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名句國學經典摘錄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國學經典摘錄

中華兒女代代傳習儒家經典“四書”(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我們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爲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皆出於此。

歷史選擇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豐盈了中華文明。

傳承經典,絃歌不輟,這是一個民族前行的根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出自《大學》·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出自《大學》·譯文〕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想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的道理。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出自《大學》·譯文〕所謂使意念真誠,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像厭惡惡臭的氣味,就像喜愛美色,一切都發自內心的真實,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滿意足。所以,君子哪怕在獨處時也一定要慎重。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出自《大學》·譯文〕如要修養好品德,則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憤憤不平,則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懼不安,則得不到端正;心裏有偏好,則得不到端正;心裏有憂患,則得不到端正。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出自《大學》·譯文〕品德高尚的君子,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做到。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出自《尚書》·譯文〕發揚美德,以身作則,使各個氏族和睦相處。各族和睦了,又辨明彰顯百官,協調處理他們的職守。百官和諧了,進而團結聯絡其他各個部落。

作德,心逸日休;作僞,心勞日拙。

〔出自《尚書》·譯文〕積德做好事,心地坦然,無憂無慮,會一天比一天順心。弄虛作假幹壞事,用盡心機,藏奸飾僞,處境只會越來越窘迫。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爲山九仞,功虧一簣。

〔出自《尚書》·譯文〕不顧惜小節方面的修養,到頭來會傷害大節,釀成終生的遺憾。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出自《尚書》·譯文〕對待人民只能親近,不可怠慢。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安寧。

10

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

〔出自《尚書》·譯文〕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着,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11

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出自《尚書》·譯文〕沒有根據未經考查的話不要聽,沒有徵詢過意見的謀略不輕用。

12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出自《尚書》·譯文〕取得偉大的功業,則必須有遠大的志向;做到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必須要勤奮不懈的努力。

13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

〔出自《禮記》·譯文〕君子的舉止要不失體統,儀表要保持莊重,言語要謹慎。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儀表足以使人感到威嚴,言語足以使人信服。

14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

〔出自《禮記》·譯文〕禮的實質,不是隨便取悅人,也不是空話連篇,要做到行爲不逾矩,不侵犯侮慢別人,不與人故作親熱。

15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出自《禮記》·譯文〕只有認識到了自己學問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認識到了自己對某些知識困惑不解,才能奮發自強。

16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出自《禮記》·譯文〕禮節講究的是相互往來,你講禮節但得不到對方的迴應,這是對方的失禮;人家對你講禮你卻不還禮,這是你的失禮。人講究禮節才能心安身安,否則就會遭受危險。所以說,禮的學問是不能不學的。

17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出自《禮記》·譯文〕君子愛人依照德的標準,小人愛人則對人姑息縱容。

18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出自《禮記》·譯文〕君子身處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處於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爲而不去苛求別人,那麼就不會產生怨恨。

19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出自《禮記》·譯文〕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要時刻注意謹慎言行,不能懈怠。

20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出自《禮記》·譯文〕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知道一些就滿足的毛病,或有認爲太容易而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或有自我設限不求進步的毛病。

21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出自《禮記》·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22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出自《中庸》·譯文〕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23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出自《中庸》·譯文〕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24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出自《中庸》·譯文〕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25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出自《中庸》·譯文〕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26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自《中庸》·譯文〕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行。

27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出自《中庸》·譯文〕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28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出自《中庸》·譯文〕別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別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果真能這樣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變得聰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變得堅強。

29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爲貴。

〔出自《中庸》·譯文〕誠,貫穿在萬事萬物的始終,沒有誠就沒有萬事萬物。所以,君子把真誠看作高貴的品德。

30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出自《中庸》·譯文〕君子的爲人之道在於: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聖人的美德中了。

31

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

〔出自《中庸》·譯文〕仁就是愛人,親愛親人就是最大的仁;義就是做事適宜,尊重賢人就是最大的義舉。

3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譯文〕學習之後,不斷溫習,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活嗎?在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爲君子嗎?

33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譯文〕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省:爲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已經溫習?

34

禮之用,和爲貴。

〔出自《論語》·譯文〕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35

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出自《論語》·譯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像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羣星卻甘願環繞在它周圍。

3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自《論語》·譯文〕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爲端正,那麼就是不發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爲不正,即使發佈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37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自《論語》·譯文〕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爲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爲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38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論語》·譯文〕我十五歲起致力於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於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並能辨別是非真僞,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範。

3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論語》·譯文〕君子普遍地團結衆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40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出自《論語》·譯文〕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41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自《論語》·譯文〕如果質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樸,也會流於虛浮。只有外表和內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2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出自《論語》·譯文〕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修養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出自《論語》·譯文〕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論語》·譯文〕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病:主觀臆斷,絕對肯定,固執已見,自以爲是。

45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出自《論語》·譯文〕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瞭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46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出自《論語》·譯文〕死和生聽憑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於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麼四海之內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4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出自《論語》·譯文〕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4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譯文〕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49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出自《論語》·譯文〕君子有九種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後患;利益當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THE END
0.国学经典诵读大推送,《论语》全文及翻译《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每天让孩子大声诵读几段意义深刻的国学经典,孩子的文学素就会在无形之中渐渐培养起来,对孩子的养气度和胸襟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小编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912718863158:2><;;a<32?82998/uqyon
1.《国学经典诵读本(全十六册)》(中华文化讲堂;谦德文化出品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国学经典诵读本(全十六册)》,作者:中华文化讲堂 ;谦德文化出品,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最新《国学经典诵读本(全十六册)》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国学经典诵读本(全十六册)》,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7267680qyon
2.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国学静苡国学mp3在线收听主播菁菁精心制作专辑酷狗听书为您更新了最新的国学经典诵读 |《论语》,听书,就来酷狗听书!jvzquC41o0qvixz0eqs0v|4cnd{n1=>::;9378
3.国学经典诵读媒体号分享 手机看 收藏 播放列表 国学经典诵读2023-06-10 07:34 内容简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CCTV-10科教 CCTV-11戏曲 CCTV-12社会与法 CCTV-13新闻 CCTV-14少儿 CCTV-15音乐 CCTV-16奥林jvzquC41or4de}{0eqs0497512<0394XKFKyL`_oUElM6rys85_GyTl452<227xjvor
4.国学经典诵读《中庸》原文+译文在线收听mp3全集国学经典 主播:蟹蟹学无止境 热度:--最近更新:2021-09-22 播放听高清版分享下载 介绍:《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jvzquC41yy}/s}ko0et0eqfppgrt1=6:9580
5.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26篇)《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jvzquC41yy}/uqzdcqi/exr1|wuxgw4fwjuvijs1c2rp0qyon
6.国学经典诵读网国学经典诵读网,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帮助广大少年儿童亲近国学精粹,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升华。jvzquC41yy}/f~of0et0
7.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20220425013513.pdf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年 三年级 课 题望江楼壁 级 题 教 1. 经典要义 学 2. 《题望江楼壁》 内 容 诵 1.能初步了解第一单元的“经典要义”的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知道古 读 目 人把“诚信”作为做人的首要的原则。 标 2.能读懂《题望江楼壁》并朗读背诵。 诵 背景音乐 读 准 备 学 朗读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6861>5623615;5226832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