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中创新”小学语文与美术融合的策略和技巧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已经从理念走向了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实行语文和美术学科融合是“双减”背景下对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凸显教与学的互通、学科影响的共生。

202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按照我国现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融合常态化,是学校高品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学语文和美术学科两者关系紧密,美术是通过画面来描述场景、表达情感的学科,而语文则是用文字叙说场景、表情达意的学科。若两者融合实现资源互换,确定融合主题,明确融合目标,讲求科学策略,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素养的提高。该文就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小学语文和美术学科融合教学,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衔接目标

学科课程标准从整体上对一门学科作了规定,包括学科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认真钻研语文和美术的课程标准,有助于把握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制定恰切、清晰、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融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等方面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备课至关重要。

(一)教材内容的匹配性

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通览本年级的教材,反复讨论、研究、推演、演示教学后确定融合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安排教学进度,适时探讨,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二)集体备课的科学性

语文和美术教师定期召开“碰头会”,确定阶段性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语文资源,语文教材中的美术要素,延伸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反馈式备课的操作性

课前的集体探讨备课,虽然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只是课前预设,实际教学中,课堂具有生成性,不可预料的因素不可控,课后的及时反馈显得尤为重要。两门学科教师将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反思教法,改进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积累教学经验,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让语文课堂和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充满动力,教师充满魅力,学校焕发生命力。

二、获取学科特点,探索融合方法,提能增效

美术重审美培养:色彩美、人物美、图形美……语文重人格塑造,品质培养:是与非、善与恶、刚与柔……两者表面看来似乎联系不大,但是其内涵却有相同之处,想要探索语文和美术学科的共通性,需要的是教师去拓展空间、突破学科界限,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一)文以辅画

美术的颜色涂满语文课堂时,会让我们真正领悟到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正感受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活力四射,将古诗、儿歌、课文、精彩片断、习作配以绘画,展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文字加工成画面的过程就是大脑的想象、联想无限延展的过程,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机械重复式的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讲一讲,让一切“活”起来。

1.儿歌配画

儿歌是儿童心语最贴切的表达,给他们一方天地用自己的笔将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种色彩、几个歪斜的形象画出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诉说对儿歌的理解。教师的适时引导,能进一步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儿歌《摇摇船》,美术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半圆形》后,就可以将给《摇摇船》配画作为第三课时进行教学。学生轻声读着儿歌,教师出示关键词“船、桥、村庄”,让学生想象、说出画面,再把画面落入画纸,装进脑袋。孩子们创新、创作,教师的指点、点拨,异彩纷呈的作品总是出人意料。

2.古诗配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一首优美的古诗就是一幅意蕴深刻的画卷。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课《流动的色彩》,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教材中的“滴、吹、流”让学生给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古诗《梅花》配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通过画各色梅花来感受梅花的坚强不屈,赞美梅花的凌霜傲雪。

3.日记配画

日记,是儿童用稚嫩的文字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一种形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每天重复一件相同的事,枯燥、乏味、倦怠、更是负担。这时换一种方式,将视觉语言变成文字语言。

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可采用画日记的形式,让学生用作画的方式来记录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事件,并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这样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完成日记,日记本上精美的图片里不仅是日记内容,更是孩子们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4.画示意图

语言文字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远没有图像直观,课堂上满黑板冷冰冰的文字,虽说教师粉笔字得到锻炼,但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带领学生把作者的游览顺序图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做一能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二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或学习,无论是积极性、注意力还是记忆效果都是口头传授等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预设的活动中,有助于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知识。

5.片断配画

课堂行为是强化的产物,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记忆是语言文字理解、掌握、运用的重要手段,但是反复记忆、练习会产生倦怠心理。多样化记忆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调剂学生专注力的不二之选,语文和美术老师紧密衔接,给予学生特殊的记忆法——用笔画出所感所悟,让学生把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尝试着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知识以画面的形式装进大脑“仓库”,事半功倍。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两段: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遥遥;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优美的语句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海参和鱼。语文课堂中虽然融入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边品读句子,但是学生有“过目即忘”的本领。

为了让学生学会其中的习作手法,进行段落仿写,语文老师提前把这段话提供给美术老师。美术老师完成《各式各样的鞋》的教学后,让学生围绕这段话创作《各式各样的鱼》或者是《各式各样的海参》。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形象融进记忆,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并融入自我感受,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仿照这两段话,写出更多的优美段落,画出更丰富多彩的图画。趣味性的教学效果远胜于“声嘶力竭”。

6.课文配画

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把这个故事画成多彩的画,让文字故事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色彩、图像、语言、文字融为一体,边读、边画、边思、边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在愉悦中创作,在创作中学语文。课文与画的融合,丰富学生的联想,用富有故事性的画来表情达意。

7.习作配画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所谓的妙笔生花对于学生而言成了“天方夜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应该“趣”字当先。教师在讲解习作要求和写法时,可让学生先画再写。

统编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单元的习作《我的漫画老师》,先让学生画老师,然后说老师,最后写老师,将习作变成看图说话。如果学生没有系统的美术知识,不懂美术技巧,他们的画面就会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单调而乏味。这时候带着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问题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老师的神态怎样?为什么手会叉腰……这样,就使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使单调的画面丰富灵动了起来。一种神态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动作就是一个故事,让学生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激活学生思维。提笔,学生就有话可写了。

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以“画”促学,比如一年级拼音教学完成后,可以和美术老师共同引导学生完成“字母树”……

(二)以画蕴文

美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老师绝不能把美术当成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使之为语文和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服务。

1.美术课中的口语交际

美术课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只有说出了画面的内容,才能画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的画真正体现“画我所想”。比如:画《各种各样的鞋子》,美术教师就可以借鉴语文老师习作的做法:引导孩子把“鞋子”说具体:说说自己见过哪些鞋子?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怎样?适合在什么情况下穿?几个问题就将孩子们的记忆库存给调动起来了。孩子们说完后再画,画出的画更形象生动。

2.美术课中的看图说话(写话)

一幅作品的展示过程就是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过程,作品不能“一展而过”,而要仔细看图,详细说画。看图,看是基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理解深刻,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形象化记忆。

美术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看什么呢?一看教材,二看绘画作品。怎么看?一有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二说主体,如果主体是人物,就引导学生说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形体、相貌、服饰;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他在干什么,想什么……三说环境,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想象可能发生什么,写下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3.美术课中的诵读与积累

诵读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头悬梁、锥刺股”是苦读的典型。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成为埋头苦背的“苦行僧”,而应该让学生快乐诵读、主动积累,在执教《可爱的小动物》时,美术老师可以先出示关于动物的成语或古诗,让学生多种形式诵读,找出所读成语或者古诗中的小动物;然后搭支架(支架就是从集体备课中探讨出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说出动物的外型美。如:我喜欢( ),请看它那( )的羽毛,那( )的嘴巴,那( )的眼睛,让人一看就产生爱慕之情。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但说出了动物的外形,为画画作铺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动物成语和写动物外形的句式。

三、提升学科素养,师生共同成长,相得益彰

小学语文和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学改革开花结果,每一次成功的教学,都会有收获的喜悦。

(一)以画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语文和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合,以画育人,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文化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丰富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生活,跨学科联系,让学生触类旁通,将所学用于其他学科,综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以改促变,以研促教,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钻研教材,提高了教材把控力;合作备课时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科理解力;将教学得失转化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既解决问题又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将教学所得所感结集成文,调整和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

(三)以生为本,师资立校,促进学校高品质建设

学校以生为本,探索教学改革,教师在改革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学校高品质建设的生力军。

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教学方式的变革,每一次创新都是经验的厚积薄发。加强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以画激趣,以画育人,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焕发课程建设的活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使教学活动充满勃勃生机。(四川省眉山天府新区视高小学 夏洁群)

THE END
0.ai绘画文案描述词怎么写好:提升美观与吸引力技巧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绘画正逐渐成为艺术界的新宠。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更需要恰到好处的文案描述词来提升其美观与吸引力。文案描述词如同作品的灵魂可以引导观者更好地理解和欣作品甚至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那么怎么样撰写出既美观又吸引人的绘画文案描述词呢?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技巧和奥秘。 jvzquC41yy}/{jsiiw4ux8|gdiuw1jnzwg~j1==696
1.美术教师个人评价范文(通用15篇)在幼儿园里,教师也非常注重幼儿绘画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绘画的技巧,比如小班幼儿在涂色方面掌握的还不够,所以在很多时候,教师在评价一副作品的时候,都会以涂色饱不饱满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幼儿个别差异的存在,只是从涂色技巧方面进行评价,忽视了幼儿自身能力水平、幼儿情绪、环境因素等方面的jvzquC41yy}/qq6220ipo8rgkunv1:;593940qyon
2.抖音画画的文案:如何撰写热门绘画文案吸引观众,让画画抖音视频一、抖音画画文案怎么写 在撰写抖音画画文案时,创意和情感共鸣是关键。 1. 挖掘绘画背后的故事:每一幅画都有其创作背景和故事,可以是画家的灵感来源,也能够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绘画作品的特别魅力。 2. 运用生动的语言:用富有感染力的词汇描述绘画的过程,比如“笔尖跳动着灵魂的旋jvzq<84yyy4hwjszkct/q{l1eqttwuy1ck€ik|mk13984<90jvsm
3.用小故事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家故事丛书·第1辑丛书在设计样张时发现,所整理的资料缺乏不少元素,比如表现历史事件的图、地点场景图、仪器设备图、成果图,以及一些虚拟场景图等。因此,补充绘画成为填补缺漏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此,编辑与平面设计师合作,由编辑根据二次创作原则提出所需要的图片要求,并提供参考图或者描述图片内容,平面设计师根据要求绘制图片,经双方联jvzquC41uy4lrlxyc0usi7hp1Egucuti14635971Pqzfu8724552397175:/j}rn
4.画画的创作理念范文创作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既要保持自身的价值和艺术传统,同时又包含新的视觉形式和精神内容,这是艺术家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艺术家的思考和呼喊不是空洞的言辞,应以一个当代艺术家敏锐的视角对关注的主题进行反复剖析和描述,更表明当代艺术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文化立场和艺术担当。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687?/j}rn
5.ai风景绘画描述文案怎么写风景绘画描述文案写作指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绘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算法和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风景画作。那么怎样撰写一篇引人入胜的风景绘画描述文案呢?以下是若干实用的写作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描绘绘画中的风景之美。 jvzquC41yy}/{jsiiw4ux8|gdiuw1jnzwg~j1=5:76;/j}rn
6.ChatGPT用上AI绘画:自己写词自己画,10月就能玩南方+它不再需要以往AI绘画的复杂到自成体系(甚至需要专门学习)的提示词,也不再只有文字之间的聊天。用户只需要用最自然浅显的文字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擅长阅读理解的ChatGPT和专长画画的DALL·E,就能直接一步到位生成图像。 就像是官网放出的例子,给出的描述(从左往右,从上至下)是: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435d::75;2>/j}rn
7.石鲁绘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刘星)内容提要:石鲁一生的绘画思想,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变化阶段。第一阶段,即从东方美专到1955年6月。此阶段在艺术思想上,石鲁十分关注艺术的社会功能论,坚信文艺为无产阶级及其政治服务;在艺术方法上,他十分崇尚在西洋写实素描基础上的“以形写神”论;在创作上,则注重真实感和细节的刻画,对“自我情感”和艺术形式美并jvzquC41yy}/imrqc0usi8Jzjkhjvrtp1G~ikknvkqtt1;5291~hymd422=049592:5u49592:82a?;230yivvq
8.我•我们翁子扬——母校期颐试写短调目前已经与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新疆龟兹研究院展开图像空间数据研究,在克孜尔壁画、敦煌壁画、宋代绘画的研究中均有突破性发现。回首细观,此研究中各个节点依然是与在校四年受到培养点滴相关,用与绘画伴行道路上继续践行。在数据参与下的体系研究逻辑,我们一定可以用观察和推演旁观逝去的未知时光,也能发现更多被历史jvzquC41z{n/jrkc0gjv0ls1kplp1:6271755B3jvo
9.观万水千流写自在之心——浅谈中国画画水理法文人绘画讲求放达性情,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认为,画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其作《渔庄秋霁图》中,坡石、枯树、远山之间以大片空白作水面,空无一物却似平波千里,一江两岸之间荡尽江湖快意。 及至近现代画家,承古法而活用,画水可勾、可染、可写、可泼,语言与面貌又为之一新。陆俨少jvzquC41pg}t0pry0et04974/2<03B4eqpzfp}d57:817:60jvs
10.ai创作内容描述怎么写的:简洁明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创作内容描述怎么写:简洁明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绘画已经成为艺术创作领域的一种新兴形式。而撰写绘画描述文案,则是将创作理念、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关键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怎样去撰写简洁明了的创作内容描述,通过以下方法和技巧,让你在文案创作中事半功倍。 jvzquC41yy}/{jsiiw4ux8|gdiuw1jn|jkyik86675970qyon
11.关于写画画的作文(精选30篇)写画画的作文 篇2 今天我非常想画画,我拿出很久没有用的画箱、白纸和绘画书,架好画板,照着绘画书一笔一划地画起来。 我先画上圆圆的脑袋,再画上胖乎乎地身体,乌溜溜的大眼睛,两只大大的耳朵,又小又黑的鼻子,长长的尾巴,一个小巧而又精致的铃铛,一只可爱的小狗狗就画成了。我又画上一座漂亮的房子 和红红的jvzquC41okv/t~nygp4dqv4|wq}fp8}wujo03?984;8/j}rn
12.网文独家AI写网文?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网络文学江苏省摄协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蒋澍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魔法、艺术和影响》(刊登于《中国艺术报》)一文中提到,AI图像生成在摄影和绘画领域都已经有创意和设计上的不凡表现,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灵感,运用合理的文本描述, AI就能解放双手,生成那些突破现实逻辑的“有趣”回答,图像独特而新颖,可以带来意想不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5856265d699249344?:958=/j}rn