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慧识教育原则一一如何让孩子热爱经典诵读国学慧智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逾三百万人学习成长!

记得每次读完后,

点个【

【德慧智】官方公众号:三十年教育研发经验的全生命周期教育平台,以伏羲黄老文化经典为核心的慧性教育理论与孔子原儒思想结合,运用现代科学发现与工具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超二十多万家庭和五大学校试验区学生身心受益!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成就社会幸福家庭!

人人先天本具无为慧识,全靠正确教育导引而出。

幼儿处于人生的先天阶段,慧识自然透发,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保护慧识不受损伤,并与后天智识完美结合,形成稳定的慧智和谐双运的思维格局。

慧识具有先天无为而为的生理特点,“无为而为”也就是执行符合大道和天地法则、规律和秩序的行为,恪守度、数、信的原则,具有少私寡欲的明显特征。

慧识畏忌后天意识的强势干扰。只有意识与前五识符合它的生理条件才能够顺利透发而出。

幼儿的成长主要是意识的成长,以及意识主导下的前五识的同步成长。

特别是建立阳意识为主导,阴意识为辅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意识生理机制,是教育的关键工程。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意识教育最为关键,只有依照道德法则规矩,规范训练意识与前五根持守善正,慧识才能自然顺利透出。

创造符合慧识诞生的生理条件,是慧识产生的基础;内在道德品格与品质,则是慧识稳定性的能量保障。

“助产婆”式的教育方式,是诞生出慧识的理想办法。

“助产婆”式教育,就是通过帮助受教育者加强精神与身体双重生命营养,提升生命能量,培补缺失的五德,指导受教育者建立起“为学者日益”的学习理念与“反省心”,知不足而改过失,真实确立善与正的智识和意识,清理心智意识中的垃圾,建立道德心灵,最终使慧识自然地施展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主持受教育者的性命建立起道德心灵统帅下的慧智与健康的人生。

德慧智“助产婆”式的教育,最终是要使胎儿——慧识顺利产出,这个过程当中,胎儿的完整健全必须要保障,如同保护慧性在透发过程中不受损害,完整无缺。

特别是幼儿的慧性是先天本来就具备的,以先天慧识为主要思维模式,后天智识尚处于萌芽稚嫩的阶段,只需要及时给慧识提供丰富的营养,使其获得充沛的能量而稳定,不被随之而起的智识所挤压、占据和屏蔽,就能使慧与智同步发展而伴随一生。

因此,每一个幼儿教师应掌握“助产婆”的教育方法,遵循以下慧识教育的原则:

坚持经典诵读

坚持经典诵读为保护和开发慧识提供基本能量保障。

稳定而持久的慧识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充足的德一或者五德能量的滋养,如果不能直接获得这种能量补充,而仅仅依靠从自身的肾炁当中调用能量来支持慧识的功用,会使幼儿提早过度调用身体的能量储备而导致生命的早衰。

因此坚持经典诵读是慧识教育的根本基础。坚持经典诵读,音的S玄曲韵波振荡同时会有助于保护慧识的先天生理功能,有助于打通激活慧识透发的通道,是慧性保护与开发的教育法宝。

坚持诵读阐释大道的经和常道的典也能够培育道德心灵,提升道德品格、品质、品行,使后天智识的发展符合道德规范,培养大公心,减少私心,确保后天的智识发育能够与慧识和谐同步。

如何让孩子热爱经典诵读

作为一个有志于德慧智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这几年我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到全国各地的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并通过反复实践体会不断地加深与细化对于德慧智幼儿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些感受比较深刻而微妙。

经典诵读的益处可以说有目共睹,但是如何让孩子们敞开心扉,真正地从内心热爱诵读、自发地坚持诵读,这是我从没停止过思考的问题。

我曾经到过一个朋友的家中,这位朋友对经典诵读非常认可,自己也认真实践,对孩子要求很严格。

孩子六岁,每天的功课大概是《德道经》《周易》《黄帝四经》等几部经典全部诵读一遍。

有一天朋友有事,让我帮忙看着孩子诵读经典。孩子特别痛苦地看着我说:“小金老师,救救我吧,我实在不想诵读了。”

至今那个孩子痛苦的眼神还常常出现在我眼前,刺痛我的心。他用的词是“救救我吧”!我不知道这种痛苦积压在孩子的心中,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我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德慧智教育。

先天慧识自然的透发是在无忧、快乐、轻松的状态下才能实现,在痛苦的情绪中,必然是后天的意识与智识居于前端、慧识被压制,这种情况下经典诵读的道德能量难以全面滋养九识,并不是正确的诵读状态。

我也走过几个做得很好的幼儿园,孩子们诵读的自觉性非常高,简直拦不住,有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就拿本经典书自己去读,回家也每天自己坚持睡前经典诵读,并且热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读。

我十分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逐渐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孩子接触经典诵读的初期,都完全没有强迫和压制。

他们更关注孩子对环境的接纳程度,非常耐心地用爱心来解开孩子本来心里的“结”,直至孩子完全融入接纳幼儿园的环境、完全信任和爱上老师、完全能够放松下来投入到游戏和活动中,哪怕这个过程要持续几个月。

打开心扉,是爱上诵读的前提。因为只有孩子内在的慧性,才与经典诵读有高度的亲和力,才是推动孩子自觉诵读的动力所在。

除了抛却急功近利的愿望,耐心地等待孩子们真正敞开心扉,这些幼儿园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走过一段比较艰难和反复的常规建立的过程,即让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这个常规建立的过程对教师们来说,是最辛苦、付出最大的阶段,非常磨炼人。但一旦成功建立起来,以后就越走越顺,教师会越来越轻松。

因为良好的常规一旦建立并稳固下来,孩子们会自觉地去做该做的事,并且这种氛围很容易同化新来的孩子,环境造就人,的确如此。

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落实到现实的教学当中,面对每个孩子,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实践中经历各种滋味,不断地体悟、提升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是我莫大的乐趣。

该文摘自熊春锦先生著《幼儿教育概论》第174~177页,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2022年7月第3次印刷

《幼儿教育概论》书籍热销售罄之后再版上线!

点击下图链接,即可了解!

《德慧智阳光爱心诵读》视频课程

点击下图链接,即可了解!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编辑:文摘组 配图:位翠丽 美编:心怡

德慧智教育,信用就幸福!

欢迎扫码下方二维码

一起参加学习吧!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累计帮助逾三百万人身心成长!

点个“在看”&“点赞”,

公众号里不走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小学经典国学朗诵14篇(全文)摘要:本文从“初识经典, 让孩子喜欢阅读”, “走进经典, 让孩子期待阅读”, 这两个方面来论述阅读国学经典的有益之处。通过经典阅读, 引领学生走进沉积了5000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 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 “享受经典, 沐浴书香”。 小学阶段扎实推进国学经典诵读 第4篇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3i4muskh0jvsm
1.2020年智艺幼儿园《诵经典、品国学》朗诵比赛中华古诗词是悠悠文化中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短小押韵,意蕴深厚,境界悠远。诵读古诗词不仅仅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伴随着主持人热情激昂的开幕词,智艺幼儿园“传承国学经典”诗歌朗诵大赛拉开了帷幕! jvzquC41yy}/onnrkct/ew45cph9|t}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通用12篇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策略性研究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死记硬背的方法,违反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鉴于此,幼儿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既要积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又要对其诵读方法有很好地把握。但在实践教学中,幼儿诵读经典在jvzq<84|j{hn7}wgunv0lto1jgpyns179<4:7mvon
3.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成都市青羊区以积淀青少年人文底蕴、提高青少年修养为宗旨,培养"知行合一、知书识礼、刚毅果敢、忠恕任事"的优良品格为目标,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成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现和创新载体。 jvzq<84pgyy/ewyx0et0uyjekcr0dso{1ejr{8npfg~/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