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极简“国学”:部必读经典,你读过几部

那天,我那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爸爸,你老说国学国学的,国学到底是什么呀?

我当时愣了一下,然后说:你不是看过《天龙八部》吗,国学就是咱们中国的“六脉神剑”呀!

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都知道,小说里最厉害的武功,不是乔峰的降龙十八掌,而是段誉的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厉害在哪呢?它是以指为剑,大象无形,平时深藏不用,一用就威力无比。还有一点,学这门功夫,必须悟性极高。您看《天龙八部》里高手如云,会六脉神剑的也就段誉一人。

把国学比作“六脉神剑”,是我的灵机一动。其实,类似想法在我心里已经很久了。

俗话说“国学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这一装,就装了五千年,装到今天,国学已经变得臃肿、油腻,令人厌烦。

想要给国人,特别是孩子们普及国学,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所以,是时候删繁就简,给国学“瘦瘦身”了。

做这个事,自然要有套标准,我设定了以下三个,供大家参考:

一、国学是国家之学、国民之学

国学的“国”,应含有国家、国民之义。也就是说,一要国家用得上,对国家的繁荣稳定有帮助。二要老百姓用得上,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总之,国学要利国利民。

二、国学是思想之学,其中有“道”(或称“价值观”)

国学的“学”,并非普通的经世致用之学,它须以道为体,以术为用。而那些纯属个人自娱自乐的学问,我认为不可称国学。

三、国学是本土的、原创的

根据以上标准,我甄选出了六大学派,也就是我说的“六脉神剑”。

这六大学派,又分为三个层次:

道家的主旨是觉悟之道,既能把人的生命提升到一个更高维度,还能高屋建瓴地处理现实问题。所以,道家指引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永不过时。《老子》《庄子》,以及前面聊过的天书《易经》、人书《黄帝内经》、地书《山海经》等,都属于道家的核心著作。

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儒、法、墨三家共同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先秦儒家,又称孔孟之学,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之道,这一点我在前几期的《论语》视频里详细讲过。实际上,上到国家治理,下到为人处世,儒家提供了一整套方案,而其核心著作是“四书五经”,当然核心太多也不好,那就留下“四书”,再加一部王阳明的《传习录》。

法家,讲的当然是法治之道,虽然古代法治和现代法治不能划等号,但共同点是:在洞察人性的基础上,制定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法家代表作是《韩非子》。

墨家有三个亮点:一是有科学精神,二是有社会担当,三是有完善的组织形式。跟我们的理解不同,墨家并未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是流落民间成了游侠,或组成了帮派、商会等民间组织。对应现代社会,公司、企业、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等等,就类似于以前的墨家组织,都可以从《墨子》一书学习运营之道。

这两家讲的都是竞争之道,分别对应的是军事和外交。其中兵家第一经典是《孙子兵法》,而纵横家是《鬼谷子》。这两部书,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学,但学了之后,应该备而不用,尤其《鬼谷子》。当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或个人陷入不公平竞争时,它们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最近看到有位外国评论家的文章,说中国人玩谋略至少3000年了,西方根本不是对手。我加个条件,在双方实力不过分悬殊时,确实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国学的“六脉神剑”,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大家发现没有,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可以应用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

实际上,诸子百家开创的国学,自秦汉以后,日益沦为皇权的附庸。所以北宋大儒张载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著名的“横渠四句”。其中那句“为往圣继绝学”,如要落在实处,就必须上溯至先秦乃至远古时代,萃取国学精华。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到这里,熟悉国学的朋友,肯定会有一些疑问:

第一,为什么没有易学?其实是有的!因为易学这六家都在用,尤其道家和儒家,道家用的是先天易,包括伏羲八卦及之前的河图、洛书等。而儒家用的是后天易,即“五经”之一的《周易》。其他四家也一样,都有易学的影子。

第二,为什么没有禅学?老实说,这一点我很纠结。其一,禅学不满足“国家之学”的条件,您看历史上,有哪朝哪代说用禅学治国的?其二,禅学毕竟不是本土原创,称之“国学”稍显勉强,所以只能原则上割舍。

尽管如此,在提升人类的生命维度方面,禅宗可与道家等量齐观。所以,有人若坚持将《坛经》加入,我也没有异议。

第三,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等文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史学,以及书法、国画、京剧等艺术,为什么不算在国学里呢?

原因很简单,所谓“文以载道”,这些经典的文史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道,可归属六大学派,比如李白的诗,就含有道家、墨家(游侠)、纵横家的元素,司马迁的《史记》,更是融汇了全部六家的思想,但如果把这些统统纳入国学,光“二十四史”就4000多万字了,不就又臃肿了、油腻了,迈不动步了吗?

不过,《史记》应该多说两句,咱们别以为《史记》就是讲历史故事的,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深层的东西是“道”。所以,若有人认为《史记》该纳入国学,我也举双手赞成。

这样一来,道、儒、法、墨、兵、纵横等六家学派,共16部必读经典,经过这样一“瘦身”,是不是感觉清爽多了呢?

真的不用太多,您想,如果中国人能普遍熟悉这16部经典,那咱们的国学能不“复兴”吗?而能精通以上至少一个学派,甚至一部经典,且能知行合一的人,我认为才配称为“国学大师”。真的也不用多了,一部经典就好,关键是“知行合一”,这个标准就高了,只会磨嘴皮子,说一套做一套的人,称不得“大师”。

我还有个想法,国家教育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创立这六大学派的专项研究会,使其既能为国家发挥“智库”的作用,还能通过教育提升全民国学素养,这应该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闻名的历史学家、英国人汤因比就预言:“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

我真心希望到我儿子长大的时候,中华文明真的已经能引领世界,为此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果您喜欢的学派或经典,在这个范围之外,而您认为应该添加的,不妨留言告诉我。如您同意我上述见解,请长按点赞支持我,或转发给更多人看到,国学会因你而更精彩!

THE END
0.国学经典故事有哪些(精选15篇)【#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国学经典故事有哪些(精选15篇)#】当墨香轻轻漫过书页,当历史的回响在耳畔萦绕,一场与国学经典的美好相遇即将开始。®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15篇国学故事,它们像一颗颗历经岁月沉淀的明珠,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 1.国学经典故事有哪些 篇一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jvzquC41yy}/7:yguv4og}4ujq}03:779:770qyon
1.国学经典包括哪些国学经典包括哪些 篇一: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人格的养成,是在童年就做好铺垫的,及早让儿童接受中国国学经典的教育,就是趁孩子在最纯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教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慢慢开启他的智慧,培养其福德。 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一:养正我们的心,看问题多角度,由主观任性变得客 jvzquC41yy}/5?5fqey/pny1fqi029k2gch86=8832<73ni;cf;2h96fe4>2g=8c789b0qyon
2.从《论语》到《孙子》,国学经典中包含哪些中国智慧?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 这套《我们的经典》前后花了6年时间写完,出版8年来,得到许多国学爱好者、典籍学者的喜欢和推荐。每一本都值得细细研读。 作者冷静地平视传统经典,不故意神话,也不妖魔化。而是以学者的眼光、人文的情怀,深入浅出地带你领略古典思想。 jvzquC41yy}/nrkgygkl0lto0et0j>4ctvodnn4fgvgjn7iqAcxuKmB432;65
3.国学经典100句——人人都需要的国学课!5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 58、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72387219886>:23a?68<<3:88/uqyon
4.国学经典全集.docxWord — — PAGE 1 —国学经典全集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omething with 增加新用户 格式:grant select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monty@l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2?4:28725:56526539;0ujzn
5.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jvzquC41yy}/qq6220ipo8ugkz{o1pzqzwk{jrmwk1:93>80jvsm
6.中国国学网请完成以下操作,验证您是真人 请求ID:7ca3c2ae17625695547635468e 请按住滑块,拖动到最右边 性能和安全由 阿里云ESA提供jvzq<84yyy4hwx}wg0ipo8
7.鲍鹏山:青少年一定要读经典原著诵读原典,是在浦江学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国学教育必须立足于读经典。没有经典的传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鲍鹏山坚持认为,青少年学生要读经典原著。 经典原著数量也很多,该读哪些?该怎么读? 从理念目标到教材教法,鲍鹏山都亲力亲为。他精选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坛经》7本 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5331z32;5333>`5@97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