提。

孔子一生师从多位老师,对他的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悊学家,《德道经》开篇《论德》集中体现了老子对道与德的内涵定义及其规律的揭示:

论 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老子在这一章中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与“仁义礼智(智的反面为愚)信”这五德是一个巨系统,具有顺行下滑的规律性。

要想重归德道,必须以“厚”“实”的信德为根基,进行逆向性修复。

孔子一生中曾经多次求教于老子,从孔子的思想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正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德思想,抓住了做人的三大基石“仁、义、礼”来阐释自己的学说,最终的理想以及思想的出发点是“志于道,据于德”,也就是以道德信仰作为根本。

《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正是这一系统思想的具体应用。

然而,《弟子规》虽然是依据《论语·学而》中的这一段话而展开的,但是作者在解读、编写的时候,却并没有真正呈现孔子的思想体系,而是对原话进行了孤立的、机械性的分割,排出了“首孝弟,次谨信”的顺序,并没有把“信”的内涵上升到道德信仰的高度,也没有认识到信德对于其他四种德性的承载性,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因此,我们在现代教育中若想充分发挥《弟子规》的作用,首要的就是准确把握孔子思想中“道德仁义礼智信”的系统性,纠正《弟子规》阐释中的这一失误。

不过,《弟子规》阐释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实际责任其实并不完全在于作者和编者,因为这种理解偏差由来已久,其根源在于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并不被广泛所接受,在秦朝时秦始皇还通过“焚书坑儒”来打压儒学。

汉代早期的几位帝王是以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治世的,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辉煌。

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却来了一个大转弯,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产生这一历史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后果极为严重。

儒学虽然被推上了独尊的地位,但是孔子的原始儒学思想却遭到了人为的阉割,发生了重大变异。

被推上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学,秉承的并不是孔子的原始儒学思想,而是变异后以服务于皇权统治为目的的后儒学。

其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就包括切断了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德理念的系统性关系,突出强调仁德中的孝、义德中的忠,将对道德信仰的忠信偷梁换柱变为对皇权思想的忠信。

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立错了根基,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我们在解读《弟子规》时,其次要做的,就是对其中的奴化教育内容进行真正“据于德”的修订。

另外,我们仔细研究《弟子规》的内容可发现,其中有些观念还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宣扬了错误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些是我们在解读时必须要辨别清楚的。

除却前面所强调的这三方面缺失,从实用性上来看,《弟子规》的确具有独到的优势,覆盖面较宽,内容丰富而细致,很接地气。

而且很多为人、为学的细节规矩要求,都是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如果能够进行适度的拓展解读,会具有更好的教育实践效果。

由于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历经皇权手段的改造,我们要想准确理解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应当到老子的思想中去追根溯源。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老子对“德”的定义。

老子作为中国哲(悊)学之父,思想体系极其宏大,德慧智教育所依据的老子五千言教材,是根据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道经》校注而成的版本,这个版本未经过“罢黜百家”之后的编修,保留了较为全面的修身明德元素。

老子将对宇宙天地、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研究融会贯通为一体,在《德道经》中指出:“道生之,而徳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明确阐述了万物都具备道与德的本质属性,具有道生德养的平等性。

老子同时还定义了“德”的双重属性,一是畜养万物的根本能量属性,一是伦理品格属性,这二者是一体两面的性质。

所以老子又指出“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明德才是教育的正途。

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孔子继承了老子关于“德”的论证,并且在常道中进行了出色的发挥,他所创立的儒学同样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老子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要把握住“德”的双重属性,在每个人自己的身心当中进行修证、求证,才能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品质、品行这“三品”,使得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所以,在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拓展解读时,就必须把握好修身明德这个中心,让孩子们掌握规矩背后的一些以德修身的内涵,从而有效地突破灌输式、强制式教育造成的接收屏障,激发主观能动性,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本书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对《弟子规》当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适度的延伸解读,作“德解”的尝试。

在“德解”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尊道贵德这一根本,讲清楚《弟子规》主体内容在五德当中的归类,正确分析这些内容与提高道德品质、保障生命健康、提升聪明才智、改善命运走向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内容的关联性,介绍一些德慧智教育中的实用学习方法。

德慧智教育文化在引导孩子们建立道德心灵的前提下,在上善育智的教育中,指导孩子们运用善智形成正确的意识行为。

德慧智教育对《弟子规》的应用,基于以上原则。

在选编《弟子规》的过程中,依据建设道德心灵的目的对《弟子规》进行德解,因为只有以德解析《弟子规》,才能使智识确立德善性的认知性,从而符合儿童与少年的精神生理发育特征,建立正确的意识行为。

这些内容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各类《弟子规》读本的特色所在。

——选自《德解弟子规》, 2018年出版 ,第7—13页。

请【点赞】+【在看】+【星标】获得更多好文推荐,智慧在路上,感恩您阅读!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编辑:文摘组 配图/ 美编:艾莹

德慧智教育,信用就幸福!

欢迎扫码下方二维码

一起参加学习吧!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累计帮助逾三百万人身心成长!

点个“在看”&“点赞”,

公众号里不走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阳光双语幼儿园大班组弟子规比赛活动快看!史辰雨小朋友也不甘落后,正在用心地背《弟子规》呢! 背诵国学经典,让我很有古代小才子的感觉呢。 比赛活动进入了颁奖环节!恭喜此次比赛得获奖的孩子!👏👏👍👍 收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现了大班全体师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加强自身修养的良好精神风貌,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的兴趣。 孩子们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不仅变得有礼貌、谦让、做事有条理…jvzquC41yy}/onnrkct/ew45dh{i7wl
1.国学润童心——弟子规篇福州汇诚小金星幼儿园《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一起来和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学习《弟子规》吧!弟子规【原文】jvzquC41o0ypj~3eqo5b1=9934698=d964?13
2.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1 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活动目标: 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 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rk}f142852<6638792:d:27>68=3jvor
3.弟子规教案幼儿园(通用3篇)弟子规教案幼儿园 篇1 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 年)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 学而篇》 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分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94:?:0qyon
4.『园所动态』国学特色课程《卡布来啦》——上东幼儿园从中班开始,我们就开始进行《卡布来啦》弟子规国学教学,一直到学前班,小朋友从中学习到道理,感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 ✨中班教学活动✨ 字宝宝游戏 萝卜蹲游戏 摘文字游戏 情景剧表演 ️大班教学 ️ 头顶字宝宝游戏 jvzquC41yy}/onnrkct/ew45;9zdrAt
5.大班二十四节气教案(全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二十四节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大班二十四节气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节气歌》 大班音乐游戏《节气歌》 设计思路: 《节气歌》表现的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与四季相关的《清明》、《悯农》、《山行》、《梅花》四首古诗,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是贯穿整首歌曲的线索。jvzquC41yy}/;B}wgunv0lto1y5wn‚vn9t89e€o0jvsm
6.《弟子规》教学反思(合集15篇).docx《弟子规》教学反思(合集15篇) 《弟子规》教学反思1 一.一读《弟子规》,音韵打动人 第一次读《弟子规》,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独特的音韵结构,它十分押韵而且简洁明快,深受人们的喜爱。布置孩子们阅读,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读来朗朗上口。由于节奏感非常强,孩子们常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66:1>7443742=92268247xjvo
7.《弟子规》教案(通用16篇).pdf《弟子规》教案(通用16篇).pdf 36页VIP内容提供方:158***2068 大小:2.17 MB 字数:约2.69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12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6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弟子规》教案(通用16篇).pdf 关闭预览 《弟子规》教案(通用16篇).pdf 原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11A5623882=:2287377xjvo
8.《弟子规》读后感(精选46篇)《弟子规》读后感 篇8 记得我在读大班时,爸爸曾教我学了几句《三字经》和《弟子规》,那时只知道叽里呱啦读几句,背几句,觉得顺口好玩。 去年春节的一天,我在找东西时又翻出了那本图画精致的小书本——《弟子规》。翻了几页,有些看不懂,不知什么意思,就去找爸爸,爸爸说你现在读二年级了,这些字会读就要知道jvzq<84o0ykoz~j0{lhzu7hqo1jj|rlwk1>3;@>40jznn
9.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儿童心理学认为,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幼儿园大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幼儿对抽象语言的理解能力还很有限,《弟子规》的行文方式晦涩难解、枯燥抽象,其内容和要求符合封建社会的现实状况,与现代儿童的生活相距甚远,也不符合现代文明规范,难以引起儿童的兴趣。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4;34ivvq
10.弟子规教案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弟子规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接触经典 我仔细研读了《桃园孔庙弟子规全集》、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全文讲解、方钦老师的《弟子规》教案,认真观看了彭鑫博士《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等20多个视频讲座,又去无锡听前辈们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526:/j}rn
11.《弟子规》读后感(通用20篇)记得我在读大班时,爸爸曾教我学了几句《三字经》和《弟子规》,那时只知道叽里呱啦读几句,背几句,觉得顺口好玩。 去年春节的一天,我在找东西时又翻出了那本图画精致的小书本——《弟子规》。翻了几页,有些看不懂,不知什么意思,就去找爸爸,爸爸说你现在读二年级了,这些字会读就要知道它的意思。这本书是教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975720qyon
12.公司员工学习《弟子规》感悟(精选45篇)每个人都在追名逐利,追求物质享受,在水泥森林中迷失了自己。感谢领导安排学习《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这个活动,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弟子规》这本国学经典以及静静思索我的内心世界。 通过阅读《熟读 <弟子规>争做好员工》,我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和儒家的思想,明白了做人应尽的道理和规范。《弟子规》共分jvzq<84o0ykoz~j0{lhzu7hqo1jj|rlwk1883=98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