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徐**(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第五章 创意形态造型 本章包括以下六 节; 第一节 创新素质的培养(自我准备与起步阶段) 第二节 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形态创意的具体思路 与方法 ) 第三节 物质属性的异变表现 第四节 比例的异变表现 第五节 空间的异变表现 第六节 抽象到具象的异变表现 第一节第一节 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的培养 绘画:一般的单一记录与表达“逼真”的描绘与细腻表现更侧重主 观反映与个性的张扬。 早在19世纪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帕罗代”、 错视觉艺术、波普艺术等流派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取代了传统绘画的典雅、 崇尚、唯美,而得以普遍应用和推广。他们并非或不仅仅对生活现实漫无目 的的“模仿
2、”,而是依据自己对生活现实的不同感受和头脑中的不同理念来 综合形成画面的形象处理。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甚至是一种超现实的、前 卫的艺术形态,其表现手法、媒介、形式更是丰富多样。 在设计领域,作为现代设计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包豪斯 设计学院就已经开始突破以“模拟说”为理论核心的传统素描,分流出设计 与创意素描。 包豪斯的领军人物伊顿曾说:“除了对形态的形和明暗作正确 写实描绘的传统外,那些能充分表现出作者意志的造型不 管它是抽象还是具象训练,都应归于素描的范围,凡能成为艺 术基础的一切造型活动都可成为素描。” 创意形态素描=形+光、色、质+创意 可以应用的造型语言: 构图语言(
3、位置、切割、构图与 被画图像、错觉与心理、构图与 明暗关系等)。 形形态语言与线的语言(重 心、外部轮廓与内外结构线、线 的质感与组织、线的处理、对象 结构的表现、线与情感、造型与 形式)。 光、色明暗语言(光、调子 与物象、明暗与心理等)。 质材质语言(不同材质与肌 理的生理和与心理感受、材质对 比与基调组织等)。 主要解决两个直接的问题: 创意形态素描,不再拘泥于 现实形态,而是从更多方面进行 突破创新,特别是表现性方面与 表意方面。通过创意造型素描的 训练,我们将主要解决两个直接 的问题: 一、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培 养灵敏、灵活的意识,避免死板 无思想地“死画”或“画死”。 二、在素
4、描与设计之间建立起更 紧密和直接的联系。 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 “六多” 为了方便、好记,我们把创新素质 的培养总结成“六多”。借助“六 多”,将让你从自我开始,进行积 累,并从已有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中 解放出来,从而由一个“自然人” 的思考模式逐步转换到“设计人” 的思考模式。 多观察 多体验 多表情 多想像 多尝试 多与设计相结合 1) 多观察 生活是距离我们最 近的形象语言的源 泉,画面是形象具 体反映的场所。观 察既是捕捉形象的 行为,又是判断画 面是否符合画意的 行为。 1) 多观察 实际上,生活中许多形态,特别是细 节,以及跨时空的可动观察,都会勾 引、触
5、发你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基本灵 感和形态变化。 2) 多体验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生活中的物象是一个由里及 外的东西,仅仅通过视觉获取 外表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造型 艺术不仅是把握物象的外在, 还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内涵。 假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进行综合性、通感性的声音、 气味、味道、温度、重量、材 质的形态表现,相信也会使你 自己大为惊喜的。 3) 多表情 “自作多情”可能是一个贬义词,但多 我们来说,如果情感不丰富,就会却失 去多创意。 创意形态素描与“模仿”形态的素描, 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会通过特定的视觉形 态试图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与信息,而 这一
6、点在产品设计的功能性传达、展示 设计的展区信息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 图形传达、建筑设计的“符号”传达等 中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通过典型的形态及不同的材料与艺术处 理手法,我们可以表达丰富的喜、怒、 哀、乐等特定信息,如白鸽代表和平, 红丝带代表爱护艾滋病患者等。 4) 多想像 爱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识更 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 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相比较而言,想像是更主观、更自 我,也是更主动的一种造型方式。 他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并适 当增强我们的逆向思维的意识。 联想 自由想象 逆向思维想象 联想
7、 联想是由一人、一物或一概念想到别的人、 事物或概念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 互联系的,把具有类似特征的现象,或时 空上接近的实物,或相对立的现象联系在 一起,会产生许多新奇的形态。如接近联 想(如水库水力发电机)、类似联想 (如鲁迅高尔基)、对比联想(如光 明黑暗)、因果联想(如火热)、 等。 具象元素发散联想 抽象概念发散联想 形态的渐进与渐变联想 特性发散联想 自由想象 又称意志幻想,即意象,是指人的主观情 意,是通过对客观自然物象的观察认识所 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现象;也就是在感性 形象的基础上,用自由、新的方法提炼、 组合,使这些记忆和印象“重生”,创造 出新的形态的心理过程。 追溯
8、起来,意志幻想是怎样产生的呢。人 们在长期的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生产和生 活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失败。伴 随着这些遭遇与挫折,就会滋生出去多幻 想,从而在精神上有了另外一种与众不同 的表现。虽然他们是虚幻的,但这些形象 语言传达了特定的愿望与最终的目标,也 丰富了我们的思维,创造出了美好的、超 越现实的,甚至是无所不能的新奇形态。 逆向思维想象 茅野健 : 逆向蜂拥而入法 (意为在考虑某一设想 的构成中,若努力朝着与目的相反的方 向思考,反而会茅塞顿开) 更上一层楼法 (意为目前认为的理所当 然的方法未必最好,予以否定) 顺势反击法 (对于在理论上被认为正确 的,也应敢于反过来进行思考)
9、形式逆向法(意为在考虑设想时, 应设 法在形式上颠倒过来考虑以下) 掉头法(调转方向进行思考) 翻里作面法(意为推翻对某一设计的评 价,可轻易找到新设想的新线索) 5) 多尝试 创意形态素描主要在两方 面着手: (一)形态创意 (二)表现性 其目的主要是在于开发同 学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 践动手能力,使眼、脑、 心、手的协调统一。 5) 多尝试 在形态创造过程中, 无论是观察,还是思 维、表现,既是训练 过程中不同性质、不 同阶段的活动,又是 互相联系的整体活动, 可以通过创意稿多形 式、多思路、多表现 方法的立体式、多方 位的尝试,从而与设 计创意的原理一样, 升化出多种创意形态。 6) 多
10、与设计相结合 通过与如产品设计、图形设计等设计的多多结合,也可以更具目 的性地增强我们的创新素质与习惯。 第二节 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一、相似性形态变异(统一性) 拼置形态 仿生形态 共生形态 交像形态 迭视形态 填充形态 二、相异性形态变异(排斥性) 换置形态 异面形态 延异形态 拼置形态 在两种以上的物象中,找出 并利用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 巧妙地将其嫁接在一起,从 而达到形成一种新形态的目 的。 丢勒(Albrecht Duier 1471-1528)可谓是早期运 用拼置构形方法的大师,他 说:“任何人若想做梦幻画, 就必须把所有东西混为一 体。” 拼置形态是各种物形的混合 体,是激发想
11、象力的动力。 仿生形态 “仿生学”是从“生物学” 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就是 从生物的形态、运动的原理和 系统中,捕捉灵感,并将其转 换、应用的创意、设计方法。 1505年,L.达.芬奇就曾模仿蝙 蝠的结构,描绘过飞行器的草 图,后经400年发明了飞机。 1960年,由J.E.斯蒂尔在俄亥俄 州迪通邀请了700余位生物学家、 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心理学家, 举行了仿生学会议,给仿生学 下了定义和命名。 仿生形态 借助仿生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形态的创意,当然也可用于进 行产品的设计。 共生形态 就是形与形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 方的一部分,相互借用,组成巧妙的两形 公用一条轮廓线的形态,彼此之间相
12、互依 存又相互制约。 最典范的共生形态可能就是中国明代 铜铸四喜像:四个童子公用两个头、 四条腿、四条胳膊,互相融入,互相借用, 构成一个非客观存在的共形形态。再如敦 煌的三兔飞天藻井,大家可以看到一 幅十分熟悉的图案:三支相互追逐的兔子。 简洁明快,巧妙生动。 现代立体派绘画中,毕加索作品中亦 可经常看到共生构形方法的应用。如和 平的面容,女人脸、和平鸽和橄榄枝三 种形状有机地结合,显现出独特的视觉效 果。 交像形态 我们可能都注意过棋盘格 或竹编物品中相邻体快的 相互依托与独立。交像形 态就是我们在勾形时,在 考虑到交像形态重复形状 的确定组合的同时,又使 各边出现的空白处能够添 入不同的
13、形态,并通过正 负形显现出来,从而相互 作用形成新的形态。 迭视形态 当一个物形部分地遮盖了位于后面的另一个 物形时,就产生了遮迭。遮迭既可以发生在 一个物体内,又可以发生在多个物体的排列 中。遮迭的物形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物形, 并且,被遮挡的物形非但不会残缺不全,反 而使人感到他在极力争取自己的完整,并暗 示出被遮盖的特征,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加紧密、深奥,并富有戏剧性。 实际上,叠视在早期的岩画和绘画中早有应 用。在欧洲的投影法、描绘法尚未出现之前, 要在二维平面获得三维立体效果或是远与近 的表现,主要依靠叠视来实现。中国的传统 绘画,由于对透视研究不足,对之的研究就 更为深刻与熟练。
14、 填充形态 就是化多为一的整体构形方 法,无论是二维的还是三维 的形态皆可应用。我们主要 依靠物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相互转化的关系,使其有效、 准确地组成新形态。当然, 他们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 在特定的限制中,借助视觉、 经验和积累,突破时空限制, 根据其信息传达的需要来创 意。 换置形态 即“偷梁换柱”。 异面形态 即“张冠李戴”。早期,大都表现在一些有关鬼神的形象中,如中国 的“牛头马面”等,后以其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及丰富的含义被大量应 用,如漫画创作、展示橱窗设计的应用等。 互悖形态 这是荷兰著名画家埃舍尔(Maurits Corneli Escher 18981971)于1948 年创
15、作的作画的手,是否让你备感惊奇、冲突、而且矛盾。这就是 互悖创意形态的独特魅力。 其具体展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两种物形共同去补充、完成对方的一 部分形状;另一种是自我补充、完成自己的一部分形状。 延异形态 就是动态演变,即渐变。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新系统的诞生就是旧系统消亡的过程。如埃舍尔(Maurits Corneli Escher 18981971)的经典之作天与水。延异形态当然,作为 设计来说,在形态创意过程中,也是需要这种动态的演变意识的。 第三节第三节 物质属性的异变表现物质属性的异变表现 质地属性改变:1)移植形态 2)肖形形态 特性改变:1)仿透、仿结、仿曲、
16、断置形态 2)异影形态 重力改变 :1)改变视觉体重形态 2)飘浮形 态 内在改变:1)显异形态 非逻辑、反方向改变 移植形态:将一个物体的材料特征转嫁到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完 成物体质地转换。 肖形形态 就是直接使用现成的、另外 的物体(包括其质地属性) 来组成另外的物体,从而使 观者在组合成的物形与与那 有物形之间产生往复联想。 通过实物与想象的这种融合, 会使你置身于充满魅力的奇 想世界。 仿透形态、仿结形态 像我们之前所讲的,现实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给我 们以提示与灵感。如衣服 破了,用针线穿透衣料缝 合好,或在墙面上打一个 洞,把水管从一个房间接 到另一个房间等,都是一 些普通的事情
17、,但如果应 用到一些不可透,或着不 可弯曲、不可打结、不可 断开的形体上面,则会产 生令人惊异的效果与形态。 仿曲形态、断置形态 在这一创意方法中, 二维、三维形态均可 应用,其中三维立体 的展现,由于逼真的 描绘,会以其特有的: “客观存在”产生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 异影形态 当你在阳光下行走时,是不是经常被投射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的奇形怪 状的影子所诧异呢。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改变物体影子的性质,那就会 产成异影形态。异影形态具有难于想象的魔力,会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和梦一样的幻想。 改变视觉体重形态 飘浮形态 抽取物质的重量,将地球引力消失,使之失重飘浮起来。 显异形态 “金玉其表,败絮其内
18、”内 外的不同,并下显示出来,即为 显异。 二十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画 家,对显异形态的设计产生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 为,物体的形状与名称之间不存 在非有不可或不可转换的关系, 像“树叶”一词,就完全可以用 一幅大炮的画面来代表。换句话 来说,就是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 一种东西来代替。 五、非逻辑、反方向改变 福田繁雄(Fukuda)有一幅我 们都熟识的有关和平的作品, 其弹管与飞回来的子弹就是反 方向的、非逻辑的。其他再如 鱼原本在水中游动,却偏让它 空中去飞翔;水从高处向低处 流淌,让它反过来从低处向高 处流等等。 第四节第四节 比例的异变表现比例的异变表现 素描并不仅仅是单一地
19、为绘画服务,它还可以为其他美术门类、 艺术设计门类甚至甚至生活中的各种门(如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公 共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类 服务,充当更为广泛的“创意角色”、“草图角色”。如在产品设计 中,为了使创造物更符合理想、更新颖、更吸引受众,通过把头脑中 的各种各样的构想形象化,并记录在画面上,进行反复的推敲、比较、 选择、修改,从而产生出更深入、完善的创意方案。这其中就包括比 例调整、变异的创意。 比例的变异比例的变异 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具有自然相 对的比例。人为地违反这种相对的 正常比例,改变常规下物态的大小 比例关系的“思维定式”,突破常 规习惯的比例秩序
20、。在保持原来形 象不变的前提下,使所表现的物体 比例发生根本的变化。使大的变小、 小的变大,突破事物之间固有的比 例关系,使自由创造变为可能。通 过这种超常规的比例变化训练,来 刺激学生对新事物探索的好奇心。 通过锻炼学生对形体比例改变和重 新组合的能力,寻找创造新事物、 新形象的可能性。 第五节第五节 空间的异变表现空间的异变表现 单体空间的异变 添加与抠挖形态 轴线变化形态 整体画面空间的异变 空间重构 空间悬浮 空间虚幻 空间矛盾 单体空间的异变 作为单体的或个体的 空间来说,我们可以 通过形体的添加与抠 挖(这是空间想象的 起步,同时又是空间 想象的方法,也是产 品、建筑空间想象的 基
21、础)与轴线的变化 (一般是指圆柱体中 心线,他也可以延伸 为方形体的中心线)。 空间重构 在本阶段,将众多复杂的对象无序地摆置在较大 的空间环境中,要求同学通过主观性思考,有秩 序的组织对象并路基的重构画面的空间的关系。 充分理解对象在不同空间关系与形态组织中的不 同性质变化。一个物象,当他在不同的对象组合、 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时,他所充当的 角色是完全不同的,空间占位、空间结构、主次 关系,甚至形态本身都会发审相应的变化。 空间重构。根据不同触动与灵感,要求同学从空 间的角度观察、理解、认识对象的基础上,从空 间的角度重新建立画面的主次关系与画面秩序。 为争取建立与表现这种关系,构
22、思与分析时,可 以将空间中的物象假设秩序地建构在一个透明的 玻璃箱内,这样便于同学的理解与表达。 空间悬浮 空间悬浮将更进一步强调对同学的逻辑推理 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我们沿袭了传统 素描的研习方法,过多地依赖对象,使得我 们在离开对象之后的再造型举步维艰,甚至 无从下手。而设计过程却又是一个十分注重 思辨、创意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无从参 照的过程。 因此,在本阶段,要求学生假设将对象从某 个角度剖开并在空间中进行位移与旋转。其 训练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勇敢的形象思维能 力及从透视的角度来自由探讨空间的知觉。 空间虚幻 虚画空间形态在三维形体上, 描
23、绘二维形体,从而对其三维立体 的物形与二为平面图样的差别产生 迷惑。 混维空间形态正常的三维表现, 主要是利用透视、遮叠、明暗、色 彩的差别来实现的。现在我们就试 着抛弃传统透视,可以回到“迷茫 状态”,展现出具有超现实的平式 和竖式维度合为一体的总错三维立 体化的三维立体形态,从而彻底解 体正常空间,展现梦幻的视觉效果 和令人深思的创意。 幻想空间形态 幻想空间 空间矛盾 矛盾空间是以三度空间透视中 的视点与灭点的变动,来形成 的一种特殊的空间效果(这一 点有点像中国画中的散透视)。 他在现实中不存在,同时自身 又相互矛盾,因此也叫“不合 理空间”,或者超三度空间的 四度空间。这种空间既出乎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