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阅读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礼仪与规范。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弟子规全文,一起来看看吧!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词句注释

(1)弟子:旧时对学生或年纪小人的称谓。

(2)圣人:指孔子。

(3)弟:同“悌”,尊敬、顺从兄长。

(4)文:文献、典籍。

(5)勿:不要,不。

(6)教:教育,教诲。

(7)责:责备、责骂。

(8)顺承:顺从地接受。

(9)省(xǐng):问安,请安。

(10)定:服从父母安定地入睡。

(11)反:同“返”,返家,返回。

(12)常:固定不变,保持常规。

(13)变:变化,改变。

(14)擅为:擅自做主,盲目行动。

(15)苟:如果,若是。

(16)子道:为人父母之道。

(17)亲:父母。好:喜好,爱好。

(18)力:尽力,努力。具:置办,准备。

(19)谨:认真、严肃、恭敬的态度。去:去掉、除去。

(20)贻:遗留,此处引申为带给。

(21)羞:羞耻、耻辱。

(22)何难:有什么困难,不难。

(23)方:才。

(24)过:过错,过失。

(25)怡:和悦。

(26)柔:柔和,温和。

(27)入:听取,采纳。

(28)随:紧接着,跟随。

(29)挞:鞭打。

(30)疾:疾病。

(31)丧: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这里指守丧。

(32)悲咽:因悲哀伤心而哭泣。

(33)居处变:举丧期间,子女的日常生活起居应当有所变化、简化,以示孝道,如夫妻分居、禁食酒肉等。

(34)绝:杜绝,戒除。

(35)丧:丧事。礼:礼节。

(36)事:对待,侍候。

(37)友:友爱。

(38)恭:恭敬。

(39)睦:和睦。

(40)在中:体现在其中。

(41)忿:愤怒,怨恨。泯(mǐn):泯灭,消失。

(42)坐:坐,坐下。走:行走,走路。

(43)呼:呼喊,呼唤。

(44)代叫:就代为呼唤。

(45)呼名:直呼姓名。

(46)见(xiàn)能:炫耀自已的才能,见,同“现”。

(47)疾趋:快步走上前。揖(yī):作揖,古时的一种拱手礼。

(48)恭:恭敬。

(49)骑:骑在马上。

(50)乘(chéng):乘坐在车中。

(51)过:长辈走过去。犹:还,还要。待:等待。这里指在原地稍等片刻。

(52)乃:才能。

(53)趋:走快。

(54)诸父:伯父,叔父。

(55)诸兄:堂兄堂弟。

(56)盥(guàn):洗脸,洗手。

(57)辄:立即。

(58)顿:放置。

(59)秽:弄脏。

(60)华:美观。

(61)分:名分,职分。

(62)称:和家里的身分相称。

(63)则:规定,一定的数量。

(64)阙:门槛。

(65)跛:偏。

(66)箕距:两腿叉开蹲着或坐着。

(67)髀:大腿。

(68)棱:物体的棱角。

(69)虚:空。

(70)盈:满。装满东西。

(71)扬:高,扩大。

(72)傥:通“倘 ”,假若。

(73)诈:欺骗。妄:胡言乱语。

(74)奚:何,怎么。

(75)惟:只有,只要。是,恰当,无误。

(76)佞:会说动听的话。

(77)市井:无赖。

(78)的:鲜明,明白。

(79)道字:说话吐字。

(80)舒:流畅。

(81)不关己,莫闲管:《孔子家语》“无多事,多事多患。”

(82)纵: 虽然。

(83)跻:登,上升。

(84)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85)戚:忧患,悲哀。

(86)友:友直,友量,有诚信。

(87)直谅士:正直诚实的知识分子。

(88)非:用作动词,做坏事。

(89)辜:罪,罪过。

(90)覆:遮盖。

(91)载:承担。

(92)言大:夸大其词,吹嘘。

(93)訾:诋毁,怨恨。

(94)勿谄富,勿骄贫:《礼记 坊记》“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

THE END
0.《弟子规》全文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91734A4381836?:68a?23>>4838/uqyon
1.《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5;9622h6233;42>970jznn
2.《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弟子规》全文 总叙 jvzquC41yy}/qq6220ipo8ugkz{o1pzqzwk{jrmwk1884?=90jznn
3.弟子规全文弟子规经文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jvzquC41yy}/frkiwo/ew4fk|ohwrgqqm4buy
4.弟子规全文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59条名句 完善jvzquC41o0mvuqnygp4dp8lwygt0dxtma8>/c|uz
5.百家讲坛《弟子规》CCTV专区本期节目中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继续讲述分析《弟子规》(二十一)余力学文之二:《弟子规》告诉大家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要持之以恒、要制定读书计划,对书的选择也很重要。 观看钱文忠:《弟子规》余力学文 之一 本期节目中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继续讲述分析《弟子规》(二十一)余力学文之一:《弟子规》中记载了在有充分余力的情jvzquC41vx4de}{0eqs0496512=02;4XKFG25@797;=69:859;
6.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jvzquC41yy}/{~|gpoo/exr1iwuywn4fk|ohwr44846/j}rn
7.钱文忠:《弟子规》余力学文之二栏目介绍:《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弟子规》为什么会引起许多现代人的重视?《弟子规》的作者是谁?成书于哪个年代?其中都有哪些严格的规定?又是什么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弟子规》呢?敬 jvzq<84o0etux7hp1fi0x8npfg~/uqyonA|tkmBE42:7;
8.中华弟子规第3集[高清版]动漫视频动漫视频:中华弟子规第3集[高清版].mp4jvzquC41o0zw0|tjw0ipo8{1fZSwP]R4Ol_5OL=zPF[6Oƒp2Pk;{cQWvdCC>0qyon
9.CCTV.com入监先学《弟子规》 “如果说我身陷囹圄是人生之大不幸,那么在囹圄中得以学习传统文化,可谓人生之大幸。追溯自己的犯罪根源,正是由于忘却了像《弟子规》中所讲的很多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才酿成今天的大错。”这是海口监狱服刑人员陈某,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后写下的体会。 jvzquC41pg}t0lhvx0ipo8qcy1812@5:47522:9350yivvq
10.弟子规原文弟子规原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原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ik|kmvk8=42484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