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国书法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审美能力的感悟和培养、对人文品格的历练和塑造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教育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定、措施,各级各部门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与实践。我校在近十年的书法教育研究中,越来越感受到必须以课题意识深化特色教育,以德育意识提升书法教育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个性化的学校文化,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文化熏染人的发展,最终达成培养有中华文化根基的现代人这一育人目标。
一、“墨香育人”的内涵解读
1.“墨香育人”的基本概念
墨香育人是指以书法文化为载体,在培养实用书写技能的基础上,挖掘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内涵,以“写好字”促“做好人”,以“书品”促“人品”的生成,使得墨香与“育人”、“养德”珠联璧合,每个孩子在书法教育中修身启智、健康成长。
2.“墨香育人”的基本功能
概括说来,书法在育人方面具有着以下功能,传授国学知识、涵育人文素养,培养观察协调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启智思辨的能力。
二、“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群”的整体建构及分类
怎样将墨香育人的功能充分落到实处呢?我们不断思索与实践,提出了这样地观点“墨香育人: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群的整体建构”,这正是基于未来的视野和儿童本位,结合书法文化特质和儿童学习的规律、身心成长的规律,以书法活动为载体,挖掘书法育人的功效,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探索将书法技能教学、书法文化、书家精神和书法艺术分解成一系列带有育人目标的微课程,构建书法技能、书法礼仪、书法探究等若干微课程群,突出对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有中华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1.“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群”的整体建构
我们探索把与书法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形成序列,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
书法教育微课程群具体包括书法技能微课程、书写习惯微课程、书法常识微课程、书法欣赏微课程、书法探究微课程。
2.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群的课程设计及目标
每个微课程针对相关方面的重点、难点,用微制作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体现小、近、新、活、实的特点,即切入口小,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新颖、灵活多样、主题实在。不同的微课程侧重点各部相同,但都是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用微视频的方式解决一定的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
微课程名称
内 容
对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
书法技能微课程
硬笔书写技法
观察协调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培养启智思辨智力
软笔书写技法
传授国学知识、培养人文素质
书写礼仪微课程
书写的良好习惯
强身健体功能、良好学习习惯
书写内容的礼仪教育
传授国学知识、培养人文素质
书法文化微课程
书法常识
传授国学知识、培养人文素质
书法简史
传授国学知识
书体特点
传授国学知识、培养启智思辨智力、培养审美能力
书家故事
培养人文素质
书法欣赏微课程
经典作品赏析
培养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质
书法作品欣赏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书法探究微课程
文房四宝中的STEM
强身健体功能、培养启智思辨智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素质
3.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的制作形式
微课程内容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开发技术、制作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授课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
第一种:PPT式微课程。比如设计书体特点演变,则可以把文字、音乐、图片做成PPT,然后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或者自动录屏功能,最终转换成视频直接播放。
第二种:授课式微课程。如探究微课程中,老师按照研究的需要组织学生实践或者自己设计的片段教学过程进行授课拍摄,然后后期编辑转换,形成微课程,现在的手机拍摄,编辑软件完全能轻松制作。
第三种:情景剧式微课程。如让学生了解书家故事,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挑选学生,撰写好脚本,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然后演一演进行拍摄,后期再用手机软件进行视频剪辑制作。
三、小学书法教育微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
(一)书写技能微课程
书法技能微课程,包括硬笔书写技法与软笔书写技法两部分内容。
1.硬笔书法技法主要在每天20分钟写字课上落实,通过研究硬笔字的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行款等书法技能方面的一般规律,用范写重难点、编口诀、对比教学、汉字演变等方式呈现硬笔字的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硬笔书写的技能,培养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如展示教学“林”字时,通过“木”与木字旁的比对,掌握木字旁在左边时捺变点,横变点;然后拓展“桥”“村”等木字旁在左边时的一般规律。教学“杏”“梨”,比对“木”放在上面和下面时的变化,编成小口诀“木在上,撇捺舒展竖缩短。”“木在下,撇捺舒展竖稍长。”并拓展书写“李”“朵”等。最终让学生体会到“木在左右,要瘦长。木在上下,字略宽。”用几分钟时间揭示了木字旁放在不同位置的一般规律,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总结书写规律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2.软笔书法技法主要是三到六年级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上落实,以颜真卿、欧阳询、柳公劝三大楷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研习经典碑帖中的例字,研究笔法,示范书写,例字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临摹能力,培养观察协调能力。
如通过展示颜真卿《勤礼碑》中“行”“老”“左”三个字,观察撇书写的不同,即“短撇”“直撇”“竖撇”。通过教师示范三者书写,指导学生观察起笔转折、行笔角度以及长短的不同。编笔画口诀“短撇藏锋起笔直转向下短又小”“直撇藏锋起笔方转长又尖,像把宝剑要有力”“竖撇藏锋起笔圆转下先竖后撇再出锋”,并拓展“很”“孝”“吏”等字。也可以比较同一个字在不同碑帖中的不同写法。通过这种比较展示,让学生触类旁通,掌握更多的书写技能,提高鉴赏能力。
(二) 书写礼仪微课程
书写礼仪微课程即培养学生书写时的良好习惯以及书写内容的语言及礼节为目标开设的微课程。
1.培养学生书写时的良好习书写习惯包括姿势、握笔、笔墨纸砚的正确使用与保养习惯等等。
如有些人练习软笔书写后,桌面乱七八糟,笔墨纸砚横七竖八。因此我们可以拍摄练字前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书写前的准备工作,将毡垫平铺在桌上,或者把废弃的报纸平铺在桌上。然后轻轻拧开墨水,秉着用多少倒多少的观念,节约用墨。然后准备作为软笔练习中的笔的使用需要让学生知道使用新笔时,要轻轻捻开笔毛,浸泡温水,然后用软布或者宣纸把水分吸干。用笔尖蘸墨水使用,使用时不要太过用力,笔暂停使用时轻轻架在笔架上,短时间不用可以套上笔套。全部写完后,一定要顺着水流把笔毛清洗干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让学生善待文房四宝,通过微视频,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几分钟时间就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真正爱护,同时也养成良好的书写前的准备习惯。
习惯能储蓄能力,习惯的优秀才能真正的优秀。但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微课只是为学生的良好习惯提供了一个参照的直观的范本,可供模仿,潜移默化地熏陶,更需要教师时时提醒,反复训练。
2. 书写内容的语言及礼节包括内容的礼仪教育,书写称呼、落款等环节的礼仪教育。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许多书写的内容中就渗透了礼仪教育,比如《弟子规》中“出必告,;《论语》中“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选择这些具有礼仪教育的书写内容通过讲解其意思,然后临写范本让学生临摹,学习,学习中华传统礼仪。也可以专门讲解古人在书写中的称呼,既增长学生的国学素质,又增强人文素养。教师精心选取礼仪教育内容,设计好上课的内容,制作成PPT展示,通过赏析对比知道怎样书写称呼更为有礼貌。
(三)书法文化微课程
书法文化微课程包括书法书法常识、书法简史、书体特点、书家故事等内容。
书法常识包括介绍一幅作品不同的格式、落款、钤章以及用纸的尺寸大小。书法简史通过讲述如先秦时的甲骨文,两周时的金文,秦汉时的小篆隶书等,了解不同朝代时书法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书体特点则主要讲解代表性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的书体特点。书家故事则是选取古代书法独树一帜,品行高洁的大书家的生平故事,让学生从中学习书法家身上所具备的高贵品质。
如书法常识课中的作品格式的介绍,主要是通过视频向大家讲述条幅、楹联、条屏、中堂、斗方、匾额、扇面等不同的格式怎么来区分。比如先演示一张四尺的宣纸对折裁成两份,呈正方形就叫斗方。同样裁八份就叫“小品斗方”。接着演示一幅已经写好的斗方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款字一般小于正文,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再演示盖印章,印章要小于款字。如此一来,一幅完整的斗方作品是什么样的,学生就烂熟于心了。微视频避免了枯燥的讲解,用直观的演示,学生更加容易区分。
如柳公权练字的故事,柳公权写得一手好字后,不免有些骄傲,后来在京城看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用脚写的字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柳公权当场就想拜他为师,老人不肯,写了这样几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得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牢记在心,发奋练字,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可以通过小朋友讲故事,配上动画视频的方式录制微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柳公权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好品质。
(四)书法欣赏微课程
书法欣赏微课程包括书法经典作品赏析、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欣赏需要“鱼”,也需要“渔”。“渔”就是赏析经典书法作品,从他的笔法、结体、章法、内涵等方面欣赏,但毕竟大部分小学教师自身的欣赏水平和层次也是有限,也缺乏专业的水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搜集网上对历代名家名作的评析视频给学生参考。比如首先出示一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然后对作者王羲之作一简单介绍,也可以讲讲创作书法的背景。最后讲解《兰亭序》这一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作品的特点等等。一课一赏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欣赏了名家作品,更要能将理论活学活用。如书法作品赏析可以欣赏学生的作品,点评优点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范写。也可以同一内容不同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点评,让学生学会欣赏多样风格的创作。只有明白不足之处在哪里,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地审美眼光,提高艺术欣赏力。
(五)书法探究微课程
书法探究微课程主要指文房四宝中的STEM,即对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所含的科技成分进行探究。
主要探究笔墨纸砚的发展变革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中的工匠精神、科技元素以及文房四宝的未来发展,感受古人的劳动与智慧,更展望未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继续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物质文化。如对纸的研究,因为是书法研究,所以集中在对宣纸的研究上,可以包括对纸的历史,纸的制作,纸的种类,纸的保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微视频中就纸的制作部分,通过制作几集,一集解决一个问题,第一集专门是纸的制作流程视频介绍,了解纸的制作流程的复制。第二集针对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如制作的纸浆怎样才是最合适的,感受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第三集拍摄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再生纸浆的过程,让学生更生动直观了解制作一张纸的简单流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一个个实践点进行设计拍摄,提供可供模仿与操作的范本,让学生如身历其境。
随着智能手机的更广泛地应用,各种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微课程以其简短精悍,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势必会成为炙手可热的课程教学方法。尤其是像今年一样疫情当前,网络学习的盛行背景下,我们设计与开发的小学书法教学微课程群,就对书法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从整体上进行建构,对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和链接。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思想和实践互动提升,不断丰富书法育人的内涵,拓展其实施的途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书法焕发出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