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三)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全书五百卷,另目录十卷,按题材性质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收录上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五百余种,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10

目录辞书

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xu)。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类书名。宋初李防等人奉宋太宗之命辑录。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子目。引书浩博,达一千六百九十余种。引书较完整,多整篇整段抄录,并注明出处。

类书名。明代解缙等二千余人奉明成祖之命辑录。该书广泛搜集当时能见到的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凡例、目录六十卷,共装订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类书名。清代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初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改为今名。雍正初年蒋廷锡等人奉命再编,四年完成,共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六千—百零九部,一亿六千万字。每部先列汇考,次列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取材繁富,脉络清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

按一定的目的,在——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综合性丛书,是清代乾隆年简编的《四库全书》,收编古籍达三干四百六十一种,其中有不少罕见的旧刻和旧钞本。丛书的作用:一是集中大量稀见难得的重要图书文献,对保存、流传、校勘古籍具有巨大意义;二是给人们治学以很大方便。

我国古代最大的——部丛书。纪昀、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图书三干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每部再分类、细目。内容极为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有—定的作用。

丛书名。近人张元济主编,分初编、续编、三编,共收书五百零四种。我国古代主要经史著作、诸子百家代表作、历朝著名学者文人的别集,大都辑入。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丛书名。中华书局自一九二四年起辑印,前后共出五集,收书三百三十六种,一万一千三百零五卷。选书以研究古籍常备、常见和带注的为主,有的采用清代学者整理过的本子。该书较《四部丛刊》实用,两书可互为补充。

我国最早的释问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研究者认为,此书是西汉初年的学者们编辑周秦至汉诸书的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全书计十九篇。累计各篇条目共二干零九十一条,释词语四千三百多个。书中采用的通用语词与专科语词既结合义分科的编注体系与方式,开创了我国百科词典的先例。它的丰富的词汇训释,是研究古代语言学的重要资料;它的释词方法、编辑体例,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东汉许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将一万零五百十六个字归入五百四十部。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说解形体构造,并注明读音。

清代张五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全书四十二卷,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一般少见的字,大都可以从中查到,是迄清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字书。

我国第一部有现代意义的综合词典。陆尔奎、傅运森、蔡文森等主编,一九一五年出版正编,—九三一年出续编,一九三九年出合订本。此书突破我国旧辞书的传统,吸收现代辞书的优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共收单字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个,复词八万七千七百九十个,合计词目九万八千九百九十条。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者的参考书。

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词典,舒新城等人主编,一九三六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单字一万三千九百五十五个,语词二万一千七百二十四条,百科词目五万零一百二十四条。按部首排列,以字带词,而词又以字数、笔画为序,在引证、释义、体例、收词等方面都较严密。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倡议重新修汀《辞海》,先后有九百多人参加工作,一九七九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以后,《辞海》不断增补修订,——九八三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一九八九年出版了修订后的《辞海》(一九八九年版)。

是《汉语大字典》出版前我国大陆上收字最多、规模最大的字典。欧阳溥存等主编,一九一四年成书,——九——五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全书收字四万八千多,按部首分二百十四部排列。此书继承《康熙字典》的字汇,又采录近代的方言和翻译中的新字,体例比《康熙字典》先进。

古汉语虚词研究专著,清代王引之著,共十卷。以经传为主,兼及子史,收周秦两汉占籍中文言虚词一百六十个,详加解释。

文言虚词研究著作,吕叔湘著。书中选取最常见的二十九个文言虚词,广举例句,详加分析,并附有练习。一九四四年开明书店出版。

11

官职变化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表辞官】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THE END
0.《三字经》完整版!全文+漫画图解+历史典故(收藏)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一般认为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王应麟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4;46`;@:5899757mvon
1.三字经(可跟读版)国学不会做诗只能背国学mp3在线收听三字经全集,会另外有跟读版本,平时可以带孩子听和跟读 专辑(10) 正序倒序 三字经第一段 (人之初-名俱扬) 3501:59 三字经第二段 (养不教-宜先知) 1202:34 三字经第三段 (首孝悌-夫妇顺) 801:42 三字经第四段 (曰春夏-在东北) 802:05 三字经第五段 (寒燠均-国之良) jvzquC41yy}/m~lqw0ipo8yu1crcwv44mg7t{Ah1
2.三字经全文翻译赏析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三字经》章节目录 全文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jvzquC41yy}/z~jvcpmtjr3eqo5hwsn1577/j}rn
3.《中华三字经新编》最新章节目录更新免费全本小说txt下载提供《中华三字经新编》无删减完结版全文在线免费阅读,全集完整无广告无弹窗全本小说txt百度云网盘下载。如果您喜欢小说中华三字经新编,请将最新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您下次阅读。jvzquC41yy}/jxsizk{/exr1ejgqvnwnkuz049647;:2996852:16
4.中华三字经新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全本目录更新无删减为您提供《中华三字经新编》最新完结章节更新,全集无删减无广告无弹窗全本小说txt百度云网盘下载。如果您喜欢小说中华三字经新编,请将该目录加入收藏方便您下次阅读。jvzquC41yy}/smro0eun1lfvcnuh1:54:4854@=1
5.三国:从三字经开始制霸最新章节如你喜欢小说三国:从三字经开始制霸,那么请将三国:从三字经开始制霸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飞卢小说-优质好看的小说阅读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小说三国:从三字经开始制霸,如发现未及时更新,请联系我们。jvzquC41d0lbnxt0eqs0j}rna;6:aB5;4660
6.《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亚子)【摘要书评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 亚子著,刘金平绘 ¥ 累计评价0 降价通知 商品系列 雷锋的故事 蜡烛的故事 一园青菜成了精 儿歌300首 可爱的中国 萝卜回来了 非法智慧 昆虫漫话 少儿科普三字经 小马过河 小王子 你是我的妹 声律启蒙 千家诗jvzquC41kvkn0si0eqs03;=382780qyon
7.《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作者:亚子 著 刘金平 绘,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7334:20qyon
8.表演学习手册:九重城与三字经简介,目录书摘京东为您提供表演学习手册:九重城与三字经简介,表演学习手册:九重城与三字经读后感,表演学习手册:九重城与三字经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选购表演学习手册:九重城与三字经提供全方位的参考。jvzquC41yy}/lm3eqo5qtxiwevpt1j>43f;:6=6964j:37mvon
9.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叶露统筹)(豆瓣)图书少儿科普三字经(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叶露统筹)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14B=21
10.数据治理“三字经”,伴君摘得“满天星”数据目录是企业对数据进行盘点后形成的数据清单,它可以通过系统、分层、主题、标签等维度进行分类和展示。有的企业还会将数据目录进一步细分为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产目录和数据开放目录。 易检索,助分析 通过利用元数据知识图谱和智能推荐引擎,我们实现了“人找数”和“数找人”的交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查找和使用数jvzquC41pki/jwzw0gjv0ls13265587245512;>5:64ivvq
11.7430首国学机目录A4版可打印.pdf——《易经》 宝宝音频故事目录 2957 望洞庭唐刘禹锡 2958 《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2959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2960 乐游原唐李商隐 2961 赠汪伦唐李白 296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2963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2964 浪淘沙唐刘禹锡 2965 渔歌子唐张志和 2966 江雪唐柳宗元 2967 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2968 竹石清郑燮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8781>7343645;82328427xjvo
12.生态文明三字经简介,目录书摘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三字经》分为“经文”与“经文解释”两大部分,主要包括“溯源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思想;优化国土开发,建设绿色中国;促进资源节约,建设低碳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制度,建设法治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幸福中国”等几个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溯源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缘jvzquC41yy}/lm3eqo5{zwjyu1g57@7ee46:c;9;ff4ivvq
13.国学网—《国学备览》—《三字经》《三字经》,古代童蒙读物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一卷,相传为宋儒王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明初。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先世浚仪人,迁居庆元,知识渊博,著作颇丰,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擅长考证。 jvzq<84yyy4hwx}wg0ipo8v1i~cn85980nuou
14.三字经章炳麟电子书在线阅读三字经 购买 放入书架 分享 主题模式 1 word模式 目录 阅读方式 跳转 字号 帮助 书签 返回 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jvzquC41{wkew76850ipo8gqqmesgjigt1j95<97h;;:4=99hdh23k:3chj8hli37de51@738c:57?56d6i45B9;288cem<;:9l98h9
15.道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原有石印本,但已十分少见,现有两种版本:一是由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卿希泰、郭武教授整理注释的《〈道教三字经〉注解》,二是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张振国先生注解的《道教源流三字经》。作者简介 暂缺《道教三字经》作者简介目录 正文 道教三字经 读书推荐 01 中国边疆史与少数民族简史 02夏商社会生活史 03中国文学史话 04 jvzquC41yy}/f~xjw0ipo8xjqyhpqt435:=:48
16.《三字经》国学教材中卫市第四小学人人通空间一年级上册国学目录 1、三字经(一)………1 2、三字经(二)………2 3、三字经(三)………3 4、三字经(四)………4 5、三字经(五)………5 6、三字经(六)………6 7、三字经(七)………7 8、三字经(八)………8 9、三字经(九)……jvzquC41zzw/pjfw{{o0lto1kteg3rjrEs?|uceg5teqtqn1vpt}fn1euovnsv1xofy/nf?3;39B>;
17.国学经典《三字经》(六)目录互动回放 八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共35课时 19:331. 经典诵读《三字经》(一) 湖北利川思源罗永勤 193次播放 19:272. 经典诵读《三字经》(二) 湖北利川思源罗永勤 73次播放 20:593. 《三字经》(三) 湖北利川思源罗永勤 36次播放 19:074. 国学经典《三字经》(四) 湖北利川思源罗永勤 51次播放 18:235. 国学jvzquC41yy}/elycnm4dqv4x13;63A::69:49>;
18.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无广告,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最新最新章节 01-06 16:05 VIP 人遗子,金满籝,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注释 全部章节目录 >> 粉丝榜 查看更多排名 打赏作者 最高打赏 0 人共 个赏 最近打赏: 查看更多打赏评论(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jvzq<84ycr4dqxqfw0ipo8gqqm5:8?>0jvsm
19.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介,目录书摘在古代的经典性启蒙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最为普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世俗或将它们并称为“三百千”。这三种读物中,《千字文》产生于南朝梁时,《百家姓》产生于北宋初,《三字经》产生于宋元之际,尽管产生的时代不同,到明代都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启蒙读本。 目录: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jvzquC41yy}/lm3eqo5kzrshq1:5c=k3gdjdhBj5c84ivvq
20.三字经拼音版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字经拼音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语文素养;学生 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288=90qyon
21.《三字经》的译介促进了中国古代蒙学思想的世界传播《三字经》传入日本的时间也比较早,大致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前往日本的中国商船带去了各种版本的《三字经》,据石川松太郎《讲堂文库架藏往来物分类目录并解题》载,永禄五年(1692)发刊的《广益书籍目录》,已经列有《三字经》和福建陈翰迅的《三字经注解》。日本学者鹤岛俊一郎所见到的江户时代在日本刻板印行jvzquC41euyo0ls1umm{1k|{e1814<641v814<6426e6995642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