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原创 国学经典讲解 几千集节目 点赞关注即支持
040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音频:进度条00:00 23:14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耽”是沉浸、沉恋、入迷了,以致别人叫也听不见,所以“耽”是耳字旁。“寓”是寄托,“玩市”是热闹的集市、游玩的场所,相当于现代的购物中心。“耽读玩市”说的是一个人在噪杂的市场里还能潜心读书,对外面的一切境界都充耳不闻。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学者王充。“寓目囊箱”也是说王充上街,别的东西都不看,眼睛看到的只是书袋书箱,除此而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论衡》共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被称为奇书。公元189年蔡邕来到浙江,看到《论衡》一书如获至宝,密藏而归。蔡邕的友人发现他自浙江回来以后,学问突有大进,猜想他可能得了奇书,便去寻找。果然在他帐间隐蔽处发现了《论衡》一书,便抢了几卷就走。蔡邕急忙叮嘱:“此书只能你我共读,千万不要外传”。友人读后亦称“真乃奇书也”。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易”是轻易、疏忽;“輶”是一种很轻巧的车子,有轻忽、轻率的意思。对一些小事很容易轻视、疏忽叫作“易輶”。“攸畏”是所畏,有所畏惧。《诗经·大雅》中有一段话“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意思是说:“人们常说道德一事轻如毫毛,但却很少有人能举起它”。君子对待任何事情,无论大小,看重的应该是道德和良知。不要轻视小事,不要疏忽很容易的事情。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人往往失败在小地方,俗话说“阴沟里翻船”,一定要重视小事,这就是“易輶攸畏”的意思。例如讲话时要小心,不能旁若无人。为什么呢?因为“属耳垣墙”。
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乱子大部分都出在言语不密,授人以柄,自己乱了阵脚。所以任何事情在没有成功以前,都要深藏不露,要小心谨慎,这是古人总结了多少教训得出来的经验。当然,偷听别人谈话是不道德、不体面的阴暗举动,历来为君子所不齿。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具膳餐饭”说的是荤素饮食的准备,要注意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口,一个是充肠。“适口”是可口、咸淡适宜;“充肠”是能吃饱。人的饮食越简单,身体越健康,所以在饮食上能适口充肠就可以了,所谓“食适可,无过则”。千万不要浪费,不要奢侈,要懂得惜福。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当太子的时候,有一次陪着皇帝吃饭。侍从送上一条烤羊腿,玄宗叫太子用刀割开。李亨割开羊腿,看见刀上沾了碎肉,就随手拿起一张薄饼擦刀子。玄宗盯着太子直到他把这张饼吃了,才高兴地说:“这样惜福才对”。
由地域和五味的不同,形成鲁、川、粤、淮阳四大风味,再发展出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闽南八大菜系,以及煎煮蒸炸,熬炒扒溜炖等烹调手艺。这又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烹饪在五行八作里面属“勤行”,厨子的祖师爷是伊尹。但是为了这口腹之欲,人这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大漏斗,不知吃绝了多少物种,这是“口福”还是“口祸”,真是说不清楚。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饮食也是如此。传说清道光皇帝微服出游时,曾在一户农家吃了一碗豆腐汤,觉得味道十分鲜美。回到宫中以后,命御膳房照做,结果口味皆非。其实这就是厌足了山珍海味的缘故,所以明代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中才说:“饮食约而精,园疏愈珍馐”。饮食要少而精细,就是蔬菜也比珍馐美味要好。
刘宏毅:知名的中国文化专家、国学学者,专注于国学教育、生命智慧、以及尊重生命自然规律下的养生;提倡践行国学,注重用经典开启智慧,反对死读书;主张为学要博,为用要专,思想要独立;为人要有道骨,佛心,儒行。
曾在美国、加拿大、台湾、澳洲、新西兰等地讲学,将“国学智慧”与“科学般若”引入企业高端培训课程,是大学生人生规划设计、职场情商培养、领导力提升培养的资深专家、教授,被加拿大《环球华报》誉为“中国文化的布道者”。
国学书籍全品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小学生必背古诗孝经细讲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每本精心出版价格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