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1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2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2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2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2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

2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4.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3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8.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3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4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9.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20.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3、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4、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6、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8、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1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THE END
0.国学经典网国学经典网为您提供英文词典,汉语词典,支持部首拼音笔画多种查字法。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接接龙,古诗词翻译古诗词朗诵,各类古籍等内容,国学经典网是您学习的好帮手!jvzq<84jgd735@60ep5
1.国学网——国学产品——国学经典文库系列国学经典文库系列光盘是一套适合所有中国人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电子产品。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开始,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从浩如烟海的存世典籍中选出一千多种国学经典名著,按照“精选”、“精审”、“精美”的原则,斥资数百万元,研制出这套系列光盘,旨在普及国学知识,捕捉国学与当代jvzq<84yyy4hwx}wg0ipo8hr1ljxm7mvo
2.敬老爱老的经典诗词范文人格之养成奠基于童年,“知”是“行”的基础,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教育和塑造,让他们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的熏陶,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淀。 (一)三种学习方式结合,国学教育全面开花 一二年级:班主任利用每天早读、午读组织诵读国学经典名句;三四年级:由品德课教师将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品德课教学,进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