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四五年纪的时候,当时评书《岳飞传》非常火。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议论岳飞传的内容。我们班长是个男生,姓水(我至今还能记住他的名字)。他能绘声绘色地模仿刘兰芳说评书,还会画岳飞传小人书里的人物、战马、兵器,成为我们全班同学羡慕的对象。我看了他画的画,很受启发,心想我也可以试试画一画。回家我找出岳飞传小人书,找一页人物骑马拿兵器的特写画面,用铅笔在白纸上临摹起来。没想到,还画的很象样。以后我又临摹了好多张岳飞传小人书中的画面,特别喜欢画《岳云》封面画:小将岳云双手抡大锤,骑着枣红马,别提多威风了。用铅笔画好我还涂上颜色, 简直栩栩如生。带到学校让同学们看,他们都说画得好,从此我就迷上了画画。
那时我的好朋友、小学、初中同班同学卫东和我很对脾气,我俩都喜欢小人书,也都喜欢画画。上初中后我俩一起喜欢上国画了。没人教,我们就自学。我俩跑到书画社买毛笔、徽墨、颜料和宣纸,卫东到处找人借画集和画谱,我俩课余时间就各自在家临摹。当时新华书店和书画社有画谱卖,比如《芥子园画谱》《三希堂画宝》。
可惜画谱都比较厚,定价基本都在2-3元以上,我俩买本小人书都得攒一阵子钢蹦才能买,买这么贵的书就得找家里人要钱了。当时我俩都想买那套《三希堂画宝》,一套好象是6本,分山水、人物、梅兰、竹菊等。我俩商量,分头找家里要钱,一个月买一本,我俩不买重复的,可以换着学。我首先瞄上了那本‘山水’,磨着老爸给我钱买下了。后来我还买了‘竹谱菊谱’和‘人物’,卫东买的‘梅谱兰谱’等,但没等我俩凑齐一套,这套书书店就卖完了。
我们就照着这几本画谱临摹学画。我特别喜欢山水,白纸订的小本子画了好几本。没事时我和卫东还交换彼此的画作(都是临摹作品)。我当时和卫东约定:每周各画一张画作,互相交换保存。这一愚蠢的约定带来的结果是,卫东的画全给了我,后来我给扔了。我的画全给了卫东,他也没保存下来。现在回想那时痴迷画画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可当年画的画一张也没保存下来,甚是遗憾。
我一直从初中画到高中,只会一味地模仿,画技并没有提高,学习可想而知大受影响,学习成绩差到用现在话说就是一‘学渣’。当时我迷恋在画画里,自以为画的还不错,初中高中时学校都办过一次学生画展,我都用临摹的画作参加了,还得过奖。其实没有跟老师学过,就是瞎画,是画不出什么道道来的。可惜这道理日后我才明白。画画没学好,学习也耽误了。高中毕业后走上社会,我才反思我的画画是没有什么进步空间的,慢慢地也就放下画笔不再画了。
虽然我的画画爱好没有能坚持下去。但因为学画画时借阅了好多绘画方面的书,我的欣赏水平还是有所提升的。我至今还喜欢欣赏古画(当然是印刷品上的),上学时买的绘画方面的书我还保存着。特别是《三希堂画宝》,除了被卫东借去没还的那本‘人物’外,第一册‘山水’,第三册‘竹谱菊谱’我还珍藏着。其中‘山水’那本是我当年的最爱,由于被反复翻阅临摹,书都翻旧了。看到翻旧了的画谱,我就想起当年年少轻狂,痴迷画画的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