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综合知识总结综合知识大全

一、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

一是写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方法)三是为什么写的?(主题)

读懂古诗的写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题。

二、答题方法

1、捕捉信息

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

(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

对象就是人、事、物、景。

(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表面是闲,实际是烦。抒发的是屋内寂寞、无聊的情感。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列清单:

事件:闻笛----折柳----故园情。

情感:(故园情)思乡怀远之情。

技巧:接物抒情。

列举古诗的清单,可操作性强,但应注意:所列举的信息要紧扣题中所问,要起到为解题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

三、抓住关键词语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

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

动词、形容词、能反映诗人辛勤的形容词。

秋词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析此诗写了生活中那个“寻常”的细节?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开”字,动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又打开信封,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的无限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又要补写,是应为有说不尽的思念的话。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做简要赏析。

找出名词,分类:金河、玉关、黑山,地名,边塞的地名。物名:马策、刀环、青冢,黑山。动词:贵、绕、诗题:怨、

地名、物名都有边塞特征。怨是表达征人心情的动词。

(1)写了征人戍边生活,所以说是一首边塞诗。

(2)第一句“怨”、年年调动频繁,第二句怨天天练兵辛苦,第三句怨天气寒冷,第四句怨景色单调。通篇虽无怨字,却句句有怨情。

看标题,把握情感。

四、如何鉴赏?鉴赏:内容,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语言、技巧

用了什么语言、技巧,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

归纳、梳理出相应的解题思路。

练习1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第三句中“看“字看似平常,实际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

“肠一断“不忍离去,不愿分别。

五、语言(炼字)类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态。

“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有一年。”

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

答: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第三句采用虚写(想象)的写法。而想象故乡亲人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的思念。既显得凄婉含蓄,也更深化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答题步骤:

1、准确点出了何种表现手法。(点手法)

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内容、写法)

诗句不直接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而虚写(想象),故乡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3、阐述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效果+形象+情感)(析手法)。这样写,既显得委婉含蓄,也更深化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问: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坐高楼,黄昏吹奏“关山月”的边关战士形象,抒发了无奈之情。

五、形象类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1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把形象描摹出来,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边关战士的形象。

------描摹形象。

2、简练概括形象的特征。

他独坐高楼,一遍遍吹奏《关山月》,因思念家乡而惆怅无奈。----形象特征

3、点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深深地同情(诗人的思想感情)

总结:诗赏析

语言是起点,形象、意象是重点,情感是终点。

六、答题思路

1、答法:研究题干

(1)、方向:

思想、气氛、形象、结构、手法、

(2)、层级:

填空(用词)、简答(问什么,答什么)、简述(温习议论文,观点+材料)

2、性质判断:

规范、半开放、开放。观点,符合社会价值观,符合逻辑。

问到人或物特征,用形容词。注重意译的重要。古诗的表现手法与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高度重叠。

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

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就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卒章显志、借物抒情、

特征与功能。

例题:

(一)阅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解答:(1)烘托(反衬、衬托也可以)(1分)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1分)。

(2)“真”字加强语气,对牡丹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既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3分,答到“加强语气”或“高度评价”得1分;答到“时人对牡丹的观赏”或“牡丹具有的独特魅力”得1分)

(3)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分)

七、练习

(一)、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2分)2、你认为晏殊《浣溪沙》中表现的愁和李煜《相见欢》中表现的愁有何不同?(3分)答题:

(1)、(2分)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含蓄地表现了词人伤春怀人的感情。(2)、(3分)李煜的愁苦是因为他此刻沦为阶下囚,去国离乡,孤身登楼,内心苦痛千丝万缕。晏殊的愁则着重表现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惋惜。

(二)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这首诗的鉴赏,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答案:( )

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各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0. 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1. 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

答: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即使在失意中也人老心不老壮志满怀的豪情

(四)、阅读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后,回答下列问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初夏,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大约在兴元元年(784)或贞元元年(785)春,他罢滁州刺史任,但仍留在滁州闲居西涧约半年,后改任江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就写在此时。

(1)对于一些好诗,我们常常誉之以“诗中有画”。这首诗确实就像画一样,试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练字精巧。试分析一下“春潮带雨晚来急”中“急”字的精妙之处。

试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

(1)西涧边上峰峦叠嶂、树高林密,一丛丛绿草惹人怜爱,就在这一片静谧之中,从林木深处传来了黄鹂那婉转悦耳的歌声。(2)“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形象地写出了急雨骤至,春潮带雨,涧水猛涨的飞转流动之势,衬托出山涧的闲淡宁静。(3)全诗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以及一个历经宦海沉浮的文人想要脱离繁华尘世,追求自然闲静的心态。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2、试对“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作简要分析。

一个“望”字,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

3、试对“风烟望五津”中的“风烟”字作简要分析。

“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4、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中蕴含的哲理。

5、试分析该诗与其它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七)、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

(八)、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九)、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十)、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十一)、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

样不同的情态?

(答案: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十二)、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十三)、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1、答案: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十四)、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答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十五)、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六)、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十八)、春 游 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十九)、十 五 夜 望 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 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答:“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二十)、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答:柳条、藤蔓、黄莺。

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十一)、东 栏 梨 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淡白、深青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二十二)、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 写到 ,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答:院内 院外

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二十三)、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 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

答:2、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的复杂心情。

(二十四)、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1、触觉、视觉、听觉

答:2、孤寂凄冷

(二十五)、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答:2、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二十六)、雨 后 池 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1、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现水面的平静。

答:2、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二十七)、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THE END
0.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优秀教案(通用17篇)因此,在课上,我试图让小朋友直接找出课文中的三组反义词,认为这一教学环节只是引入练习的一个过渡,但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环节,同学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正确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甚至还有一个同学在课上随便地问出:“反义词是什么东西?”这样的情况,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期的,一时间我慌乱无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ookjslk{{xgwokcqgo1A66:;>/j}rn
1.小学英语句子讲解方法家长:“你看到一只小鸟在飞,怎么说?” 孩子:“The bird is flying.” 2. “句子画画”:用图像帮孩子记句子 让孩子画一幅简单的画(比如“小猫在吃鱼”“太阳是红色的”),然后用英语描述画里的内容。比如孩子画了“小狗在跑步”,家长可以引导:“这是谁呀?”(The dog)“它在做什么?”(running)“连起来怎jvzquC41yy}/srszwg9777hqo1zz4593<597mvon
2.2024.4深圳市高三二模语文逐题详解(含试题拓展、作文审题及范文)依据原文“这个'附近’……在这里面,有很多细密的有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所以,'附近’跟社区不一样:第一,它强调人的具体经验,强调你怎么看它;第二,它不是行政化的,可以去客观描述的单位,'附近’是以你为中心的。在这个意义上,可能'附近’有它特别的使用价值吧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6216<72:;29a724:;966<70|mvon
3.嘉兴教育学院教学评价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现代汉语八百词》归纳“不止”用法中包括“不止+小句”(班里不止我一个人会画画儿),实际上也就是“不止”可以加动词性语句的用法。实际的语料中也可以发现大量“不止+动词性成分”的用例,比如“我每天不止画一幅画儿”,“×××仅在北京就不止有五套住房”。其实“不止”用法最主要的要求并不在于“jvzq<84yyy4kzs~0eqs/ew4ctv532991;1741jwva3733h75::890qyon
4.教学案例通用12篇学生三:一个画家如果用写实的手法画画,那么不是人人都可以画,但如果画家只使用几何图形或颜色直接画出内心感受,那么这幅画除了表现内心感受以外,完全没有限制,那不就像我们同学的画一样可以随意画了。 学生四:刚才这位同学感受到了我们的“随意涂抹”和大师“随意涂抹”的差距,虽然大家都是点、线、面、色彩,但画jvzquC41|{jl0zguj{/exr1jcuxgw4563;/j}rn
5.防暴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9篇)(1)出示梳子棉签,告诉幼儿除了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画画。 (2)教师一边描述刮风下雨的情景,一边演示画法:这是一片天空(用颜料涂满画纸),你们仔细看,狂风和暴雨来喽!呼!一阵风吹来(用梳子在未干的颜料上划出痕迹,像刮风一样),噼噼啪啪地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用棉签在未干的颜料上点画,透出jvzq<84okr9h0‚od{u4dqv4egj{buqz1|j{ukkfpjwo04=65947/j}rn
6.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⑶、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质疑: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事物来比喻细丝呢?) 三)、交流话题(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自学第四自然段,学懂了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lkcubp87245722@6879:8a@<2:3?90qyon
7.高考语文考前六十天一日一练高三语文语文频道[思路剖析]这是考查识记能力的题目,级次不高,但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注意平时的日积月累,积累多了,解答这类题目就容易了。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明确词语在句中的整体意思;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判断字的正误,并根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jvzq<84yyy4{jxzpcp4dqv4|{|~0{€uf1iyzy8hqpvkovh>8:58
8.五年级读书计划通用12篇第三,多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这样对考试就会有帮助,也对我的写作有帮助。 第四,少玩电脑和看电视,因为这样对眼睛有伤害,还对学习有影响。 这就是我的学习计划,其实还有很多,由于一时想不起来,我只有先从这几点做起,在家里我想要妈妈监督我,在学校我想请老师同学来一起帮助我。让我在新学期里各方各面有jvzquC41edcs7}wgunv0lto1jgpyns192:787mvon
9.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10篇)(3)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4)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jvzquC41yy}/{~|gpoo/exr1mghjcx4{kpobpsn317=17=:0jvsm
10.英语时态说课稿(通用7篇)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时态进行交流表达,如描述日常生活、讲述故事、讨论计划等。 2. 教学难点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变化的正确运用以及在否定句、疑问句中的形式转换。 一般过去时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与运用。 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与一般现在时在表达“现在”这一概念时的区别与联系,并能jvzquC41okv/t~nygp4dqv4ujwulgpfq1386;;740jznn
11.画画造句75、一个速写本也打开着,一支半截的彩色铅笔斜躺在上边,上边勾勾画画着一些服装雏形。 76、我既不写字,也不画画,说几句外行话。 77、库奇马是以色列出生的画家谁喜欢画画的调色刀,而不是刷。 78、老周自己也不想教了,他对我感叹道:“现在这些孩子太功利了,画画不是出于单纯对美的爱,一来就问考国美怎么画,jvzquC41yy}/jjt:80ipo8cql{`xrjya;h35mg65ci:d;8fd
12.李彬:为什么会被细微的情绪打动,因为那是你在生活里不可说的东西一席专属限量签名版,多种签句随机发送 ☝一席商店小程序下单《小小小小的人间》☝ 即可获赠 一席专属赠品拍立得卡片 卡片图案是「人间日常」的第一幅作品 《卖花人》 最后是李彬的一席演讲(节选)👇 至少还有作品 2023.01.08北京 大家好,我叫李彬,是一个画画的。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857?688
13.一年级秋姑娘教学反思(合集28篇)今天,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这是一首诗歌,全文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主要讲新房多以及新房是什么样的。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新房很多,着重讲房前屋后的绿化情况。三、四两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简简单单的课文,却有着很大的想像空间。 jvzq<84yyy4iww|gp0ipo8kcpyko1sncpvgpuqz133641:6255;40qyon
14.俨然造句范文三、事半功倍造句1.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2.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正确动向,你就会事半功倍,而后取得最后的成功。 3.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4.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摸索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4ivvq
15.2025年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8篇)可以写写自己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得到了哪些宝贵的经验,以后打算怎么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这部分不用太长,两三句话概括就好,但要真诚,别光喊口号。 最后别忘了附上一些照片,最好是有代表性的那种,像团队合影,跟村民互动的场景之类的。图片能让报告更直观,也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们的工作成果。 写报告的时候要jvzquC41yy}/j~ndcqyiw7hqo1yiksncpdgpijt139:85;86829589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